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市场!通胀3.7%.AI投资95%陷阱!

2025-08-20欧美市场

Image

新媒网跨境获悉,在2025年8月,全球经济版图上两起重要的动态事件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英国通胀数据持续高企,以及美国科技股因人工智能投资回报警告而经历大规模抛售。这两大事件,无疑为全球跨境贸易与投资环境投下了新的不确定性阴影,也促使各方对宏观经济走势和产业发展前景进行重新审视。
Supermarket in Taplow, UK.

英国通胀压力持续:生活成本与货币政策的双重考验

在2025年8月上旬,英国经济迎来了备受瞩目的通胀数据发布日。英国国家统计局于当地时间上午7点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7月份的年化通胀率预计将进一步攀升至3.7%。这一数字不仅高于市场普遍预期,也再次凸显了英国财政大臣瑞秋·里夫斯(Rachel Reeves)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回溯至2024年6月,英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年化涨幅曾意外加速至3.6%,这其中燃料和食品价格的显著上涨是主要推手。彼时,市场曾寄希望于通胀能有所缓和,但最新数据无疑打破了这一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剔除波动性较大的能源和食品价格后,核心通胀率在2025年7月预计仍将维持在3.7%的水平。这表明,通胀的压力并非仅仅来源于外部冲击,其内部的结构性因素也正在发挥作用。

投行Investec的经济学家桑德拉·霍斯菲尔德(Sandra Horsfield)对英国通胀的整体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霍斯菲尔德的观察,英国的通胀走势近期并不乐观。尽管通胀率在2024年9月曾一度跌破英国央行设定的2%目标,但此后的趋势却一路向上,导致整体CPI通胀在2024年6月触及3.6%。即便是在核心CPI(不包括食品、能源、酒精和烟草)衡量下,情况也同样严峻:通胀率在同期从3.2%攀升至3.7%。

霍斯菲尔德指出,这一趋势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食品价格的加速上涨,以及此前能源价格同比显著下跌的趋势已基本终结。她进一步解释道,尽管服务业通胀有所缓解,但其降幅相对温和,不足以抵消非工业品价格(英国央行将其定义为“核心商品”)的再次加速上涨。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央行对通胀前景的信心有所动摇,对于能否继续以过去一年相同的速度降息显得不再确定。

展望2025年7月的通胀数据,霍斯菲尔德认为,对于英国货币政策委员会(MPC)而言,数据中可能不会出现太多令人宽慰的迹象。她特别提到了大型文体活动对通胀的短期影响。例如,Oasis乐队在2025年7月和8月的巡演,可能像2024年6月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的巡演一样,推高了酒店价格。数据显示,这两次巡演在英国的门票销售数量相近,分别为138万张和120万张。然而,这类季节性或事件性因素带来的价格上涨通常会在活动结束后(例如9月)有所回落。

在食品价格方面,迹象表明,牛肉等某些特定商品的物价压力正在进一步累积,这些商品对整体食品价格通胀的上涨速度产生了显著贡献。能源价格方面,通胀率也呈现上升趋势,汽油价格的变动使得其同比增幅从负转正。但在核心通胀方面,霍斯菲尔德认为,尽管数据显示的情况可能不尽如人意,但潜在趋势相对温和。她推测,由于2025年异常炎热的天气,今年春夏季服装的打折力度可能小于往常,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价格,但随着销售季的结束,这一影响也将消退。

与此同时,欧元区的通胀情况则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同日晚些时候公布的最终数据显示,欧元区2025年7月的通胀率预计将稳定在2%的水平,与英国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反映出不同经济体在应对通胀挑战方面采取的策略和面临的结构性差异。

英国通胀的持续高企,对普通民众而言意味着生活成本的进一步上涨,尤其是在食品、能源等必需品方面。对于企业而言,原材料和运营成本的增加将压缩利润空间。而对于英国央行来说,这无疑加大了其在抑制通胀和支持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难度。若通胀持续居高不下,央行可能面临更大的加息压力,从而可能对房地产市场、消费者信贷和企业投资造成负面影响,进而拖累整体经济复苏的步伐。

美国科技股承压:AI繁荣面临现实考验

就在英国通胀数据引发关注的同时,大西洋彼岸的美国股市也在经历一场震荡。在2025年8月上旬,华尔街科技股遭遇了大规模抛售,其主要诱因是关于人工智能(AI)繁荣前景的警告。

导致此次科技股下挫的核心因素,是一份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发布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直言不讳地指出,“95%的企业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方面的投资未能获得任何回报。”这一结论无疑给此前一路高歌猛进的AI热潮泼了一盆冷水。在过去几年中,生成式AI技术被视为引领下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动力,吸引了全球范围内海量的资本投入,众多科技巨头和初创企业纷纷押注于此。

该报告的发布,使得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AI技术从概念到实际应用、从投入到产出的真实效益。尽管AI在某些领域展现出惊人的潜力,但在大规模的企业级应用中,其落地成本、数据质量要求、人才稀缺以及与现有业务流程的整合难度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导致许多企业在实际部署后未能实现预期的效率提升或商业价值。报告中提到的“零回报”并非指完全没有产出,而是指企业在AI项目上的投入与其所创造的实际业务价值之间存在严重脱节,即投资回报率(ROI)远低于预期,甚至未能覆盖其投入成本。这引发了市场对AI投资泡沫化风险的担忧。

受此影响,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在当日收盘时下跌了1.46%,创下了2025年8月初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在抛售潮中,多家人工智能概念股和芯片公司首当其冲。其中,芯片制造商英伟达(Nvidia)股价下跌3.5%,而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软件公司Palantir更是暴跌9.4%。与此同时,芯片设计公司Arm也未能幸免,股价下跌了5%。这些公司的股价表现,直接反映了市场对AI投资前景的担忧情绪蔓延。英伟达作为AI芯片领域的领导者,其业绩与AI算力需求紧密相关;Palantir则致力于利用AI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数据解决方案;Arm则在移动和云计算芯片设计领域扮演关键角色,其技术与AI应用场景息息相关。这些公司的股价波动,往往被视为AI行业景气度的风向标。

全球市场联动:亚洲市场紧随其后

美国科技股的下跌,迅速在全球市场引发了连锁反应。亚洲主要股指紧随华尔街的步伐,普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日本日经指数下跌1.55%,而中国台湾股市跌幅更甚,接近3%。这表明,全球资本市场在信息和情绪传导方面的高度联动性,以及美国市场,尤其是科技板块,在全球投资格局中的影响力。当AI这一被视为全球性技术浪潮的“引擎”出现一丝疑虑时,其震动波及范围之广,足以影响全球投资者的信心。

除了上述主要事件,新媒网跨境了解到,在2025年8月上旬,欧元区2025年7月的最终通胀数据也于今日晚些时候确认,预计保持在2%。这一数据虽然与英国通胀形成了对比,但同样是全球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参考点。全球经济在经历了多重冲击后,各国央行和政府都在努力寻找新的平衡点,以应对持续存在的通胀压力、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以及地缘政治风险。英国的通胀困境和美国科技股的调整,共同构成了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经济图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可能仍将面临不小的波动性与不确定性。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16761.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2025年8月,英国通胀数据持续高企,生活成本面临考验;美国科技股因人工智能投资回报警告遭遇大规模抛售。两大事件为全球跨境贸易与投资环境带来不确定性,促使各方重新审视宏观经济走势和产业发展前景。
发布于 2025-08-20
查看人数 809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