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尼双园狂揽930亿!椰子竟暴涨12倍!

2025-08-27Shopee

Image

咱们中国人常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这句话,放在国家之间的交往上,同样适用。特别是在当下这个全球化的大背景里,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就好比是搭伙过日子,讲究的就是一个互通有无、共同发展。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一个特别成功的例子——中国和印尼的“两国双园”项目,它可不只是简单地做生意,更是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让人赞叹!

先给大家报几个亮眼的数字,让大家心里有底:截止目前,“两国双园”项目已经协同推动了70多个双向合作项目落地生根,这可不是小打小闹,总投资额超过930亿元人民币!这笔钱,实实在在转化成了厂房、码头、技术和就业机会。光是去年一整年,也就是2024年,咱们中方园区对外进出口贸易额就突破了70亿元大关。而到了今年,也就是2025年上半年,更是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出口值达到了8.85亿元,同比增幅达到了4.49%。这些数字,可不仅仅是统计报表上的几位数,它代表着蓬勃发展的生机,也代表着中印尼两国人民越来越紧密的联系。

夯实基础,打通物流“大动脉”

您可能要问了,这“两国双园”到底是怎么做到这么多项目的呢?别急,这背后可少不了咱们海关的鼎力支持。

就拿福建榕城海关来说吧,他们可是下了真功夫。为了让货物流动更顺畅,他们专门组建了口岸监管和动植物检疫的专家团队。这些专家可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纸上谈兵,他们深入一线,强化分析研判,靠前指导口岸开放工作。这就像是给“两国双园”的发展,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铺平了最便捷的物流“高速路”。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海关的智慧”发挥了关键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咱们都知道,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榕城海关积极推动元洪作业区在2024年6月获批成为了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优质的进口粮食,能通过这里更高效、更安全地进入中国市场,丰富咱们老百姓的餐桌。

硬件设施的完善,更是重中之重。就在今年4月,也就是2025年4月,福州港松下港区元洪作业区的1号和2号泊位,就顺利通过了交工验收。港口泊位的增加,就好比是给经济发展加上了强劲的引擎,能够大大提升港口的吞吐能力,让更多的货物在这里汇集、转运,为国际贸易的繁荣添砖加瓦。

对于远洋渔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为了让咱们远洋捕捞的渔船能够快速通关,榕城海关也想了不少办法,全力保障渔获能够第一时间卸货、入市。如今,远洋渔获码头已经实现了常态化运营,这意味着渔民们辛辛苦苦捕捞回来的海鲜,能更快地送到消费者手中,保障了渔民的收益,也丰富了咱们老百姓的“菜篮子”。

靶向施策,打造特色产业链

新媒网跨境获悉,除了基础设施的完善,榕城海关还特别注重产业链的培育,可谓是“靶向施策”,精准发力。他们聚焦“两国双园”里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产业——椰子全产业链。您可能想象不到,小小一个椰子,全身都是宝!

椰子水可以做成清爽可口的饮料,椰肉可以榨油,还能提炼出高品质的化妆品原料。就连平时被咱们随手丢弃的椰子壳,也能变废为宝,制作成精美的椰雕工艺品、高效的活性炭,甚至它的纤维还能做成环保的家具垫体材料。这简直就是把一个椰子“吃干榨净”,实现了从头到尾的循环利用,真正做到了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利用。

为了让这个椰子产业链发展得更顺畅,榕城海关利用了智慧海关的优势。印尼的鲜食椰子,可以通过“先期机检”和“提前申报、两段准入”的无感通关模式,迅速进入园区。这“无感通关”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它意味着椰子从印尼到中国,一路“绿灯”,大大缩短了通关时间,保证了鲜椰子的品质,也为园区椰子产业集群补上了最关键的一块“拼图”。

就在今年4月,也就是2025年4月,全国首票印尼鲜食椰子顺利进入园区,这标志着中国在椰子进口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推动了椰子加工产业在这里加速集聚。数据最有说服力,到了2025年上半年,咱们从印尼进口的椰子货值已经达到了1399.7万元人民币,同比去年,足足增长了12.1倍!这个增长速度,简直是“火箭式”的,充分说明了市场对印尼椰子的巨大需求,也证明了海关便利化措施的巨大成效。

跟进培育,强化企业“信用链”

一个健康的经济生态,离不开企业信用的建设。榕城海关深谙此道,他们发挥企业协调员的“桥梁”作用,给企业提供“一对一”的贴心服务。

这“一对一”服务可不是说说而已,它意味着海关工作人员会主动上门,或者通过线上沟通,帮助企业精准把握国际认证规则的核心内容,加深对认证要求的理解和掌握。这就像是给企业派了一个专属的“辅导员”,帮助企业扫清在国际贸易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障碍,让企业更有底气地“走出去”,也让咱们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强。通过这种方式,海关不仅仅是管理者,更是企业的“助推器”,帮助企业把“信用”打造成一张张亮眼的名片。

同频共振,拓展产品“朋友圈”

为了更好地服务“两国双园”的发展,榕城海关还专门组建了各层级的课题组和工作专班。他们不辞辛劳,实地调研了元洪功能区、远洋渔业码头、国际食品产业园等多个重要区域,了解企业实际需求,为园区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积极促成园区参与了海关总署的进出口食品安全信息化工程建设,协助园区规划建设现代化的实验室和验证评价体系。这可不是小事,它意味着咱们的产品出口,将有更科学、更严格的质量保障体系,让国际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产品更加放心。海关的这些努力,都是为了立足解决企业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护航园区的特色产品能够顺利拓展海外市场,促进外贸健康发展。

您可能不知道,海关还专门针对121家出口水产品企业,开展了印尼食品安全法规政策的指导,并且定期编制、推送《出口食品安全信息资讯》,迄今已经发布了19期,覆盖了300多家企业。这简直就是给企业送去了“及时雨”,让他们能及时了解最新的国际贸易政策,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服务,园区企业得以更好地融入跨国产业链。目前,已经有9家水产企业成功完成了对印尼的出口注册。这不仅让咱们的冻虾、肉类能够顺利进口,更让鲍鱼、预制食品等咱们的特色产品,实现了首次出口,成功把“中国味道”送到了印尼人民的餐桌上。这每一步,都离不开海关的精心指导和支持。

智慧赋能,优化监管“科技链”

在数字经济时代,科技赋能是必由之路。榕城海关也紧跟潮流,将数字技术深度应用于监管服务之中,大大提高了海关监管的法治化、规范化和智能化水平。

他们积极探索并实践了“无感通关、智能监管、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监管新模式。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但它的核心,就是实实在在地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

“无感通关”意味着货物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可以快速通过,甚至感觉不到海关的存在,大大提升了效率。“智能监管”则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识别风险,让监管更有效率。“无事不扰”是指对守法企业,海关会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干预,让他们有更多精力投入生产经营。“无处不在”则说明海关的服务是全方位、无死角的,随时随地都能为企业提供支持。这种新模式,真正让海关服务变得更高效、更便捷、更人性化。

展望未来,榕城海关将持续深化“智关强国”行动。他们鼓励更多有实力、有潜力的优质企业,借助“两国双园”这个大平台,勇敢地“走出去”,去开拓更广阔的海外市场。新媒网跨境认为,按照这样的发展态势,“两国双园”的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30亿元,将是一个可以预期的目标!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咱们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生动实践,是海关为国家发展贡献的强大力量。

总而言之,“两国双园”项目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合作,它更是中印尼两国人民友谊的见证,是互利共赢的典范。从基础设施的完善,到产业链的培育,再到企业服务的升级和智慧监管的应用,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智慧和汗水。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双园”这片沃土,一定会继续结出更多丰硕的果实,为地区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书写下更加精彩的篇章!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19744.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中国与印尼“两国双园”项目合作深化,已推动70余个合作项目落地,总投资超930亿元。榕城海关通过优化口岸监管、推动粮食进口、完善港口设施、扶持椰子产业链等措施,助力园区发展,并利用智慧海关提升监管效率,促进中印尼经贸合作。
发布于 2025-08-27
查看人数 1050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