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化工原料:267亿市场待掘!出口暴涨12%!

2025-08-20海外市场机遇

Image

近年来,随着全球产业格局的演变,亚洲地区在化工原材料供应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其中,六亚甲基二胺(Hexamethylenediamine, HMDA)和乙二胺(Ethylenediamine, EDA)及其盐类作为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尼龙、聚氨酯、环氧树脂、医药、农药、纺织以及水处理等多个领域,其市场动向对相关产业链的稳定与发展具有关键影响。深入分析这些关键化工产品的市场趋势,对于国内跨境从业者理解全球供应链、把握市场机遇至关重要。


亚洲六亚甲基二胺及乙二胺市场发展前瞻

海外报告显示,亚洲地区六亚甲基二胺及乙二胺及其盐类市场未来十年有望保持温和增长。预计从今年至2035年,该市场在交易量方面将以0.3%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扩张,到2035年年末,市场交易量有望达到700万吨。

从市场价值来看,预计到2035年年末,市场价值将达到267亿美元(按名义批发价格计算),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7%。这表明,尽管交易量增长平稳,但市场价值的提升可能受到产品结构优化、技术升级以及价格因素的综合影响。
Market Value (billion USD, nominal wholesale prices)


市场消费动态解析

今年,亚洲地区六亚甲基二胺及乙二胺及其盐类的消费量达到670万吨,较去年增长1.2%,这已是连续第二年实现增长,扭转了此前两年消费量下降的趋势。从整体趋势来看,近年来消费量保持着相对平稳的态势。2017年曾出现2.5%的显著增长。尽管2020年消费量一度达到690万吨的峰值,但从2021年到今年,消费量则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在市场价值方面,今年亚洲地区六亚甲基二胺及乙二胺市场规模温和扩大至222亿美元,较去年增长2.5%。这个数据反映了生产商和进口商的总收入(不包括物流成本、零售营销成本以及零售商利润)。总体而言,市场消费价值也呈现相对平稳的趋势。市场价值曾在2022年达到254亿美元的最高点,但从2023年到今年,消费额则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主要消费国洞察

中国依然是亚洲地区六亚甲基二胺及乙二胺的最大消费国,其今年消费量达到330万吨,约占亚洲总消费量的49%。这一数字是第二大消费国印度(140万吨)的两倍多。印度市场的消费量增长较为平稳,而印度尼西亚(49.3万吨)位居第三,占比7.3%。

从2013年到今年,中国市场的消费量年均增长率相对温和。其他主要消费国的年均增长率如下:印度为0.8%,印度尼西亚则基本保持不变。

从市场价值来看,印度、中国和印度尼西亚是亚洲地区六亚甲基二胺及乙二胺最大的消费市场。

国家 市场价值(亿美元) 占总市场份额(%)
印度 83 37.4
中国 79 35.6
印度尼西亚 12 5.4
合计 174 78.4

数据显示,印度市场价值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8%,在主要消费国中增长最为显著,而其他主要国家市场价值的增速则相对放缓。

在人均消费量方面,今年中国台湾地区的人均消费量最高,达到每人7.7公斤,其次是韩国(每人3.2公斤)、日本(每人3.2公斤)和中国大陆(每人2.3公斤)。相比之下,全球六亚甲基二胺及乙二胺的平均人均消费量约为每人1.4公斤。

值得关注的是,从2013年到今年,中国台湾地区的人均消费量年均下降1.2%。同期,韩国和日本的年均下降率分别为0.6%和0.7%。这可能反映了这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或市场需求变化。


区域生产能力分析

今年,亚洲地区六亚甲基二胺及乙二胺及其盐类的生产量达到650万吨,较去年增长1.1%,同样是连续第二年实现增长。整体而言,该地区的产量趋势较为平稳。2016年曾录得2.7%的显著增长。尽管2020年产量曾达到670万吨的峰值,但从2021年到今年,产量则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在产值方面,今年以出口价格估算,六亚甲基二胺及乙二胺的产值达到213亿美元。总体来看,产值趋势亦相对平稳。2021年曾出现18%的快速增长。2022年产值曾达到256亿美元的最高水平,但从2023年到今年,产值未能恢复增长势头。

主要生产国透视

中国是亚洲地区六亚甲基二胺及乙二胺的最大生产国,今年产量达到320万吨,占亚洲总产量的50%。中国的产量是第二大生产国印度(130万吨)的两倍。印度尼西亚以49.1万吨的产量位居第三,占总产量的7.6%。

从2013年到今年,中国的六亚甲基二胺及乙二胺产量保持相对稳定。其他主要生产国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印度0.6%,印度尼西亚则基本持平。


进出口贸易格局

进口动态

今年,亚洲地区六亚甲基二胺及乙二胺及其盐类的进口量显著增加至31.9万吨,较去年增长6.2%,这是连续第二年增长,扭转了此前四年下降的趋势。从整体趋势来看,进口量呈现相对平稳的态势。2014年进口量曾出现12%的显著增长。尽管2015年进口量曾达到34.6万吨的峰值,但从2016年到今年,进口量则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在进口额方面,今年六亚甲基二胺及乙二胺的进口总额降至7.47亿美元。总体来看,进口额趋势相对平稳。2021年曾出现34%的显著增长。尽管2022年进口额曾达到10亿美元的峰值,但从2023年到今年,进口额则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主要进口国

日本、中国、印度和韩国是六亚甲基二胺及乙二胺的主要进口国,其今年进口量合计占亚洲总进口量的三分之二以上。新加坡(2.5万吨)位居第二,占总进口量的7.7%(按实际重量计算),其次是土耳其(6%)。以色列(1.2万吨)的进口量相对较少。

国家 进口量(万吨) 进口额(亿美元)
日本 - 2.06
中国 - 1.37
韩国 - 1.01
印度 - -
土耳其 - -
新加坡 2.5 -
以色列 1.2 -

注:部分数据原文未提供具体数值,故留空。

从2013年到今年,印度实现了进口量年复合增长率6.0%的最大增幅,而其他主要进口国的增长速度则较为温和。

从进口额来看,今年日本(2.06亿美元)、中国(1.37亿美元)和韩国(1.01亿美元)是进口额最高的国家,合计占亚洲总进口额的60%。印度、土耳其、新加坡和以色列紧随其后,合计再占29%。

在主要进口国中,印度在进口额方面实现了2.1%的年复合增长率,表现最为突出,而其他主要进口国的增长速度则相对温和。

进口价格走势

今年,亚洲地区的进口价格为每吨2340美元,较去年下降12.4%。总体而言,进口价格趋势相对平稳。2021年曾出现36%的显著增长。尽管2022年进口价格曾达到每吨3643美元的最高水平,但从2023年到今年,进口价格则维持在较低水平。

不同目的国的进口价格差异显著。在主要进口国中,日本的价格最高,为每吨2860美元,而印度则相对较低,为每吨1594美元。从2013年到今年,新加坡在价格方面实现了2.1%的显著增长率,而其他主要国家的进口价格则呈现复杂的变化趋势。


出口动态概览

今年,亚洲地区六亚甲基二胺及乙二胺及其盐类的出口量显著增长至9.6万吨,较去年增长12%。从整体趋势来看,出口量呈现显著增长态势。2018年曾出现50%的显著增长。出口量在今年达到新高,且有望在未来保持温和增长势头。

在出口额方面,今年六亚甲基二胺及乙二胺的出口总额达到2.02亿美元。从整体趋势来看,出口额呈现显著增长态势。2022年曾出现248%的快速增长,达到8.45亿美元的峰值。但从2023年到今年,出口增长势头未能完全恢复。

主要出口国

沙特阿拉伯(4.2万吨)和中国(4.1万吨)主导了出口结构,合计占总出口量的86%。韩国(5500吨)紧随其后,占总出口量的5.7%。日本(3400吨)、中国台湾地区(1500吨)和新加坡(1500吨)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国家 出口量(万吨) 出口额(亿美元)
沙特阿拉伯 4.2 0.92
中国 4.1 0.78
韩国 0.55 0.074
日本 0.34 -
中国台湾地区 0.15 -
新加坡 0.15 -

注:部分数据原文未提供具体数值,故留空。

从2013年到今年,沙特阿拉伯的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7.8%,是主要出口国中增长最为显著的,而其他主要出口国的增长速度则相对温和。

从出口额来看,今年沙特阿拉伯(9200万美元)、中国(7800万美元)和韩国(740万美元)是出口额最高的国家,合计占总出口额的88%。在主要出口国中,沙特阿拉伯在出口额方面实现了45.0%的年复合增长率,表现最为突出,而其他主要出口国的增长速度则相对温和。

出口价格分析

今年,亚洲地区的出口价格为每吨2098美元,较去年下降9.9%。总体而言,出口价格呈现显著下降态势。2022年曾出现304%的显著增长,达到每吨10697美元的峰值。但从2023年到今年,出口价格则维持在较低水平。

主要出口国之间的平均价格差异显著。今年,在主要供应商中,中国台湾地区的价格最高,为每吨4549美元,而韩国的价格则相对较低,为每吨1347美元。从2013年到今年,沙特阿拉伯在价格方面实现了5.2%的显著增长率,而其他主要出口国的出口价格则呈现复杂的变化趋势。


展望与建议

六亚甲基二胺和乙二胺作为关键化工原料,其在亚洲市场的消费、生产和贸易数据,勾勒出了区域产业发展的清晰图景。中国作为消费和生产的主导力量,其市场动态对全球供应链举足轻重。同时,印度、韩国、日本等国的差异化表现,也揭示了各自市场发展的特点和潜力。对于国内跨境从业者而言,持续关注这类基础化工产品的国际市场动态,特别是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供需平衡、价格波动以及贸易流向,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预判市场风险,捕捉贸易机会,优化供应链布局,从而在全球产业链重塑中占据有利位置。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16813.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亚洲六亚甲基二胺和乙二胺市场预计未来十年温和增长,至2035年交易量达700万吨,价值267亿美元。中国是最大消费和生产国,印度市场增长显著。报告分析了主要国家消费、生产、进出口动态,为跨境从业者提供市场趋势洞察。
发布于 2025-08-20
查看人数 1306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