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洛杉矶港进口量骤降35%,跨境供应链迎变!

2025-08-31Shopee

Image

全球贸易格局正经历深刻演变,其中港口作为国际商品流通的关键枢纽,其运营数据如同全球经济的晴雨表。近期,美国洛杉矶港口发布的最新预测数据显示,未来一段时间内,该港口的进口货运量预计将出现显著调整,这一变化引发了业界对全球供应链及贸易前景的广泛关注。

洛杉矶港执行董事塞罗卡指出,预计在未来两周内,港口到货量将下降约35%。这一预测是基于对当前市场趋势的分析。塞罗卡表示,近期从中国发往美国主要零售商和制造商的货运量基本停止,而东南亚地区的货物到港量也较往常有所放缓。

一家海外机构追踪港口货运量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该机构预测,集装箱量的放缓可能在近期显现。

下表展示了未来两周洛杉矶港预计的船舶到港及集装箱吞吐量(TEU)数据:

时间 预计到港船只数量 预计到港集装箱量(TEU) 与近期相比变化 与2024年同期相比变化
未来一周 17艘 85,486 TEU 下降28.6% 下降10.5%
未来两周 16艘 74,925 TEU 下降近33%

数据显示,在经历了一段时期较高的进口量之后,当前的回落趋势可能与企业在关税政策调整前进行提前采购和库存积累有关。
Shipping containers are stacked at the Long Beach Container Terminal.

塞罗卡认为,当前针对特定商品施加的较高关税以及对几乎所有国家普遍适用的关税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美国零售商和制造商的市场需求。尽管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今年早些时候的4月9日宣布暂停部分互惠关税90天,但塞罗卡表示,对于行业而言,这样的缓冲期在采购、制造、选址或寻源等重大决策上,预留的时间并不充裕。

一些主要零售商向洛杉矶港方面反映,他们目前的库存量大致可维持六到八周,这部分库存很快就可能消耗殆尽。若相关政策环境未能及时调整,美国消费者和制造商在未来数周乃至数月内,或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商业决策。
San Pedro, CA - April 02: A view of the Port of Los Angeles in San Pedro Wednesday, April 2, 2025. (Allen J. Schaben / Los Angeles Times)

除了进口,洛杉矶港的出口业务也面临显著挑战。今年3月,该港口处理了12.3万个标准箱(TEU)的出口货物,较2024年同期下降了15%,这已是连续第四个月出现同比下降。塞罗卡提到,反制性关税政策对农产品、重型制造业以及信息技术和服务等行业产生了冲击。例如,今年3月,中国从巴西购买大豆的数量创下了历史新高,这主要得益于有利的汇率和 ausencia 关税壁垒,从而影响了贸易流向。

港口货运量的下滑预计将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尽管塞罗卡不认为会出现大规模裁员,但港口作业量的减少将直接影响相关从业人员的工作状态。例如,卡车司机过去每天可能运载四五个集装箱,未来或许只能运载两三个;码头工人过去可能获得加班机会或全职工作,未来工作时长也可能面临调整,其中,临时工受到的影响可能最为明显。这提醒我们,贸易环境的波动对基层劳动者的生计可能带来实际影响,需要业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

在港口数据公布之前,一家海外经济发展机构发布了一份报告,分析了关税政策对南加州地区关键贸易和物流产业的影响。该报告指出,包括长滩港、运输工人以及遍布各地的仓储设施在内的贸易和物流产业,在2024年为当地经济贡献了近3000亿美元的直接经济产出,并带来了约933亿美元的税收。

下表展示了2024年南加州贸易和物流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

经济指标 数据 备注
直接经济产出 近3000亿美元 包括港口、运输、仓储等环节
税收贡献 约933亿美元 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支持就业岗位 近200万个 涵盖直接和间接就业
直接就业岗位 超过90万个 提供大量稳定就业机会
直接就业平均年薪 超过9万美元 高于南加州地区平均年薪26%

该报告进一步指出,这一行业直接提供了超过90万个就业岗位,平均年薪超过9万美元,这一数字比南加州地区的平均年薪高出26%。这充分显示了贸易和物流业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稳定性的重要支撑作用。
LOS ANGELES, CA - APRIL 19, 2025 - - A salesman prepares his booth for customers near Santee Alley as tariffs continue to affect many businesses in Los Angeles on April 19, 2025. (Genaro Molina/Los Angeles Times)

在市场层面,一些美国大型零售商的负责人近期也前往白宫,就关税政策表达了他们的关注。一家海外金融机构的市场策略师施莱夫指出,尽管关税最终可能通过谈判有所调整,但港口数据已然表明,部分企业可能正在关键的假日购物季到来之前,提前放缓采购节奏,即使针对中国商品的关税税率有所降低,这一趋势也可能存在。她还提到,有迹象表明,一些中小型零售商正面临成本压力,可能难以承担高昂的采购成本。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Monday, Jan. 27, 2025, in New York. (AP Photo/Julia Demaree Nikhinson)

这些来自美国港口和经济机构的最新动态,对我们中国的跨境从业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全球贸易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的当下,如何从这些信息中汲取经验,调整自身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对中国跨境行业的启示与策略思考:

  1. 强化供应链韧性与多元化布局: 洛杉矶港数据反映的波动性提醒我们,过度依赖单一市场或供应链节点存在风险。中国跨境企业应着力构建更加柔性、多元化的全球供应链体系。这意味着不仅要优化国内生产和供应能力,更要积极拓展海外备选供应商,布局多地生产基地,分散潜在风险。例如,通过在东南亚、拉美等地区建立合作,形成互补的生产和出口网络,以应对突发性的贸易政策调整或物流中断。

  2. 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品牌影响力: 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价格竞争的空间可能受到挤压。企业应将重心从单纯的成本控制转向产品创新和价值创造。通过研发投入、技术升级、个性化定制等方式,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满足海外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同时,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树立良好的国际品牌形象,增强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信任度和忠诚度,从而在市场波动中保持议价能力和市场份额。

  3. 深化市场洞察与精细化运营: 港口数据的变化是市场供需关系的直接体现。中国跨境企业应加强对海外市场消费趋势、法规政策、竞争格局的动态监测和深入分析。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洞察消费者需求,优化产品组合和营销策略。例如,针对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消费偏好,定制化开发产品;通过社交媒体和数字营销,提升品牌触达效率。同时,关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关税、贸易协定等信息,进行合规性管理,避免不必要的运营风险。

  4. 拓展新兴市场与渠道多元化: 面对传统贸易通道可能出现的波动,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以及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成为重要的战略选择。这些市场具备巨大的增长潜力,可以有效分散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在渠道方面,除了传统的B2B贸易模式,更应积极拥抱跨境电商平台,发展DTC(Direct-to-Consumer)模式,实现产品直接触达终端消费者,缩短供应链环节,提高响应速度和利润空间。

  5. 推动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 港口运营和物流面临的挑战凸显了效率提升的重要性。中国跨境企业应加速数字化转型步伐,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于供应链管理、仓储物流、订单处理、客户服务等各个环节。通过智能物流系统,优化运输路径,提高清关效率;利用数字支付和金融科技,提升资金流转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通过智能化升级,构建更高效、透明、可追溯的跨境贸易生态系统,以科技力量应对外部挑战。

  6. 注重风险管理与合规运营: 全球贸易摩擦的常态化,意味着企业面临的法律、政策风险增加。中国跨境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贸易合规审查、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安全管理等方面。加强与专业机构合作,及时了解并遵守目标市场的法律法规,防范潜在的贸易壁垒和法律纠纷。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合规运营是企业行稳致远的基础。

当前全球贸易环境依然充满变数,但挑战往往伴随着机遇。对于中国跨境从业人员而言,持续关注国际贸易动态,深入分析市场变化,并据此调整经营策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应对未来挑战、把握发展机遇的关键。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2564.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洛杉矶港预测未来货运量将显著下降,受关税政策和库存调整影响。中国发往美国货运量骤减,东南亚货物放缓。企业需关注供应链多元化、产品价值提升及新兴市场拓展,强化风险管理与合规运营。
发布于 2025-08-31
查看人数 341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