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开发项目引爆争议:500岗位vs居民抗议
聚焦洛杉矶西区开发争议:社区升级还是利益博弈?
近日,美国洛杉矶西区一处名为“威尔希尔邦迪广场”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引发热议。针对外媒《洛杉矶时报》早前报道中提及的“项目推进仓促”“规避社区规划”等质疑,项目开发商默多克开发公司(Murdock Development Co.)执行副总裁罗纳德·E·道格拉斯通过公开信作出回应,强调项目合规性与社区价值。新媒网跨境注意到,这场争论不仅关乎城市更新路径,也折射出美国城市发展中的多方利益平衡难题。
规划合规性争议
道格拉斯在信中明确表示,项目从立项到审批完全遵循洛杉矶现行分区法规,“所谓‘仓促推进’的指控与事实不符”。他解释称,洛杉矶的建筑审批流程通常耗时数月,大型项目更需要经历多轮听证与公示。新媒网跨境了解到,美国西海岸多个城市近年来因住房短缺问题,正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加速保障性住房建设,但商业开发项目仍面临严格监管。
对于“规避社区规划”的质疑,道格拉斯指出,争议中的社区规划提案尚未正式生效,开发团队“不存在绕过新规的主观意图”。不过,外媒报道中提到,部分居民认为开发商利用了政策窗口期,抢在更严格的容积率限制出台前完成报批。对此,道格拉斯未直接回应,但强调“威尔希尔邦迪广场将为社区带来实质性提升”。
(图:洛杉矶某商业建筑改造公寓项目,2025年8月摄)
社区价值再定义
开发商将项目定位为“威尔希尔大道的活力锚点”,称其能遏制区域衰退趋势,并通过提升建筑美学、增加安全设施、拉动房产价值等方式改善居民生活。道格拉斯列举了多项数据:项目预计创造超500个就业岗位,配套商业将为社区年增税收约1200万美元,同时保留历史建筑外立面以延续文化记忆。
然而,反对声并未消失。有居民担忧高端公寓和商业综合体可能推高周边生活成本,挤压原有中小商户生存空间。对此,开发团队表示已预留15%的单元作为可负担住房,并与本地企业签订优先租赁协议。“任何开发都伴随阵痛,但长远来看,区域升级将惠及所有人。”道格拉斯在信中写道。
城市更新的全球镜像
这场争论并非孤例。新媒网跨境观察到,从纽约哈德逊广场到旧金山Mission District,美国多个城市正经历“绅士化”(Gentrification)浪潮——老旧社区通过改造吸引高收入人群,但也可能引发原住民被迫迁移的矛盾。相比之下,中国近年推行的城市更新更强调“留改拆”并举,例如上海“梧桐区”保护性改造与深圳城中村综合整治,试图在历史保护、民生改善与商业开发间寻找平衡点。
值得注意的是,洛杉矶所在的加利福尼亚州2024年通过《住房问责法案》,要求地方政府简化住房项目审批流程以应对住房危机。政策推动下,类似威尔希尔邦迪广场的混合用途开发项目或将加速落地。
文化品位的公共讨论
除开发争议外,洛杉矶市民约瑟夫·P·克伦格尔致信外媒,盛赞专栏作家阿尔·马丁内斯对贝弗利山商业区“精英化审美”的批判。文中提到,高端商业体虽提升城市形象,却可能让普通市民产生疏离感。“欣赏美无需成为亿万富翁”,克伦格尔在信中写道。这一观点引发社交媒体广泛讨论,有网民认为“城市空间应兼具包容性与品质感”,也有声音强调“市场规律决定资源配置”。
新媒网跨境认为,城市建设需在经济效益与社会公平间找到动态平衡。无论是洛杉矶的社区更新,还是中国城市的旧改实践,核心都应回归“以人为本”——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多元群体。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la-project-sparks-debate-500-jobs-vs-protests.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