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管!银行锁定未来万亿金库

2025-08-20区块链

Image

大型银行正在积极布局数字资产基础设施,这无疑是全球金融领域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过去十年间,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们对于加密货币领域一直抱持着谨慎观望的态度。这其中,复杂多变的监管环境、严格的资产负债表规定以及对声誉风险的担忧,都让大多数机构望而却步。虽然一些敢于冒险的交易部门或贷款业务曾吸引少数参与者,但主流机构普遍选择敬而远之。

然而,新媒网跨境获悉,如今情况正在发生转变。随着全球范围内监管框架的逐步清晰化,以及区块链技术带来的资产代币化浪潮日益强劲,一些全球知名的金融机构开始选择一条更稳健、更符合银行自身特点的路径——数字资产的托管服务。这被视为它们进入数字资产领域的战略性切入点。

托管服务,作为金融领域的基础业务,本质上是对客户资产进行安全保管、准确记录和储备管理。这项服务与银行固有的合规框架高度契合,使得银行在管理稳定币储备和代币化资产方面能够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对于这些大型银行而言,布局托管业务并非着眼于短期的利润回报,而是为了长期的战略定位。因为谁能掌控稳定币储备和代币化资产的流动,谁就有可能成为未来金融体系的核心。

美国怀俄明州,最近在数字资产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作为美国首个发行基于区块链的稳定代币的公共实体,该州的稳定代币储备将由富兰克林顾问公司负责管理。这标志着公共部门对区块链和稳定币潜力的认可。

富兰克林邓普顿绝非唯一一家试水加密货币托管业务的银行。据外媒报道,美国纽约银行和高盛集团也正在积极探索管理自身的稳定币储备。此外,花旗集团在今年八月中旬宣布,他们正在研究与稳定币相关的数字资产托管解决方案。而德国的德意志银行也在上个月透露了其全面数字资产托管计划,预计在2026年启动。

与此同时,今年七月,摩根大通的高管们在一次财报电话会议上明确表示,该行已将稳定币基础设施(可能包括托管和存款服务)置于其长期战略的核心位置,以此推动跨境支付和企业财资管理的现代化。

这些举动共同指向了一个协调一致的机构趋势:将托管服务打造成为传统银行通往数字资产世界的“入口”,从而在这一新兴领域中保持其核心竞争力。

托管:金融机构迈向数字资产的“新桥梁”

托管业务,即保护客户资产并提供完善的记录保存服务,一直以来都是金融业的基石。这是一个高度受监管且极其依赖信任的业务,与银行本身严谨的合规基因天然吻合。而在数字资产领域,托管的含义远不止于安全保管私钥。它还包括了对储备金的管理、促进结算以及提供代币化资产服务等更为复杂的职责。

稳定币正处于这一巨大机遇的中心。目前,全球两大稳定币发行方——泰达币(Tether)和USDC(Circle)——管理着超过千亿美元的储备金,这些储备主要以现金和美国国债的形式存在。这些储备分散在各种信托银行和规模较小的托管机构中。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就在上个月,美国签署通过了一项重要的立法进展,为稳定币的发行和支持确立了更清晰的规则。这可能会促使发行方选择那些由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提供保障的机构,从而引发一场“向优质机构转移”的浪潮。这一前景无疑吸引了众多大型银行的目光。

正如外媒在今年六月采访Kraken支付和区块链部门负责人Brett McLain时,他曾表示:“现在所有的大银行都在积极进入稳定币领域。”这充分说明了行业对稳定币的巨大热情。

然而,托管业务并非铁板一块。在机构层面,银行主要瞄准稳定币发行方、发行代币化基金的资产管理公司,以及探索基于区块链结算的企业客户。对于这些客户而言,受监管的托管服务往往是满足合规要求的必要条件。

在这场竞争中,传统银行正与那些“加密原生”的企业展开较量。这些加密原生企业凭借先发优势,已经建立了早期的托管基础设施,并吸引了对冲基金、风险投资公司以及加密资产管理机构作为其客户。

不同语境下托管业务的差异化内涵

对于零售客户而言,托管业务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这一领域,“加密原生”公司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它们为数百万个人用户提供了简单易用的数字钱包和操作界面。传统银行不太可能直接在零售市场与这些公司竞争,而是将重点放在B2B服务上,因为在那里,经济效益和监管要求更为明确。

当然,进入数字资产托管领域也伴随着固有风险。对银行而言,管理私钥和区块链基础设施是一项全新的运营挑战,它们此前更习惯于中心化的系统。网络安全漏洞可能带来巨大的声誉损失。此外,随着托管服务的普及,费用压缩可能会侵蚀利润空间。

然而,银行拥有其独特的优势:庞大的规模、全球范围的信任基础以及长期以来与监管机构建立的良好关系。对于那些希望尝试代币化证券或区块链结算的机构投资者和企业客户来说,银行的品牌认知度无疑具有决定性的吸引力。

归根结底,托管业务的战略意义可能远超其短期收益。那些积极进入托管领域的银行,实际上是在为未来的金融架构“插旗布点”,预示着代币化资产和稳定币将逐步成为主流。

新媒网跨境认为,如果稳定币能够发展成为一套并行的支付系统,那么掌握其储备的托管权,就如同掌握了未来全球新货币的“金库”。如果资产代币化能够将股票、债券和私募信贷等传统资产转化为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化工具,那么托管业务就将成为数万亿美元交易的“通行费”。

银行不希望重蹈金融科技时代的覆辙——在那个时代,初创公司迅速抢占了支付、借贷和零售交易的市场份额,而传统巨头则不得不努力追赶。如今,托管业务为它们提供了一个先发制人、塑造未来金融轨道的机会。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16826.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大型银行积极布局数字资产基础设施,将托管服务作为切入点,旨在掌控稳定币储备和代币化资产的流动,从而在未来金融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多家银行如纽约银行、高盛、花旗、德意志银行和摩根大通均已展开相关研究和计划,预示着托管业务将成为银行通往数字资产世界的桥梁。
发布于 2025-08-20
查看人数 1376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