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破亿!Paid靠AI代理“按结果付费”救活95%跨境项目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全球商业活动的各个层面。特别是AI代理(AI Agent)的兴起,预示着自动化和效率提升的新阶段。这些智能化的“工作助手”能够独立执行复杂任务,从数据分析到客户服务,乃至更深度的业务流程优化,其应用前景广阔。然而,随着AI代理的普及,如何对其提供的服务进行合理、公平的计费,也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传统的软件付费模式,如按用户订阅或一次性购买,在AI代理的场景下显得力不从心。这促使行业积极探索一种与AI代理价值创造更紧密结合的新型计费方式——基于结果的计费模式。
AI代理的崛起与商业模式的变革
AI代理并非简单的工具,它们更像是一种能够自主思考、规划并执行任务的“数字员工”。它们的核心在于能够理解用户意图,调用各种外部工具和API,进而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跨境电商领域,AI代理可以协助进行市场调研、优化广告投放策略、自动回复客户咨询,甚至管理供应链中的复杂环节。这些代理大部分时间在后台默默运行,持续为企业创造价值。它们不像传统SaaS(软件即服务)那样需要用户主动频繁操作,也不像一次性安装软件那样价值固定不变。
随着AI代理在企业运营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其背后的技术成本也在增加。AI代理的开发者不仅需要支付给大型模型提供商(如大语言模型服务)的使用费用,还需要承担云计算资源的消耗。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按用户数或固定月费模式,开发商可能会面临利润率降低甚至亏损的风险,尤其是在代理执行任务量大、计算资源消耗高但客户数量有限的情况下。这种矛盾凸显了计费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从订阅制到价值导向:计费模式的演进
回顾软件行业的计费模式,从早期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下的一次性购买,到SaaS时代的按用户数或功能订阅,每次变革都与技术发展和用户需求紧密相关。SaaS模式的兴起,让企业能够以更低的初始成本获得软件服务,降低了IT投入门槛。然而,对于AI代理而言,这种模式的适用性受到了挑战。
AI代理的价值往往体现在其所带来的实际业务成果上,例如帮助客户节省了多少成本、提升了多少效率、转化了多少订单。如果仅仅按照“使用次数”或“用户数量”来收费,可能无法准确反映AI代理的真正贡献。特别是一些“安静工作”的AI代理,它们在后台持续优化,其工作量和带来的价值不易被直观感知。正如外媒评论所言,如果一个代理安静地工作,它可能无法获得应有的报酬,这就需要一套基础设施来支持代理根据其所完成的额外工作进行计费。
因此,一种基于AI代理实际工作效果,或者说基于其为客户创造的价值来收费的“结果导向型计费”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模式的理念在于,客户支付的费用将与AI代理为其带来的具体商业成果挂钩,例如节省的利润点、完成的销售额增长等。这不仅能让客户更清晰地看到AI代理的投资回报,也能激励AI代理的开发者不断提升其代理的性能和价值创造能力。
Paid公司的创新实践与融资动态
在这一背景下,一家名为Paid的公司应运而生,致力于为AI代理的开发者提供这种基于结果的计费基础设施。Paid公司的核心理念是,帮助AI代理的开发者根据其代理为客户节省的利润点来收取费用。这种创新模式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
2025年早些时候,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Paid公司成功完成了超额认购的216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该轮融资由美国Lightspeed公司领投。加上其在2025年3月完成的1000万欧元(约合1170万美元)的种子前轮融资,Paid公司在尚未进行A轮融资的情况下,已经累计募集了约3330万美元。据业内消息人士透露,这家初创公司的估值已超过1亿美元,这充分体现了市场对其商业模式的认可和对其未来发展潜力的期待。
Paid公司的创始人是曼尼·麦地那(美国企业家),他此前曾成功创立了销售自动化初创公司Outreach,该公司估值高达44亿美元。麦地那先生及其团队凭借对软件行业和AI技术趋势的深刻理解,精准切入了AI代理计费这一蓝海市场。
AI应用落地挑战与价值衡量
尽管AI技术发展迅猛,但其在企业端的真正落地和价值实现仍面临挑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近期一项研究指出,在企业投入数十亿美元进行AI试点项目后,约95%的项目未能产生实际价值,仅有5%的项目最终得以投入生产。这表明,许多企业在AI应用上付出了高昂的成本,却未能获得预期回报。公司并不希望为AI代理生产的无人阅读的电子邮件买单,而是希望AI代理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业务提升。
这种现象也促使投资机构和企业更加重视AI应用的“价值可衡量性”。美国Lightspeed公司合伙人亚历山大·施密特(美国Lightspeed公司合伙人)表示,在过去三年间(从2022年到2025年),该风险投资公司已向AI基础设施和应用层公司投资超过25亿美元,并亲身见证了大多数AI试点项目的失败。施密特先生认为,问题的核心在于目前没有人能真正衡量AI代理所带来的价值。
他认为Paid公司在处理这一问题上独具匠心,其方法尚未在其他公司中见到。如果基于结果的计费模式能够有效解决AI代理的价值衡量问题,那么它无疑将推动AI代理大规模进入劳动力市场,从而引发更多竞争。新投资者FUSE和现有投资者EQT Ventures也参与了本轮融资,进一步印证了资本市场对这种新型计费模式的信心。Paid公司目前已有一些早期客户,例如广受欢迎的销售自动化初创公司Artisan。此外,Paid公司也开始与寻求通过AI代理实现增长的SaaS公司合作,例如,其近期宣布企业资源规划(ERP)供应商IFS成为其新客户。
对中国跨境行业的启示与思考
对于蓬勃发展的中国跨境行业而言,Paid公司及其倡导的基于结果的计费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中国跨境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对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有着天然的需求。AI代理在物流优化、多语言客户服务、市场趋势分析、智能选品、广告投放、合规审查等诸多环节都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然而,如何确保这些AI代理真正为企业带来价值,而非仅仅成为一项技术投入,是中国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如果能引入“基于结果的计费”模式,将极大增强中国跨境企业采纳AI代理的信心:
- 明确投资回报: 跨境企业可以更清晰地看到AI代理与其业务成果(如订单转化率提升、客户满意度提高、物流成本降低)之间的关联,从而更理性地进行技术投资。
- 激励创新与优化: 对于中国AI技术服务商而言,这种模式将激励他们开发出更高效、更具价值创造能力的AI代理,因为他们的收入将直接与客户的成功挂钩。这有助于促进技术服务市场向更高质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 降低试错成本: 跨境企业在引入新的AI代理服务时,初期可能因不确定性而犹豫。结果导向的计费模式可以降低他们的风险,因为只有当AI代理真正产生效益时才需支付相应费用,这有助于加速新技术在跨境场景的落地应用。
- 提升国际竞争力: 面对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国跨境企业需要不断寻求创新以提升效率。采用先进的AI代理并配合科学的计费模式,可以帮助企业优化运营,提升核心竞争力。
当然,实施基于结果的计费模式也并非没有挑战。关键在于如何精确地定义“结果”、如何客观地衡量“价值”以及如何建立一套公平透明的评估体系。这需要技术提供商与跨境企业之间进行深度合作和充分沟通。
未来展望
随着AI技术的持续进步,AI代理将在全球商业版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基于结果的计费模式,作为对传统付费模式的创新性补充,有望成为未来AI服务市场的主流趋势之一。它不仅能够解决当前AI应用落地中的价值衡量难题,更能促进AI技术与商业目标的深度融合,推动整个产业链向更高效率、更高价值的方向发展。
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人员应密切关注此类创新模式的发展。在积极探索AI代理应用的同时,也应思考如何与AI技术服务商共同构建公平、高效的价值评估与分配机制。通过拥抱这些变化,中国企业有望在全球AI浪潮中占据有利位置,为跨境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paid-ai-billing-value-over-100m-saves-95pct.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