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重拳:百万假货5.4亿巨罚,中国卖家已入狱!

朋友们,大家好!
这两年,跨境电商可谓是风生水起,全球贸易的版图因此不断刷新。无数商家抓住机遇,把中国制造的好货带向世界各地。然而,硬币的另一面也悄然浮现——制假售假、电商欺诈等乱象,像一颗颗毒瘤,不仅侵蚀着消费者的信任,更严重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环境。
但别担心,哪里有不法行为,哪里就有监管之剑的雷霆出击。新媒网跨境获悉,近期,南亚地区的电商市场就迎来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清网行动”!泰国,这个我们熟悉的贸易伙伴,正以雷霆万钧之势,重拳打击电商平台上的假冒伪劣商品,决心要给市场一个清朗干净的未来。
泰国亮剑:半年斩获百万假货,打假战果斐然
泰国知识产权局(DIP)最近就向公众展示了他们与警方、技术犯罪打击部门(TCSD)以及知识产权所有者代表们,通力合作打击假冒商品的丰硕成果。这些部门组成了专业的打击假冒商品特别工作组,他们的目光,精准聚焦在各大网络平台和当地重要的商业区。
泰国商务部知识产权局局长努萨拉·坎贾纳库尔女士(Nusara Kanjanakul)透露了更多振奋人心的细节。她表示,特别工作组在今年上半年,仅仅六个月的时间里,就处理了多达139起侵权案件,并查获了令人震惊的1310373件各类仿冒商品!这可不是小数目,每一个数字背后,都代表着一份被维护的消费者权益,以及一份被捍卫的市场公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半年的行动中,泰国假冒商品特别工作组精准锁定了两家大型的假冒商品网络分销平台。顺藤摸瓜,执法人员成功查获了近70万件不同种类的假冒商品,其中包括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洗发水、护肤霜、膳食补充剂,甚至还有手机配件等。虽然这两家平台的具体名称没有被公开,但这样的精准打击,无疑是对线上售假行为的巨大震慑。
除了线上“清剿”,线下的巡查也毫不放松。剩下的60多万件违规商品,主要是泰国警方在商业区检查时查获的,涵盖了各种皮具、衬衫、裤子、配饰以及发动机零件等。想象一下,一支特别行动小组,穿梭在泰国曼谷30家大型百货商店之间,细致排查,最终查出了大批隐藏在角落里的假冒伪劣产品。这充分说明,假货问题无孔不入,而监管部门的打击力度也同样无处不在。
对此,努萨拉局长也语重心长地提醒广大消费者:“当前,假冒产品往往以极具诱惑力的低价大量生产和销售。因此,我们强烈呼吁消费者朋友们在购物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务必谨慎辨别。选择价格合理、有信誉的渠道购买,切勿被表面的低价所蒙蔽,因小失大,最终损害了自己的利益。”
事实上,近年来泰国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方面从未有过丝毫懈怠,各部门协同联动,正在构筑起一道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管防线,致力于维护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前不久,泰国总理办公室就对外发布消息称,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3月期间,泰国财务部下属的消费税厅也积极开展了一系列行动,严厉打击各地违反《消费税法》的行为。这期间,他们共处理了18254起案件,其中就包括了多起与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相关的案件。从酒类、烟草,到油及油制品,再到摩托车等品类,都是假货泛滥的“重灾区”。
经过详细统计,这些涉及假冒商品的案件,已经开出的罚款金额就达到了4亿泰铢(约合人民币8000万元),而预计的罚款总额更是超过了惊人的27亿泰铢(约合人民币5.4亿元)。这笔巨大的数字,无疑彰显了泰国政府打击假货、维护市场秩序的坚定决心和强大执行力。
打假力度持续升级,跨境卖家合规经营是王道
“泰国相关部门已经清晰地意识到并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尤其是在日常消费品领域,更是加大了关注力度。” 泰国商务部知识产权局局长努萨拉·坎贾纳库尔女士再次强调。
事实也确实如此。尽管假货问题依然在全球范围内存在,但泰国电商市场针对假冒伪劣产品的监管和处罚力度,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强度持续增强。
就在今年年初,泰国商务部就联合了多达16个政府部门,以及包括Shopee、Temu、TikTok Shop在内的多家在泰国市场占主导地位的电商平台,共同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行动,旨在加大对线上销售不合格、不合规以及劣质产品行为的整治力度。这是一个多方联动、深度合作的典范,体现了政府和平台共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决心。
泰国商务部长皮查伊·纳里普塔潘明确表示,他们将严格执行“通知与下架”政策。根据这项政策,任何被认定为不合格或存在问题的产品,都将被立即下架并禁止销售,以此来最大程度地保护消费者,避免他们受到线上劣质产品的侵害。这意味着,电商平台不再仅仅是交易的场所,更成为了维护市场秩序、过滤劣质商品的重要一道防线。
除了直接下架违规产品,泰国商务部还承诺将从多个维度出发,全方位加强产品安全监管,并建立起一套长期有效的机制来保障市场秩序。这其中,一方面是通过发布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提升消费者和商家对合法合规产品的认知水平,让大家都能辨别真伪、规避风险;另一方面,他们还将出台详细的产品监测指南,进一步强化监管执行力度,确保各项政策能够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可见,泰国电商市场的合规化工作正有条不紊、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对于我们广大的跨境卖家而言,这传递出一个明确而重要的信号:遵守市场法规、确保产品认证和税务合规,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成为在当地经营的“必要条件”。一旦卖家触及红线,各种严厉的处罚就会如影随形,找上门来。
新媒网跨境认为,在全球化浪潮中,合规经营是品牌立足之本,更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障。
此前,就发生过一个令人警醒的案例。泰国官方睫毛膏品牌Mae Rung与当地警方紧密合作,成功查获了一起严重的假冒产品事件。经过警方深入调查,涉嫌售假的是一位中国籍男子陈某。他所销售的假冒睫毛膏,不仅在包装上与正品极其相似,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而且数量巨大,大约有3000件,其中一部分甚至已经装箱待发,准备流向市场。尽管陈某在被捕后否认自己是货主,试图推卸责任,但泰国警方依然果断对其进行了逮捕,并悉数扣押了所有涉案的假货睫毛膏。
根据泰国当地的法律规定,销售假冒商标的违法行为,最高可面临四年监禁、40万泰铢(约合人民币8万元)的罚款,或者两者并罚。而销售侵犯版权的商品,处罚则更为严厉,最高可达四年监禁、80万泰铢(约合人民币16万元)的罚款,或两者并罚。可以预见的是,等待这位中国籍男子陈某的,将是泰国法律的公正制裁。这不仅仅是对他个人行为的惩罚,更是对所有心存侥幸者的严正警告。
总而言之,随着全球电商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未来各大市场,包括泰国在内,都将继续加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中国籍男子陈某的案例,也无疑给所有跨境卖家敲响了警钟:切勿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只有坚守诚信,合法经营,才能在广阔的国际市场中行稳致远,赢得消费者真正的信赖和尊重。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