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专用车身市场:预计增长+1.1%,2035年销量达420万辆!
亚太地区专用汽车车身市场预计稳步增长,2024-2035年复合年增长率达+1.1%
亚太地区专用汽车车身的需求预计将持续增长,市场表现有望维持上升趋势。预计到2035年,市场销量将达到420万辆,市场价值预计将达到81亿美元。销量和价值的预期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1%和+1.5%,预示着该行业前景广阔。
市场预测
在亚太地区对专用汽车车身的需求不断增长的推动下,预计未来十年市场将继续呈现上升的消费趋势。市场表现预计将保持目前的趋势模式,在2024年至2035年期间以+1.1%的预期复合年增长率扩张,预计到2035年底市场销量将达到420万辆。
就价值而言,预计2024年至2035年期间市场将以+1.5%的预期复合年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35年底市场价值将达到81亿美元(以名义批发价格计算)。
消费
亚太地区专用汽车车身消费量
今年,经过连续三年的增长后,专用汽车车身的消费量出现了显著下降,销量下降了-19.4%,至370万辆。从2013年到今年,总消费量以年均+1.6%的速度增长;然而,趋势模式表明某些年份出现了显著的波动。在回顾期内,消费量在2018年达到最高值,为470万辆;然而,从2019年到今年,消费未能重获增长势头。
今年,亚太地区专用汽车车身市场的收入收缩至6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1%。这个数字反映了生产者和进口商的总收入(不包括物流成本、零售营销成本和零售商利润,这些将包含在最终消费者价格中)。从2013年到今年,市场价值以年均+1.3%的速度增长;然而,趋势模式表明某些年份出现了显著的波动。因此,消费达到85亿美元的峰值。从2019年到今年,市场的增长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各国消费情况
中国仍然是亚太地区最大的专用汽车车身消费国,消费量为150万辆,占总消费量的40%。此外,中国的专用汽车车身消费量超过了第二大消费国印度(59.9万辆)的两倍。巴基斯坦(29万辆)位居第三,占7.8%的份额。
在中国,从2013年到今年,专用汽车车身消费量以年均+1.7%的速度增长。其余消费国的平均年消费量增长率如下:印度(每年+1.8%)和巴基斯坦(每年+3.1%)。
就价值而言,亚太地区最大的专用汽车车身市场是中国(25亿美元)、韩国(14亿美元)和日本(9.89亿美元),合计占总市场的70%。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泰国、孟加拉国和菲律宾略微落后,合计占17%。
就主要消费国而言,菲律宾的市场规模增长率最高,复合年增长率为+3.2%,而其他领先国家的市场增长速度较为温和。
今年,专用汽车车身人均消费量最高的国家是日本(每千人2.2辆)、韩国(每千人1.9辆)和泰国(每千人1.4辆)。
从2013年到今年,菲律宾的增幅最大(复合年增长率为+1.7%),而其他领先国家的消费增长速度较为温和。
生产
亚太地区专用汽车车身产量
亚太地区连续第六年实现专用汽车车身产量增长,今年增长8.1%,达到500万辆。从2013年到今年,总产量以年均+3.3%的速度增长;然而,趋势模式表明在整个分析期间出现了一些显著的波动。2021年的增长速度最为显著,产量增长了12%。产量在今年达到峰值,并可能在短期内保持稳定增长。
就价值而言,今年专用汽车车身产量下降至79亿美元,以出口价格估算。从2013年到今年,总产值以年均+2.1%的速度增长;然而,趋势模式表明在整个分析期间出现了一些显著的波动。2021年的增长率最为显著,比上年增长19%。产量在2023年达到93亿美元的峰值,然后在接下来的一年下降。
各国生产情况
今年产量最高的国家是中国(160万辆)、泰国(120万辆)和印度(58.2万辆),合计占总产量的68%。
从2013年到今年,泰国增幅最大(复合年增长率为+12.4%),而其他领先国家的产量增长速度较为温和。
进口
亚太地区专用汽车车身进口量
今年,亚太地区进口了约24.8万辆专用汽车车身;比上年下降-77.9%。在回顾期内,进口量却大幅增加。2023年的增长率最为显著,比上年增长261%。在回顾期内,进口量在2018年达到160万辆的峰值;然而,从2019年到今年,进口量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就价值而言,今年专用汽车车身进口量略微减少至4.09亿美元。从2013年到今年,总进口值以年均+3.2%的速度增长;然而,趋势模式表明某些年份出现了显著的波动。2021年的增长速度最快,进口量增长了33%。进口额在2023年达到4.29亿美元的峰值,然后在接下来的一年略有下降。
各国进口情况
印度是亚太地区专用汽车车身的主要进口国,今年进口量达到10万辆,接近总进口量的40%。紧随其后的是菲律宾(4.6万辆)、新加坡(3万辆)、马来西亚(2.1万辆)和中国台湾(1.3万辆),合计占总进口量的44%。以下进口国——泰国(1万辆)和澳大利亚(9800辆)——各自占总进口量的8.1%。
从2013年到今年,印度专用汽车车身进口量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6.9%。与此同时,新加坡(+29.3%)、澳大利亚(+5.7%)、中国台湾(+5.5%)、菲律宾(+4.4%)和马来西亚(+3.8%)均呈现正增长。此外,新加坡成为亚太地区增长最快的进口国,从2013年到今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9.3%。相比之下,泰国(-3.5%)在同一时期呈现下降趋势。从2013年到今年,印度(+23个百分点)和新加坡(+10个百分点)在总进口量中所占的份额显著增加,而中国台湾(-1.8个百分点)、马来西亚(-5.1个百分点)、菲律宾(-9.3个百分点)和泰国(-10.9个百分点)的份额呈现负增长。其他国家的份额在整个分析期间保持相对稳定。
就价值而言,澳大利亚(1.47亿美元)、中国台湾(1.21亿美元)和印度(4800万美元)是今年进口额最高的国家,合计占总进口额的77%。
在主要进口国中,澳大利亚的进口额增长率最高,复合年增长率为+11.3%,而其他领先国家的采购额增长速度较为温和。
各国进口价格
今年,亚太地区的进口价格为每辆1600美元,比上年上涨332%。总体而言,进口价格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进口额在2013年达到每辆2800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14年到今年,进口价格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价格因目的地国家而异:在主要进口国中,价格最高的国家是澳大利亚(每辆15000美元),而新加坡(每辆61美元)是价格最低的国家之一。
从2013年到今年,澳大利亚的价格涨幅最为显著(+5.3%),而其他领先国家在进口价格方面呈现出不同的趋势。
出口
亚太地区专用汽车车身出口量
亚太地区连续第四年实现专用汽车车身海外出货量增长,今年增长36%,达到150万辆。总体而言,出口继续呈现显著增长。2021年的增长速度最快,出口量增长了160%。在回顾期内,出口量在今年创下历史新高,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仍将保持增长。
就价值而言,今年专用汽车车身出口额达到8.7亿美元。在回顾期内,出口额实现了强劲增长。2021年的增长速度最快,出口额比上年增长36%。在回顾期内,出口额在今年达到最高值,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增长。
各国出口情况
泰国是主要的出口国,出口量约为110万辆,占总出口量的71%。紧随其后的是中国(16.7万辆)、菲律宾(8.6万辆)和印度(8.3万辆),合计占总出口量的22%。日本(6.1万辆)和澳大利亚(3.1万辆)在总出口量中所占的份额相对较小。
从2013年到今年,泰国专用汽车车身出口量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3.9%。与此同时,菲律宾(+18.3%)、中国(+8.8%)、印度(+4.4%)和日本(+4.4%)均呈现正增长。此外,菲律宾成为亚太地区增长最快的出口国,从2013年到今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8.3%。相比之下,澳大利亚(-2.1%)在同一时期呈现下降趋势。从2013年到今年,泰国和菲律宾的份额分别增加了+17和+2.8个百分点。
就价值而言,日本(4亿美元)、中国(2.73亿美元)和泰国(6900万美元)是今年出口额最高的国家,合计占总出口额的85%。印度、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略微落后,合计占3.3%。
在主要出口国中,菲律宾的出口额增长率最高,复合年增长率为+12.4%,而其他领先国家的出货量增长速度较为温和。
各国出口价格
今年,亚太地区的出口价格为每辆573美元,比上年下降-24.6%。总体而言,出口价格继续呈现明显的收缩。2018年的增长速度最快,出口价格上涨了114%。因此,出口价格达到了每辆2400美元的峰值。从2019年到今年,出口价格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价格因原产国而异:在主要供应国中,价格最高的国家是日本(每辆6500美元),而菲律宾(每辆29美元)是价格最低的国家之一。
从2013年到今年,日本的价格涨幅最为显著(+4.3%),而其他领先国家在出口价格方面呈现出不同的趋势。
对于国内跨境行业的从业人员,建议密切关注亚太地区专用汽车车身市场的动态,以便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制定更有效的经营策略。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