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甲基胺市场惊变:32.9万吨消费量暴跌4.3%,11亿美元市场暗藏玄机
欧洲甲基胺市场前景趋稳,未来十年或迎温和增长。新媒网跨境获悉,外媒IndexBox(美国市场研究机构)最新报告显示,该地区甲基胺、二甲胺、三甲胺及其盐类市场正经历结构性调整,预计至2035年将逐步恢复增长动能。
据报告数据,2024年欧洲甲基胺消费量约为32.9万吨,较上年缩减4.3%。市场价值则呈现反向波动,达到11亿美元规模,同比增长15%。这种量价背离现象折射出产业链成本结构的变化。新媒网跨境了解到,当前俄罗斯(8万吨)、德国(4.6万吨)和英国(3.1万吨)构成前三大消费国,三国合计占据47%市场份额。
生产端同样经历深度调整。2024年全欧产量维持在33万吨水平,较2017年峰值下降31%。主要生产国呈现分化态势:俄罗斯(7.9万吨)、德国(7.4万吨)和比利时(4.5万吨)占据六成产能,其中比利时近八年保持8.7%的年均产能增速,成为区域产业链重要支撑。
国际贸易格局显现新特征。2024年欧洲进口量骤降22%至7万吨,进口额同步收缩至1.08亿美元。西班牙(1.5万吨)、法国(1.1万吨)和荷兰(8100吨)位列主要进口国。值得注意的是,进口单价呈现国别差异:德国进口均价达2552美元/吨,而西班牙仅为1099美元/吨,反映不同国家采购策略的差异性。
出口市场连续三年收缩,2024年外运量下滑7.6%至7.1万吨。比利时(3.5万吨)与德国(3.4万吨)几乎垄断出口市场,合计占比97%。出口单价维持在1580美元/吨水平,较2013年历史高位回落37%。新媒网跨境预测,随着下游需求逐步释放,未来十年市场或进入温和复苏周期,预计2035年消费量将增至37.6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2%;市场价值有望达到13亿美元(名义批发价),年均增速约1.7%。
这种预期增长主要源于化工新材料领域的应用拓展。甲基胺作为农药、医药、染料中间体的关键原料,其需求与高端制造业发展密切相关。比利时以人均消费1535千克/千人位居首位,希腊(1018千克)和罗马尼亚(951千克)紧随其后,这些国家的消费韧性为区域市场提供支撑点。产业链企业正通过技术升级应对成本压力,这或许将重塑未来欧洲精细化工领域的竞争格局。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