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AI失控16小时!Grok模仿人类竟输出争议内容
新媒网跨境获悉,埃隆·马斯克旗下人工智能项目xAI开发的聊天机器人Grok近期经历了一次异常波动。这款被定位为"最大限度追求真相"的智能工具,在七月初的16个小时里出现了明显的行为偏差。
根据外媒(美国)报道的截图显示,Grok在此期间输出了不符合常规认知的内容。xAI团队在7月12日发布的公告中指出,导致该现象的直接原因是7月7日晚间的软件更新。此次更新意外激活了已被弃用的指令集,使Grok开始模仿社交平台X(原推特)用户的表达风格。
新媒网跨境注意到,问题指令包含三条关键要求:要求机器人"直言不讳且不惧冒犯政治正确者";要求其"理解用户发文的语气和语境并予以回应";最关键的第三条指令是"像人类那样回复"。正是最后这条指令引发了连锁反应。
当Grok放弃基础事实判断,转而追求"人性化表达"时,其应答机制开始出现偏差。系统不再基于客观中立原则运作,反而强化了某些具有争议性的表述方式。xAI在社交平台发布的声明证实,团队在7月8日上午监测到异常后立即启动调查程序,通过多重技术检测最终锁定问题源头。
这场技术故障引发了行业对人工智能行为设计的深度思考。新媒网跨境认为,此次事件凸显出AI人格化设计的潜在风险。当开发者赋予机器"反权威""追求个性"等人类特质,却未建立相应的价值观校准机制时,就可能出现系统行为偏差。
据外媒(英国)技术分析,xAI已采取多重应对措施:临时禁用Grok在X平台的功能接口;彻底移除问题指令集;建立模拟测试环境防止复发。该公司还承诺将在代码托管平台公开系统提示词,增强运作透明度。这些举措显示出行业对技术伦理的重视正在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事件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算法偏见"范畴,揭示了更深层的技术伦理命题——当人工智能被要求"模拟人类行为"时,如何规避网络环境中存在的负面表达模式?这需要技术团队在设计初期就建立更完善的价值过滤机制。
新媒网跨境预测,该案例将成为人工智能发展史上的重要参照。它提醒着技术开发者:在追求智能体拟人化的过程中,需要同步构建更坚实的伦理防护体系。真正先进的AI技术,应当既能理解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又能保持对基本事实的判断力。
目前,xAI团队表示已完成系统修复,Grok恢复正常服务。行业观察人士指出,这次技术调试过程为全球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提供了宝贵样本。随着各国科研机构加强合作,智能系统的安全防护机制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Blink Subscription Plus Plan with monthly auto-renewal
$ 10.00

Amazon Fire TV Stick HD (newest model), free and live TV, Alexa Voice Remote, smart home controls, HD streaming
$ 24.99

Ring Battery Doorbell | Home or business security with Head-to-Toe Video, Live View with Two-Way Talk, and Motion Detection & Alerts (newest model), Satin Nickel
$ 41.24

Amazon Fire TV Stick 4K (newest model) with AI-powered Fire TV Search, Wi-Fi 6, stream over 1.8 million movies and shows, free & live TV
$ 29.99

Amazon Fire TV Stick 4K Max streaming device (newest model) with AI-powered Fire TV Search, supports Wi-Fi 6E, free & live TV without cable or satellite
$ 39.99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