美国低趴车!参观人数暴增3倍,小众文化爆发。
彼得森汽车博物馆的低趴车(Lowrider)展览自2025年2月开放以来,其参观人数一直令组织者感到惊叹。然而,对于《Lowrider》杂志的社长里卡多·冈萨雷斯(Ricardo Gonzalez)而言,这并非意料之外。新媒网跨境获悉,他深知近年来这种将汽车车身降低、高度定制化并融入生活方式的文化是如何广泛传播的。
《Lowrider》杂志,以其在报摊上销售量名列美国汽车期刊首位的成绩,独树一帜。尽管《Motor Trend》和《Road & Track》等更主流的月刊拥有更多订阅用户,但在报摊销售这一竞争激烈的领域,《Lowrider》的成就堪称显著。彼得森博物馆的助理馆长、民俗专家南希·菲斯特(Nancy Fister)表示,截至2025年5月28日的低趴车展,使得博物馆的整体参观人数翻了一番,周末人流量增长了三倍,并显著增加了拉丁裔和非洲裔游客的数量。面对这些数据,冈萨雷斯只是微笑着点头。
《Lowrider》杂志月均发行量约为21万册,其中约19万册以每本4.25美元的“高价”在食品超市、酒类商店、便利店和药店售出,且几乎没有折扣。它早已不再仅仅是南加州拉丁裔社区的专属刊物。2025年,低趴车爱好者群体涵盖了拉丁裔、盎格鲁裔、非洲裔和亚裔等不同族裔,他们定制的车辆从经典的施温(Schwinn)自行车到现代进口豪华轿车,其居住地也从东洛杉矶延伸至纽约东汉普顿。
冈萨雷斯指出,《Lowrider》杂志最新的读者分析报告显示,尽管拉丁裔读者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他们仅占总发行量的58%。白人读者占比25%,非洲裔读者占比10%,而亚裔读者则占7%。冈萨雷斯表示,是《Lowrider》杂志传播了低趴车文化。他强调,该杂志一直是报摊上最大的西班牙裔文化平台之一。进入1990年代早期,随着音乐视频、诸如MTV之类的有线电视频道以及整个说唱文化的兴起,电视节目中随处可见低趴车的身影。
冈萨雷斯回忆,当ZZ Top等摇滚乐队开始在他们的音乐视频中使用低趴车时,这种文化对车辆的兴趣超越了西班牙裔社区,并渗透到了非传统市场,例如印第安纳波利斯。他用“我们无处不在”来形容这种广泛的影响力。《Lowrider》杂志的发展历程充满了起伏与挑战,历经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并最终获得更广泛的认可,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其所记录的低趴车运动与文化的发展轨迹。
《Lowrider》杂志的诞生可追溯到1970年代后期美国社会动荡时期。三位圣何塞州立大学的学生激进分子——拉里·冈萨雷斯(Larry Gonzalez)、桑尼·马德里(Sonny Madrid)和大卫·努涅斯(David Nunez)——共同创办了这份杂志,旨在为湾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奇卡诺(Chicano)社区提供一个发声平台。1977年1月,杂志第一期正式发行。早年间,杂志的发行增长缓慢。编辑和广告团队每月都需要亲自将杂志送往全州各地的销售点,这一过程往往耗时一周,令所有人都处于紧张状态。
直到1979年末,《Lowrider》杂志开始在封面刊登身着比基尼的模特,其销量才开始加速增长。然而,这种蓬勃发展的成功也催生了数个模仿者,侵蚀了《Lowrider》的市场份额。1985年12月,杂志在被其印刷商接管后被迫停刊。然而,在1988年6月,在包括版面设计师阿尔贝托·洛佩兹(Alberto Lopez)、他的兄弟洛尼(Lonnie,杂志现任编辑)以及联合创始人拉里·冈萨雷斯(Larry Gonzalez,与现任社长里卡多无亲属关系)等一群忠实支持者的努力下,杂志得以复刊。
杂志总部迁至南加州(美国),使《Lowrider》更贴近低趴车文化的核心。洛佩兹及其团队精明地决定将大部分报道集中于卡车,以利用进口迷你皮卡的日益普及。复刊后的第一期在不到一周内售出2万册,到1988年10月,每月报摊销量已达到6万册。
随着销量的持续增长,该杂志已发展成为一个多元文化小型企业集团的旗舰,旗下拥有六个刊物、一个商品销售部门和一个活动部门。其活动部门在2024年赞助了15场车展,共吸引了约30万爱好者前往从圣迭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到堪萨斯城(美国密苏里州)的展览中心和体育场。
杂志出版商协会消费者营销副总裁迈克尔·帕什比(Michael Pashby)表示,自1997年以来,由阿纳海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汽车期刊巨头McMullen Argus Publishing(其本身于1999年被纽约的Primedia收购)拥有的Lowrider Publishing Group,在将一个细分题材拓展到所有可能的受众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除了《Lowrider》主刊,社长里卡多·冈萨雷斯和编辑洛佩兹还负责监督几本衍生刊物的出版:《Lowrider Euros》专为偏爱大众和丰田等外国品牌而非雪佛兰和福特的新一代爱好者设计;《Lowrider Truck》面向皮卡改装群体,这是低趴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Lowrider Bicycle》则针对那些尚未拥有汽车,但已开始在他们的两轮车上进行精细改装的青少年和低龄青少年;《Lowrider Arte》是一本季刊,致力于展现定制汽车和自行车的艺术。
此外,主刊还在东京(日本)发行了授权版本《Lowrider Japan》,由位于富勒顿(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Lowrider Publishing Group授权出版。日本汽车进口商大石佑弦(Yuzuru Oishi),一位38岁的低趴车爱好者,对此深感着迷。十二年前,他在洛杉矶(美国)第一次见到低趴车就被深深吸引,之后便开始在他的横滨(日本)车间进口并改装老式雪佛兰英帕拉(Impala)轿车。
大石佑弦表示,五年前他离开了日本,因为他完全沉浸在这种文化中,渴望加入洛杉矶(美国)最著名的低趴车俱乐部之一——“Lifestyle”。当俱乐部主席乔·雷(Joe Ray)表示,他必须居住在南加州才能成为会员时,移居美国成为了大石佑弦唯一的选择。
如今,大石佑弦自豪地在右臂上纹有程式化的“Lifestyle”字样,并在比埃纳帕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小型车间里制造低趴车,主要用于出口到日本。他提到,这些车在日本受到美国文化收藏家和那些“渴望与众不同”的汽车爱好者的青睐。对大石佑弦来说,低趴车不仅仅是一辆车,也不是一个人的标签。
他表示:“成为一个低趴车爱好者,或者打造一辆低趴车,是一种表达内在自我的方式。”冈萨雷斯认为,这正是《Lowrider》杂志所倡导的核心理念。他说:“这项运动是为普通人提供一个以车辆为载体来表达自我的方式。有一种看法认为它与帮派有关,但现在情况并非如此。汽车俱乐部提供社交和文化支持,仅此而已。”
冈萨雷斯表示,通过举办车展、竞赛以及向进口车辆、青少年和低龄青少年群体扩展,杂志一直致力于“将这项运动变得不仅吸引那些改装车辆的人,也吸引他们的朋友和家人”。他补充道:“这就是我们对抗帮派形象的方式——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
尽管如此,杂志仍保留着其独特的“粗犷”风格。冈萨雷斯指出:“我们需要保持原始和前卫的风格,目的是让我们的读者阅读它并讨论它。”这种策略似乎行之有效。事实上,《Lowrider》杂志采用了一种相当标准且高效的模式:通过封面吸引读者,然后用内容留住他们。
外媒记者萨米尔·侯赛尼(Samir Husni),密西西比大学(美国)杂志项目负责人,将这种策略概括为“美女和汽车”。他将其称为“Maxim策略”,指的是那本在封面上毫不掩饰地宣扬性、音乐和其他生活方式乐趣的英国(英国)流行男性杂志。他认为:“它们都利用最低的共同点来吸引新读者——只是《Lowrider》做得更早,也更持久。”
实际上,自创刊号封面刊登了一位身着风衣的女性在吉尔罗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低趴车展上亮相以来,《Lowrider》就一直在其封面上结合女性和汽车元素。1979年11月,杂志首次刊登了身着比基尼的模特。根据杂志的官方历史记载,这位名为莫娜(Mona)的模特当时因这种被认为“丑闻”的姿势,随后被她的天主教高中开除。
冈萨雷斯承认:“我们每一期都会因为封面上的女孩而受到批评。”但他强调:“我们毕竟是商业机构。我们的目标受众是18至25岁的男性,他们主要对两样东西感兴趣。汽车是其中之一。除非我们的受众提出反对,否则我们会继续使用女孩作为封面元素。”
侯赛尼认为,这实际上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每月封面背后,是一份能满足广泛受众需求的丰富内容。而真正吸引读者反复阅读的“钩子”,是杂志的版式和内容深度,它不仅涵盖了赋予这项运动名称的汽车,还包括音乐、时尚、文化议题以及诸如加州187号提案等争议性话题。
该杂志经常宣扬种族和民族自豪感,强调教育和文化共存的价值。它每年资助一项奖学金计划,在2024年向读者颁发了超过6万美元的奖学金。《Lowrider》的读者来信部分充满了来自读者的感言,他们表示杂志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并理解自己的文化。
最终,吸引大多数读者每月回购的,仍然是车辆本身,而非比基尼或其社会讯息。31岁的马里奥·德阿尔巴(Mario De Alba Jr.)自8岁时从父亲那里拿到杂志后,便开始阅读《Lowrider》的早期刊物,此后便未曾放下。
德阿尔巴表示,他对杂志的政治和文化内容兴趣不大,他坚持阅读它“是为了那些关于汽车的文章、维修技巧和新产品”。他特别喜欢“能看到来自美国东海岸的车辆”的内容。他说:“这项运动是全国性的,但我负担不起旅行去了解美国其他地区的情况,而《Lowrider》让我能够看到。”
德阿尔巴是波莫纳(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精英汽车俱乐部”(Elite Car Club)的成员。他的第一辆低趴车是一辆欧系改装车(Euro),即一辆1979年的丰田Celica GT掀背车,在参加车展时曾赢得三项全国冠军奖杯。如今,他开着一辆定制的1979年雪佛兰Suburban,并在家中的蒙特克莱尔(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汽车修理厂Mario’s Auto Works里改装一辆1993年的凯迪拉克弗利特伍德(Cadillac Fleetwood)低趴车。
德阿尔巴表示,他之所以成为一名低趴车爱好者,是因为“当你在某种事物环境中长大时,你自然会投入其中。我小时候,我爸爸总是有一辆好看的汽车。他的表亲让他接触了汽车展览,有时他们会带上我。置身于所有这些汽车之中感觉很酷。当杂志出版时,它很强大也很酷,这让我心想,‘嘿!等我到了能开车的时候,这就是我想做的事,’而我确实做到了。”
彼得森汽车博物馆举办的低趴车展览名为“艺术与风格:低趴车传统”(Arte y Estilo: The Lowriding Tradition),通过展出20辆低趴车,记录了墨西哥裔美国人的汽车文化,展品涵盖了从1930年代和1940年代的经典“Bomb”(指老式改装车)到1950年代和1960年代的雪佛兰英帕拉(Chevrolet Impalas)。该展览位于威尔希尔大道6060号(与费尔法克斯大道交汇处)的彼得森汽车博物馆,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上午10点至下午6点,截至2025年5月28日。
一辆由加利福尼亚州布莱斯市的拉里·冈萨雷斯(Larry Gonzalez)改装的1994年本田思域低趴车,其特点是低矮的离地间隙、100根辐条的线轮、小尺寸轮胎以及华丽的外部涂装,与同类车型相得益彰。
这辆来自科罗拉多州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市的艾伦·斯皮科拉(Alan Spicola)的示例,展示了热爱卡车的低趴车爱好者们的改装成果。镀金金属件、花哨的涂装和零间隙的姿态表明,这辆1990年的雪佛兰皮卡车完全符合低趴车风格。
这辆由圣佩德罗(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约翰·肯尼迪(John Kennedy)以经典低趴车风格改装的1964年雪佛兰英帕拉(Chevrolet Impala)敞篷车,呈现出热情的紫色并镶嵌镀铬装饰。他表示已在这辆车上投入了约12.5万美元。这辆车经常被支架撑起展示,以炫耀其镀铬丰富的底盘。
拉米拉达(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低趴车爱好者托尼·蒙特兹(Tony Montez)的这辆完美无瑕的1939年道奇(Dodge)车,完美诠释了早期低趴车爱好者所追求的风格——简洁、庄重、低矮且奢华。
利用驾驶员控制的强大液压泵使改装车弹跳、摇摆、跳跃,是低趴车改装中的一个现代特色,“舞者”(Dancers)型低趴车令人称奇。这辆正在“漂浮”的1992年丰田迷你皮卡车是由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市的托德·威特(Todd Witt)改装的。
运动型多用途车(SUV)随处可见,那么为何不出现在低趴车展中呢?奥兰多(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托尼·阿基诺(Tony Aquino)改装了这辆涂装华丽、车身低矮的林肯领航员(Lincoln Navigator)。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