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IPO新局!50%企业保密上市,跨境先机!
当前,全球资本市场格局正经历着持续的演变,科技与生物技术等创新领域的企业,其融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也面临着独特的市场挑战。在这一背景下,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正积极探索并引入更为灵活的上市机制,以适应新经济企业的特点。其中,首次公开募股(IPO)的“保密递交”模式,成为当前市场关注的一个重要趋势,尤其对于那些拥有核心技术和商业机密的成长型企业而言,这一模式提供了新的考量路径。
保密递交,顾名思义,允许企业在公开披露其上市意向之前,先行与监管机构进行沟通。这种模式在海外成熟市场已有先例,其核心价值在于为企业提供了在不完全暴露商业策略和敏感信息的前提下,探明上市可行性的机会。对于高科技和生物科技企业而言,其商业模式、研发进展、知识产权布局等往往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过早地完全公开这些信息,可能导致竞争对手获取关键情报,甚至引发不必要的市场噪音或挑战。
根据外媒的报道,当前在香港寻求首次公开募股的生物技术和科技初创企业中,约有一半选择了这种保密递交的方式。这一趋势凸显了企业对信息保护的重视,以及市场对更具弹性上市流程的需求。例如,美国知名律师事务所库利(Cooley)的企业合伙人Michael Yu观察到,在香港联合交易所(HKEX)根据第18A章(针对未有收益的生物科技公司)和第18C章(针对特专科技公司)规定申请上市的企业中,大约有50%的公司正在采纳这种保密递交路径。
选择保密递交的主要考量,在于降低市场风险。对于企业而言,最直接的担忧之一,就是竞争对手可能提前洞悉其上市时间表。一旦竞争对手掌握了这些信息,他们可能会采取一系列行动,例如提出异议、挑战披露信息的准确性,甚至针对知识产权提出质疑,这些都可能对企业的上市进程造成干扰,甚至延误。通过保密递交,企业可以在相对私密的环境中,与监管机构进行初期的沟通和反馈,从而在正式启动公开上市流程前,解决潜在的合规性问题和市场疑虑。
香港交易所在去年五月引入了全新的“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俗称“Tech for Tech”),正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这类创新型企业。这个机制设计了一个“早期沟通平台”功能,旨在帮助企业在提交正式上市申请之前,先行处理潜在的监管问题。这种前瞻性的安排,可以有效提升整个IPO流程的效率,缩短企业从准备到上市的时间。这与海外报告中指出的趋势不谋而合,即越来越多的公司倾向于在竞争和监管复杂性日益加剧的环境中,寻求更受控、更审慎的进入公开市场的途径。
香港资本市场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深化改革,以吸引更多具有成长潜力的创新企业。第18A章和第18C章的设立,便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主动适应全球经济发展新趋势,拥抱新经济企业的重要体现。
第18A章:生物科技公司的新机遇
2018年,香港联交所推出了《上市规则》第18A章,允许未有收益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满足特定条件的前提下,赴港上市。在此之前,许多处于研发阶段但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由于不符合传统的盈利要求,难以进入公开市场融资。第18A章的推出,为这些高研发投入、长周期、高风险但具备巨大成长潜力的生物科技企业,打开了重要的融资窗口。
这类公司通常在药物研发、基因技术、医疗设备等前沿领域进行投入,其价值更多体现在技术储备和未来市场潜力上。允许它们在未盈利阶段上市,既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研发资金,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参与生物科技产业发展、分享创新成果的机会。这对于全球,特别是中国内地众多生物科技创新企业而言,无疑提供了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国际融资平台。
第18C章:特专科技公司的全新通道
随着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的加速发展,除了生物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等“硬科技”领域也涌现出大量创新企业。这些企业往往具备高技术含量、高研发投入、高成长潜力,但可能同样在早期难以满足传统盈利指标。为了更好地服务这类企业,香港联交所在去年五月进一步推出了第18C章,即“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
18C章的推出,旨在为“特专科技公司”提供新的上市路径,进一步拓宽香港资本市场的服务范围。这些公司通常专注于关键技术突破,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一机制,香港市场能够吸引更多具备核心技术、引领行业变革的科技企业,进一步巩固其作为亚洲科技创新融资中心的地位。
保密递交:为创新企业保驾护航
无论是第18A章下的生物科技公司,还是第18C章下的特专科技公司,它们普遍具有以下特点:
- 高研发投入与长周期: 新药研发、芯片设计等过程漫长且投入巨大,短期内难以实现盈利。
- 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敏感: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往往体现在其专利技术和商业秘密上,过早、过多的公开可能导致知识产权被侵犯或技术路线被模仿。
- 市场竞争激烈: 创新领域竞争瞬息万变,上市进程和募资情况的提前曝光,可能给竞争对手可乘之机。
在这种背景下,保密递交模式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它允许企业在正式“路演”之前,先行与香港联交所和证监会进行非公开的沟通,提交初步的上市申请材料,并获得监管机构的反馈。这种“预沟通”机制,使得企业可以在一个相对封闭和受控的环境中,提前解决可能存在的法律、合规和信息披露问题。
例如,企业在保密递交阶段,可以就复杂的股权结构、潜在的关联交易、技术许可安排、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等问题,与监管机构进行充分的讨论和澄清。这不仅有助于企业完善其上市方案,避免在公开递交后因重大问题而导致上市进程受阻,更能有效保护企业的商业机密和战略布局,避免在市场公开披露前,核心信息就被竞争对手掌握。对于那些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力求突围的科技和生物科技企业而言,这一点尤为关键。
对中国跨境行业从业者的启示
香港资本市场作为连接中国内地与全球市场的重要桥梁,其上市机制的每一次创新,都可能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提供新的机遇。对于中国内地的科技和生物科技企业而言,香港的18A和18C章,特别是结合保密递交模式,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国际融资选择。
这不仅意味着企业有机会获得国际资本的支持,加速研发和市场扩张,更意味着可以在一个相对成熟和规范的国际化资本市场中,提升自身的公司治理水平和国际品牌影响力。同时,保密递交机制的灵活性,也为那些拥有核心技术和敏感信息的中国企业,提供了在保持竞争优势的前提下,探索国际上市路径的可能。
因此,对于从事跨境业务、投资、法律、咨询等领域的中国从业人员而言,密切关注香港资本市场的这些动态,理解其上市机制的细微变化及其背后的商业逻辑,显得尤为重要。这有助于我们为中国企业提供更精准的战略咨询和更全面的服务支持,帮助它们在全球化竞争中抓住机遇,行稳致远。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