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量子技术突破!纠错效率媲美谷歌,开源解码器来了

2025-08-14量子技术

Image

量子计算领域迎来重要技术突破。2025年8月,英伟达发布CUDA-QX 0.4版本,该版本在量子纠错(QEC)和算法开发方面带来多项创新功能。新媒网跨境获悉,此次更新旨在帮助研究人员构建全加速的端到端工作流,推动大规模量子计算机的商业化进程。
图片说明

量子纠错工作流实现自动化
CUDA-QX 0.4引入了检测器错误模型(DEM)自动生成功能。该技术源自2024年发表在Arxiv的论文《Designing fault-tolerant circuits using detector error models》。DEM模型能够在量子电路仿真和实际解码过程中实现数据复用,显著提升了研究效率。开发者现在可以通过C++和Python API直接调用该功能,无需重复构建底层逻辑。
图片说明
图1:CUDA-Q QEC端到端工作流程图

张量网络解码器开源发布
本次更新的一大亮点是新增支持Python 3.11及更高版本的张量网络解码器。据新媒网跨境了解,该解码器具备三大特性:仅需校验矩阵、逻辑可观测量和噪声模型即可运行;通过精确张量网络收缩实现理论最优解码精度;利用cuQuantum库实现GPU加速。测试数据显示,其逻辑错误率(LER)与谷歌2024年在《Nature》发表的解码器��能相当,但具有开源优势。
图片说明
图2:CUDA-Q QEC张量网络解码器性能对比

BP+OSD解码器功能升级
在量子纠错领域广泛使用的BP+OSD解码器获得五项重要改进:可配置的收敛检查间隔(Iter_per_check)、数值稳定性控制(clip_value)、算法选择(bp_method)、动态缩放因子(scale_factor)以及解码过程监控(opt_results)。这些更新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更灵活的调试工具和优化空间。

生成式量子本征求解器亮相
CUDA-QX 0.4在求解器库中新增了生成式量子本征求解器(GQE)。该算法基于2024年Arxiv论文《The generative quantum eigensolver (GQE)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ground state search》,采用Transformer模型生成量子电路,有望解决传统变分量子本征求解器(VQE)面临的收敛难题。目前该算法适用于小规模仿真场景。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CUDA-QX 0.4的完整更新内容已在GitHub仓库发布,开发者可通过官方文档获取详细API说明和使用示例。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14456.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英伟达发布CUDA-QX 0.4版本,该版本在量子纠错(QEC)和算法开发方面带来多项创新。引入DEM自动生成功能,新增Python张量网络解码器,升级BP+OSD解码器,并推出生成式量子本征求解器(GQE)。旨在帮助研究人员构建全加速的端到端工作流,推动大规模量子计算机的商业化。
发布于 2025-08-14
查看人数 1565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