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淘金:中国车狂销21万辆,暴利跌97%变百元战!

2025-09-04全球汽车前哨站

Image

“到中东搞钱!”这句豪迈的话,在今年的外贸圈里可是相当流行。而在这股热潮中,咱们中国的车商朋友们,无疑是最为活跃的玩家之一。他们的嗅觉那叫一个灵敏!

遥想当初,中国车商的目光主要投向北方。国际市场格局变化后,北方的汽车市场一下子供不应求,中国车商瞅准时机,将大量汽车运往那里,那是真金白银赚得盆满钵满。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他们还开创了一种灵活的贸易模式:先在国内给新车办理牌照,再以“二手车”的名义出口——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平行出口”,或者更形象地叫做“零公里二手车”。据说,那时候有些敢闯敢拼的朋友,真是一夜之间财富翻番。

然而,商场如战场,风云变幻。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加上北方国家颁布了新的关税政策,那块曾经的“肥肉”渐渐变成了“难啃的骨头”。有业内朋友透露,许多刚入局的新手,还没来得及大展拳脚,就发现钱没那么好赚了。

既然此路不通,那就另辟蹊径!如今,贸易商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富饶的中东市场。据新媒网跨境获悉,多家贸易公司的负责人今年不止一次前往中东进行市场调研,积极与当地车商接洽,并且已经开始交付一些新的订单。上海协通集团永盈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销售主管张世宇就提到,北方和中亚市场去年竞争加剧,集团便开始寻找新的增长点。他们惊喜地发现,一些通过公司做平行出口的客户,陆续接到了来自中东的订单,这一下就为大家打开了全新的思路。

越来越多有远见的中国车商,踏上了前往中东的旅程,将“中国智造”的汽车带到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卡塔尔等国家。虽然他们不像正规经销商那样拥有品牌授权,而是采取灵活机动的贸易方式,但正是通过他们,中东的许多消费者第一次亲身感受到了中国汽车的魅力。这是一场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跨国淘金之旅,考验着智慧和胆略,而真正的赢家,往往是那些看得远、走得稳的少数人。

魅力中东,机遇无限

我们口中的“中东”,地理范围非常广阔,涵盖了西亚和北非的部分区域,拥有二十多个国家和近五亿人口。这片区域,发展水平可谓是“海水与火焰”并存,有的国家富得流油,有的则面临着发展挑战。其中,有六个国家携手成立了一个名为海合会(GCC,即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的组织,旨在促进多边合作,共同繁荣。

海合会的成员国包括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阿曼和巴林,我们通常称之为“中东海湾六国”。这六个国家有两样“特产”闻名全球:一是丰富的石油资源,二是数不尽的“富豪精英”。据统计,这里的人均GDP大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可见其经济实力之雄厚。在这六国中,沙特和阿联酋无疑是最具经济影响力的两个国家,它们也自然成为中国在海湾地区重要的合作伙伴。近两年大家热议的“中东淘金热”,主要就是围绕着这两个国家展开的。

沙特阿拉伯,作为中东地区最大的经济体,无论是国土面积、人口数量,还是经济总量,都占据了海湾六国总和的一半以上。石油产业是其经济的绝对支柱。过去,沙特的汽车市场几乎被日系和韩系品牌牢牢掌控,特别是日系品牌,一度占据超过50%的市场份额。其中,丰田和现代更是当地消费者最青睐的品牌。

不过,与许多人印象中中东“豪车遍地”的景象不同,虽然沙特精英阶层实力雄厚,但大多数普通民众在购车时,同样会非常看重性价比。一位在沙特生活多年的华人朋友就分享道,沙特的出租车主要是丰田、现代、起亚,而普通家庭购买的车辆,也多以本田、丰田、现代等经济实用的日韩车型为主。当然,街头巷尾也能常见劳斯莱斯等顶级豪车的身影,彰显了其多元化的市场面貌。

在阿联酋主要城市迪拜经营租车公司的易路飞(化名)告诉我们,相较而言,沙特的新车市场过去鲜有中国品牌的身影,路上跑的基本都是美日韩系车,二手车也以日韩车为主;而阿联酋的中国车则相对多一些。阿联酋由阿布扎比、迪拜、沙迦等七个酋长国组成,其中阿布扎比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对整个国家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迪拜虽然经济实力不及阿布扎比,但其国际知名度极高,旅游业和金融业是其重要支柱。更重要的是,迪拜对外政策开放,关税极低,因此成为了许多国家企业进入阿联酋,乃至辐射整个中东地区的重要门户。

在迪拜工作和创业多年的云总(化名)表示,疫情之后,许多中国企业纷纷加快了“出海”的步伐,迪拜往往是他们的首选之地。不少国内企业在迪拜设立了大量分公司,迪拜的港口也吸引了众多中国企业设立海外仓,汽车产品也正是通过迪拜这个重要的物流枢纽进入中东市场。云总介绍说,迪拜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能够辐射整个中东和北非地区,扮演着重要的转口贸易角色。经他发往约旦、埃及、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地的汽车,基本都是在迪拜港口的保税区完成中转。易路飞也补充道,阿联酋本地人口不多,汽车消费市场相对有限,但其巨大的机会主要体现在转口贸易上,而中国企业在迪拜的深度布局,无疑为中国汽车的进入提供了天然优势。

中国汽车走向中东,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主机厂直接授权海外经销商,这相当于正规军团作战;另一种则是贸易商进行平行出口,通过灵活的模式将新车转为二手车出口。近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出海热潮的持续涌动,越来越多的“中国智造”汽车漂洋过海,中东市场也终于被彻底“点燃”了。

中国速度,点燃中东市场

云总在2013年来到迪拜,最初在一家国企从事中东市场的汽车采购工作,将外资品牌汽车运往国内。那个时候,国内平行进口风头正劲,外资品牌汽车在国内市场备受欢迎。到了2019年,云总敏锐地察觉到市场方向的变化,果断反向操作,开始致力于中国汽车的平行出口业务,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贸易商,云总成功在中东市场淘到了“第一桶金”。

他回忆说,创业初期单车利润非常可观,一辆售价约一万多美元的汽车,就能赚取三四千美元,毛利率高达30%。“那段时光,真是我创业后的高光时刻。”更令人惊喜的是,疫情三年期间,他的生意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做得更好了。“当时国外的客户进不来,中国的供应商也出不去,而我驻扎在迪拜,能够密切沟通国内外两端。那段时间,中国车真是特别好卖。”

疫情,无疑是中国汽车在中东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当时,许多外资品牌由于芯片短缺等原因,生产一度中断,而咱们中国的汽车厂商,产能却几乎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正是日韩品牌空出的市场份额,为中国车商抢占先机提供了绝佳机遇。以沙特为例,2019年中国出口至沙特的汽车数量还不到5万台,而到了2023年,这个数字已经飙升至超过21万台!在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排名前十的国家中,沙特和阿联酋赫然在列,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制造”的强劲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这些数据来源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真实反映了中国汽车在全球市场的崛起。

虽然平行出口的车辆数量可能不如经销商授权的渠道,但它对中国汽车出海的贡献同样巨大。这门生意的核心,在于不同国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价格差异。比如,同一家主机厂的某款车型,在不同国家授权给不同的经销商销售,经销商的拿车成本、促销政策等都会有所不同,最终导致终端售价可能相去甚远。而且,一些国家,如伊朗、伊拉克等,由于市场环境的特殊性,从主机厂获得的配额可能较少,又因为支付方式等问题,往往只能通过第三方国家进行采购。正是这些多元化的需求,催生了平行出口贸易的广阔空间。

云总举例说,比亚迪秦这款车,迪拜当地代理商的售价大约是10万迪拉姆(折合人民币约20万元),而他从中国拿到迪拜销售,价格可以做到7万迪拉姆。如此巨大的价差,使得他的竞争优势一下就凸显出来了。云总在迪拜开设了自己的展厅,今年七月,他的公司就卖出了1188辆车,其中有七成来自中国。“这个销量,在中国贸易商里,应该能排到前几名了!”他骄傲地说。

中国贸易商在中东销售的中国汽车,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比亚迪、吉利这种纯粹的中国品牌;另一类则是在中国生产的合资品牌,比如广汽丰田、东风日产等。合资品牌在价格上具有明显优势。张世宇介绍说,在中国生产的一汽丰田、上汽大众等车型,即便算上各种物流和中转成本,车辆抵达中东后,价格依然比当地同款车型便宜不少,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除了传统燃油车,国产品牌的新能源车,在中东市场也正逐渐打开局面。张世宇认为,无论是比亚迪,还是国内的造车新势力,在中东市场对传统燃油车而言,都实现了“降维打击”,开辟了全新的竞争赛道。“智能驾驶、语音交互,这些充满科技感的功能,让当地消费者一坐进去就感觉完全不是一个时代的产品!”云总也补充说,国产新能源车性价比高,配置也先进,比如极氪、阿维塔等品牌在当地就卖得非常好。

多位贸易商朋友都表示,非常看好中东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他们认为中国品牌在当地的认可度正不断提升,销量也会持续增长。只是,正如去年的北方市场一样,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这片热土,市场竞争也开始变得白热化了。

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变局中求胜

云总最近发现,迪拜的中国面孔明显增多了。“几乎每周都有中国车商跑到迪拜来推销他们的车,生意确实比以前更难做了,现在有时候单车利润甚至都不到100美元。”他感慨道。利润被压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车商之间的相互压价。张世宇也持相同观点,他觉得,就像去年的北方市场一样,随着做这门生意的人越来越多,压价现象变得普遍。“今天我给客户报价1万美元,第二天可能就有其他同行给出更低的价格,但实际上,终端零售价格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有朋友调研完中东市场后得出结论,这里的利润空间确实在收窄,当地贸易商对中国汽车的价格非常了解。上门推销的中国老板不少,而且规模较大的采购商基本都有非常固定的合作伙伴。“利润低倒还在其次,主要是交易模式也在发生变化,现在大家都希望咱们中国人能先铺货。”杨永利(化名)在国内做了十多年二手车生意,前两年也曾跟风做了一段时间北方市场。他发现,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其实都是在与中国人竞争。“咱们中国车商的地推,真是能推到全世界!”

过去,贸易商通常要收到全款才会从国内发车,而现在,“中国车商直接带着产品去,把车送到人家门口。”这种模式虽然成本很高,但“卖一台车就算只能赚500块,有些人也愿意干,因为在国内可能还赚不到500块,车摆在那里每天都有资金成本。”中东市场目前的状态,有点像去年的北方市场,已经有人掘到了第一桶金,吸引了更多人涌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但至少目前,还没到无钱可赚的地步。

杨永利今年夏天去中东和非洲跑了一趟,回来后明确表示接下来不会做中东市场。“赚不赚钱取决于供需关系,供大于需就肯定不赚钱。我相信肯定有人赚到钱,只是不知道这个回报率谁能做到?”收益往往与风险紧密相连。汽车平行出口的交易风险确实不小,非常容易受到政策调整的影响。用杨永利的话说,“做外贸必须得研究政策,一纸文件可以让人从千万富翁到千万负翁,玩的就是心跳!”

去年,北方国家颁布了第152号法令,要求通过欧亚经济联盟转关进入的汽车,必须补缴节省下来的税费差额,试图堵上此前灵活清关的漏洞。当时政策一出,行业内风声鹤唳,许多贸易商紧急抛售手中囤积的库存,一度导致口岸“车满为患”。相比北方,中东地区距离更遥远,政策的不确定性也相对较大。

云总举了一个真实的例子。今年上半年他接到来自伊朗的订单,车辆在迪拜港口整备完毕,正准备发出,却因为当地政策临时调整,海关突然暂停了汽车进口,导致这批车在港口滞留了将近两个月。滞留尚属小事,更严重的情况是车出去了,却无法在目的地顺利清关。杨永利透露,平行出口的汽车,一旦离开了国门,想原路返回就非常困难了。曾有贸易商将一批国内某德系合资车企的车辆运往迪拜,由于价格过低,冲击到了当地授权经销商的利益,经销商直接向德国总部举报,导致这批车辆在当地无法上牌,造成了巨大损失。

中国汽车运往中东,通常选择海运,海上行程动辄20多天,这无形中增加了贸易商的资金占用周期,也加大了车辆报价的难度。云总说,正常情况下,迪拜的港口每周有两班船,船公司每半个月公布一次价格,他在给客户报价时会将这个价格考虑进去。但有时候国际局势不稳定,船公司缩减运力,仓位需要提前很久预订,这期间运费价格可能变化很大,这部分风险往往就需要贸易商默认承担。中东市场表面看起来一片热火朝天,实则暗流涌动,这无疑是一场充满未知的大冒险,大家都在摸索中前行。

深耕细作,共赢未来

虽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但总有人选择坚持下来,等待和创造更大的机会。很多人都坚信,中东的汽车市场依然蕴藏着巨大的红利,特别是沙特和阿联酋,当地居民财富充裕,对汽车的更新换代需求旺盛,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沙特政府在2016年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2030愿景”,正式开启了从传统石油经济向追求经济多元化转型的序幕。“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为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更值得一提的是,沙特女性直到2018年才被允许驾车,这一政策的调整,无疑为当地汽车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增量空间。

阿联酋,作为中国在中东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其第一大城市迪拜凭借自由港的独特地位,持续吸引着中国车商前往布局。新媒网跨境了解到,从2023年以来,比亚迪、极氪汽车等中国品牌已陆续进入阿联酋市场,哪吒汽车也与当地经销商达成了深度合作。

平行出口贸易商要想在这片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就必须找到并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张世宇认为,协通集团的优势在于,集团旗下拥有众多4S店,在汽车产业链上布局深远,因此拥有明显的车源优势。无论客户需要什么车型,他们都有稳定的渠道获取,而且价格能够做到非常有竞争力。

云总的优势则主要体现在销售端。他是极少数在中东市场扎下根来的中国人之一,他在迪拜的展厅就有十多个员工,售后服务中心更是拥有30多人,整个团队加起来大约50人。“我们在市场一线,非常清楚市场需要什么样的车,什么车卖得最好,以及如何才能把车卖出去。”这种贴近市场的洞察力和强大的本土化销售服务能力,正是他的核心竞争力。

平行出口这门生意,核心在于车源和销售两端,而其中销售往往是最具挑战性的一环。国内许多贸易商的模式都是“订单先行”,拿到订单后再去找车源,能赚多少钱再看拿车成本。这种模式虽然资产较轻、风险较低,但弊端是没有形成核心壁垒,难以实现规模化发展。中东市场如今竞争激烈,单车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就只能走“薄利多销”的路线。如果贸易商没有足够的销量,这门生意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随着中东的中国汽车数量越来越多,云总开始将业务延伸到更多领域,例如售后服务、仓储物流、零配件销售以及汽车租赁等,不再仅仅局限于卖车。目前,从中国平行出口至中东的汽车,售后服务是一个相对难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一旦出现故障,当地的维修能力往往难以满足需求。虽然目前已有部分中国车企在中东开辟了销售渠道,但完善的售后服务中心还在建设和布局中。

这门生意还能持续多久?目前还没有定论。但从长远来看,中国汽车“出海”已是大势所趋,主机厂最终一定会在中东地区搭建起自己的销售渠道,甚至可能建设本地化的生产工厂。当“正规军”全面下场时,平行出口贸易商的机会自然会越来越少。不过,新媒网跨境认为,至少在目前阶段,主机厂还不会完全放弃与贸易商的合作。主机厂一方面需要安抚中东当地的代理和经销商,另一方面,也无法忽视与贸易商合作所带来的巨大销量和市场渗透,毕竟贸易商的体量也不容小觑。所以,让咱们再“让子弹飞一会儿”吧,未来可期!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5178.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中国车商积极拓展中东市场,通过平行出口模式将中国汽车销往沙特、阿联酋等国。迪拜凭借其自由港地位成为重要转口贸易枢纽。新能源汽车在中东市场崭露头角,但市场竞争加剧,利润空间收窄,贸易商需深耕细作,应对政策风险,方能实现共赢。
发布于 2025-09-04
查看人数 73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