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25%钢铝关税生效,加欧巨额反制298亿!
在当前这个全球经济紧密相连的时代,贸易政策的任何调整,都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特别是像钢铁和铝这类基础工业产品,它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牵动着无数产业的神经。近日,新媒网跨境了解到,一项重要的贸易政策调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美国决定对其进口的钢铝产品正式征收25%的关税,这一措施已于3月12日生效。
这项政策并非空穴来风。早在此前的2月10日,美国就已经宣布了自3月12日起对钢铁产品征收25%关税的计划,而对于铝产品,关税税率也从原有的10%提升至25%,旨在进一步保护其国内产业。这项举措不仅改变了全球贸易的现有格局,也预示着国际贸易领域可能将迎来新的挑战与机遇。
美国调整钢铝关税背后的考量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调整美国钢铁进口的公告》中详细阐述了他作出这一决定的原因。他指出,尽管此前美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国内钢铁产业的健康发展仍面临诸多阻碍。他认为,自加拿大等国被排除在最初的“232条款”关税之外后,来自加拿大的钢铁进口量反而增加了18%,这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关税的保护效果。同时,那些被豁免关税或通过配额、关税配额等替代协议约束的国家,其钢铁进口量依然居高不下,使得美国国内钢铁产业的业绩持续受到抑制。
特朗普强调,这导致美国国内钢铁产能利用率始终未能达到商务部报告中设定的80%目标水平。要知道,产能利用率是衡量一个行业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低于80%往往意味着市场需求不足、投资回报率低迷,长此以往将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甚至可能威胁到国家经济安全。
此外,美国商务部长还指出,此前对乌克兰钢铁产品的临时豁免,并未能有效支持乌克兰的钢铁行业,也未减轻冲突对其经济造成的损害。相反,这些豁免措施在实际操作中,主要使欧盟成员国的生产商从中受益,这与政策的初衷背道而驰。更让美国政府感到忧虑的是,大量的进口排除程序,在客观上削弱了“232条款”措施的整体效力。这些排除程序允许特定产品或特定来源的钢铁免受关税影响,但其繁琐的申请流程和可能存在的漏洞,使得关税的实际执行效果大打折扣。
基于上述种种考量,特朗普认为,此前的关税措施并未能实现其预期的既定目标,即有效提振美国国内钢铁产业。因此,他决定采取一系列新的措施来强化关税的效力。
这些新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对第9705号公告和第9980号公告中宣布的关税进行了调整,使其能够适用于更广泛的衍生钢铁制品。这意味着,那些经过简单加工,但其核心仍是钢铁的产品也将被纳入关税范围。同时,美国政府还允许根据钢铁制品或衍生钢铁制品的生产商,或代表这些生产商的行业协会的请求,将更多符合条件的衍生钢铁制品纳入关税清单。当然,对于那些在其他国家加工,但在美国熔化和浇铸的钢铁制品所制成的衍生钢铁制品,则可以获得豁免,以鼓励本土的熔炼和铸造环节。
其次,美国商务部长将不再被授权为任何被确定为在美国未能以足够且合理可获得的数量或令人满意的质量生产的钢铁制品,或者基于特定的国家安全决定提供豁免。这意味着,此前由商务部长行使的产品排除程序将立即终止,从而大幅收紧了关税豁免的条件。这一举措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通过豁免来削弱关税的整体效力,确保关税政策的执行力度。
最后,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被要求优先审查进口钢铁制品和衍生钢铁制品的分类情况。如果发现存在导致未支付本公告所宣布的从价税的误分类行为,CBP将依照法律允许的最大范围评估金钱处罚。在确定处罚时,将不再考虑任何减轻因素的证据。这一规定旨在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防止通过虚报商品类别来逃避关税,确保关税征收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铝产品关税上调的深层原因
在《调整美国铝进口的公告》中,特朗普对铝产品关税的调整也给出了类似的理由。他指出,全球铝过剩产能危机持续存在,导致美国的铝进口量一直维持在令人担忧的高水平。全球范围内大量的过剩产能,使得国际市场上的铝产品价格长期处于低位,对美国的本土铝生产商构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他进一步强调,将某些国家和产品排除在关税之外,以及一些外国生产商规避关税的努力,都严重破坏了第9704号公告(即此前的铝关税政策)的初衷。数据显示,从2020年到2024年,美国的初级铝产量下降了30%,这表明国内铝产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到2024年,美国铝冶炼产能利用率甚至降至了52%,远低于行业健康发展的理想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从那些被豁免关税或有替代安排的国家进口的铝制品数量,仍然显著增加。这再次对美国的国家安全造成威胁,因为铝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其供应链的稳定和本土产能的保障,对于国家的工业基础至关重要。
特朗普还特别提到了规避关税的多种手段。例如,一些铝生产商正在从事转运活动,或者在被豁免关税的国家进行上游铝产品的进一步加工,以此来规避关税。他举例说,墨西哥的生产商将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初级铝与其他国家的初级铝混合,生产出下游铝制品,然后出口到美国。更有甚者,中国的生产商利用墨西哥对关税的一般豁免,通过墨西哥将中国的铝产品输送到美国市场,从而巧妙地规避了美国的关税壁垒。这些行为无疑使得美国国内铝产业(包括衍生品)未能实现商务部在2018年报告中设定的至少80%的持续产能利用率目标。
鉴于以上种种情况,特朗普决定将铝产品的关税税率从10%提升到25%,以期更有效地保护美国国内的铝产业,提升其产能利用率和竞争力。
国际社会的连锁反应:加拿大与欧盟的反制措施
美国的钢铝关税调整,无疑在全球贸易体系中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面对这一挑战,一些主要的贸易伙伴迅速作出了回应。
就在美国关税正式生效的3月12日当天,作为美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加拿大政府便立即宣布将对美国的钢铝关税采取报复措施。加拿大计划对价值126亿美元的美国钢铁产品清单、价值30亿美元的美国铝制品,以及价值142亿美元的其他美国进口商品征收25%的报复性关税。这使得加拿大反制措施的总价值达到了惊人的298亿美元。
受报复性关税影响的其他产品范围广泛,涵盖了工具、电脑和服务器、显示器、运动器材以及铸铁制品等多个类别。加拿大的这一举动,无疑表明了其捍卫自身经济利益的决心,也反映出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对于两国贸易而言,这无疑增加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让许多依赖两国供应链的企业面临新的挑战。
无独有偶,同一天,欧盟也迅速跟进,对美国的钢铝关税采取了反制措施。欧盟委员会决定恢复其在2018年和2020年对美国钢铝关税所采取的反制措施,这一决定已于4月1日正式生效。这些历史上的反制措施,旨在平衡美国关税对欧盟出口造成的负面影响。
更为引人关注的是,针对此次美国新的关税政策,欧盟委员会还提出了一揽子新的反制措施,这些措施可能会影响超过180亿欧元的欧盟出口,并计划在4月中旬生效。综合来看,欧盟的反制措施总共可能适用于价值高达26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出口。欧盟的这一系列举动,旨在使其反制措施的经济范围与美国关税对欧盟造成的经济影响相当,以示公平并维护欧盟成员国的利益。
全球贸易体系的未来走向:挑战与合作并存
新媒网跨境认为,美国此次对钢铝产品关税的调整,以及加拿大和欧盟随之而来的反制措施,无疑给当前的全球贸易体系带来了新的变数。这不仅可能加剧国际贸易摩擦,也可能对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效率构成冲击。
对于企业而言,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风险管理和战略调整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新关税政策下调整采购、生产和销售策略,如何开拓多元化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将是摆在许多企业面前的现实课题。
然而,挑战与机遇往往并存。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各国更应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贸易争端,而非一味采取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措施。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开放、可预测的全球贸易环境,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中国始终倡导开放合作,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我们坚信,只有通过坦诚的沟通和建设性的合作,才能找到解决之道,推动全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