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be股价暴跌!竞对狂涨546%,跨境电商还能用它吗?

2025-08-13AI工具

Image

Adobe公司股票最近触及了自2023年5月以来的最低点,股价为345美元。与此同时,外媒报道显示,英伟达(NVDA)的股价在同期内却大幅上涨了546%。这家创意软件巨头虽然成功转型为基于云的订阅服务,并推出了人工智能(AI)驱动的工具,但在增长方面面临挑战。

过去三个月里,Adobe的股价下跌了14%,各项指标均显示出下行趋势。Barchart的技术分析目前将该股票评为“强烈卖出”,反映了持续的看跌情绪。来自海外报告的数据显示,Adobe公司2025年的预计收入为235.5亿美元,略高于之前的预期,但投资者仍然持怀疑态度。

分析师对Adobe公司未来的看法存在分歧

Melius Research公司最近将Adobe的评级下调至卖出,理由是来自AI驱动的竞争带来的风险。Adobe公司连续两个季度的剩余履约义务(RPOs)停滞在196.9亿美元,这引发了人们对其人工智能产品货币化能力的担忧。尽管如此,Adobe公司目前的远期市盈率为16.7倍,是近十年来的最低估值,35位分析师中有25位仍维持买入评级。

Adobe公司的净债务为8.68亿美元,高于2023财年的37.6亿美元净现金头寸,但其总债务仍保持在EBITDA的0.7倍,属于可控范围。虽然大型股的远期市盈率普遍为22.1倍,但Adobe公司较低的市盈率表明其可能被低估,尽管其增长轨迹仍不明朗。

股票回购计划和机构投资者动态

Adobe公司在2024年第四季度回购了320万股股票,耗资16亿美元。截至2025年2月16日,该公司仍有143亿美元的回购授权。尽管如此,2025年初机构投资者一直在减持Adobe股票,突显出市场情绪复杂。

技术指标与市场情绪

根据外媒的报道,Adobe股票的14天相对强弱指数(RSI)为34,表明其处于超卖状态,可能预示着短期内会出现反弹。然而,持续的负面情绪和不断变化的竞争格局给该公司带来了压力。

竞争格局与市场份额

尽管面临挑战,Adobe公司在创意软件市场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然而,Canva和Figma等新兴竞争对手正在以更实惠和更易于使用的产品蚕食其市场份额。Adobe公司对AI的关注旨在增强其产品,并保持其竞争优势,但其能否成功应对这些颠覆性力量还有待观察。

收入来源多元化

Adobe公司通过Creative Cloud、Document Cloud和Experience Cloud这三大部门实现了收入来源的多元化。虽然Creative Cloud仍然是最大的收入贡献者,但Document Cloud和Experience Cloud的增长突显了该公司在不同领域的实力。

Creative Cloud

Creative Cloud部门包括Photoshop、Illustrator和Premiere Pro等流行的创意软件。订阅模式为Adobe公司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并使其能够不断创新和改进其产品。

Document Cloud

Document Cloud部门包括Acrobat和Adobe Sign,专注于数字文档管理和电子签名解决方案。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数字化转型,该部门的增长潜力巨大。

Experience Cloud

Experience Cloud部门提供营销、分析和广告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供个性化的客户体验。随着企业努力在数字时代与客户建立联系,对这些解决方案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Adobe在中国的跨境电商机会

从中国跨境电商的角度来看,Adobe的各项产品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卖家需要使用Photoshop等软件进行产品图片的处理,利用Premiere Pro等软件制作营销视频,并且使用Adobe Sign等服务来签署跨境贸易的相关文件。

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可以关注Adobe在AI技术上的发展,这可能为他们提供更高效的营销和内容创作工具。同时,也应该关注市场上其他新兴的创意软件,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建议国内相关从业人员密切关注此类市场动态,以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把握新的发展机遇。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14445.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Adobe股价跌至近一年最低,面临AI竞争加剧和增长挑战。分析师观点分歧,但仍有多数维持买入评级。机构投资者减持,公司持续股票回购。中国跨境电商可关注Adobe的AI技术发展及市场竞争,新媒网跨境发布提供最新资讯。
发布于 2025-08-13
查看人数 1114
汇率走势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