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法院重锤!汽车排放失效装置最高索赔15%,跨境出口避坑指南
欧洲汽车产业近年来持续受到排放相关问题的关注,相关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也日趋严格。最近,欧洲法院就汽车制造商排放软件违规问题做出了裁定,再次引发行业热议。
外媒报道称,欧洲法院裁定,包括大众汽车在内的汽车制造商因使用非法的失效装置而承担责任,例如温度敏感的排放软件。即使车辆符合欧盟标准,也不能保证所用技术的合法性。
这项裁决源于德国涉及大众柴油车的诉讼。这些车辆在生产过程中或通过后续软件更新配备了失效装置。欧洲法院表示,应根据车辆使用情况减少对买家的赔偿,或限制在购买价格的15%,但必须充分反映造成的损失。
失效装置可以改变车辆排放,一直是法律诉讼的焦点。制造商可能滥用这些装置来掩盖真实的污染水平。制造商辩称,这些装置对于保护发动机,在特定温度下符合法律要求是必要的。
大众汽车在2015年因隐瞒过高的柴油排放量而卷入丑闻。此后,该公司经历了一系列管理层变动以及大量的监管调查和诉讼。
关于汽车排放问题,涉及到一个关键概念——失效装置。失效装置是指车辆上安装的、能够改变车辆排放性能的装置。在特定的条件下,这些装置会激活,从而减少车辆的污染物排放。然而,在日常驾驶条件下,这些装置可能会关闭或降低效力,导致车辆的实际排放水平高于实验室测试结果。
外媒的报道中提到,汽车制造商辩称,使用失效装置是为了保护发动机,或者为了在特定温度下符合法律要求。这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失效装置可能被用于解决技术难题,或者为了在实验室测试中达到排放标准。然而,这种做法也可能被滥用,导致车辆在实际使用中的排放超标。
欧洲法院的此次裁决,无疑给汽车制造商敲响了警钟。即使车辆通过了排放测试,如果使用了非法的失效装置,仍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这项裁决也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消费者有权要求汽车制造商提供真实的车辆排放信息,并对因虚假宣传或违规行为造成的损失进行索赔。
考虑到近年来欧洲地区对于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者对于车辆排放问题的日益关注,汽车制造商需要采取更加负责任的态度,确保车辆的排放性能符合法律法规和消费者的期望。这意味着,汽车制造商需要投入更多的研发资源,开发更加环保的技术,同时也要加强内部监管,防止出现滥用失效装置等违规行为。
对于中国跨境电商从业者而言,此次事件也带来一些思考。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品牌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在出口汽车的过程中,中国的汽车制造商也需要密切关注各国的环保法规和标准,确保产品符合当地的要求。此外,中国的跨境电商平台也可以加强对汽车产品的审核,防止出现销售不符合标准的车辆的情况。
中国汽车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时,尤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了解并遵守当地法规: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汽车排放、安全等方面的法规存在差异。出口企业需要充分了解并遵守当地的法规,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 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出口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 加强售后服务:良好的售后服务是赢得消费者信任的关键。出口企业需要在海外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及时解决消费者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排放标准及其影响:
排放标准 | 主要影响 |
---|---|
欧 6 | 显著降低了氮氧化物 (NOx) 和颗粒物 (PM) 的排放限值。 要求更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如选择性催化还原 (SCR) 和柴油颗粒过滤器 (DPF)。 对柴油车的影响尤为显著。 |
美国 EPA | 对所有在美国销售的车辆实施严格的排放标准。 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 (CARB) 拥有制定更严格标准的权力,许多州效仿 CARB 标准。 通常与欧标在测试程序和限值上有所不同。 |
国 6 | 中国于2020年全面实施国6标准,分为国6a和国6b两个阶段,后者更为严格。 国6b标准被认为是全球最严格的排放标准之一,对氮氧化物、颗粒物、一氧化碳等排放物设定了极低的限值。 推动中国汽车行业采用更清洁的燃料和更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 |
中国跨境电商相关企业应密切关注此类国际动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