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便利店:每周70款新品!跨境选品跟着杀疯了!
近年来,亚洲经济体在全球消费市场中展现出强大的活力与创新能力。其中,韩国的便利店行业以其独特的模式和惊人的发展速度,成为全球零售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们不仅是简单的商品销售点,更逐渐演变为集餐饮、文化体验、社区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活空间。这一现象,对于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中国跨境从业者而言,提供了宝贵的市场洞察与发展启示。
业态创新:从末端补充到生活中心
在全球许多地方,便利店常被视为购买香烟、饮料、洗涤剂等应急商品的场所。然而,在韩国,便利店的内涵早已超越了传统认知。在这里,你可能会发现高档单一麦芽威士忌、价值不菲的法国葡萄酒、24K金条、洗发水和护发素补充站,甚至还能看到电视机,或者一个拥有200多种拉面选择的堂食区。
顾客在便利店里不仅能购物,还能收取包裹、洗烘衣物,甚至办理新的借记卡。这些便利店尤其以其惊人的“即食化”能力闻名,几乎将所有可想象的菜肴都转化为包装食品:无论是意面、日式乌冬面,还是可以从包装管中挤出的炒饭。
这种创新模式使韩国便利店成为一个价值约250亿美元的巨大产业。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食品产品的更新速度达到每周多达70款新品上架,这几乎实时反映了韩国民众的口味偏好和市场需求。韩国学者蔡多仁(Chae Da-in)曾提到:“在韩国的食品零售市场,如果你不迅速求变,就会被淘汰。这里的核心在于多样化与高速度。”
蔡多仁以其“便利店评论家”的身份活跃于媒体和社交平台,著有三本关于便利店美食的书籍,并常受邀参与电视节目和报纸采访。她每周五都会探访家附近的几家便利店,以便及时了解市场新品。据她估计,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她至少品尝过800种便利店三角饭团——这是一种由米饭和海苔包裹的便捷食品,也是当地民众的日常主食。
文化浪潮:K-便利店走向世界
近年来,随着韩国电影、电视节目和音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韩国便利店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影响力甚至延伸到了具体的门店:例如,Netflix热门剧集《鱿鱼游戏》中出现的便利店就曾引起广泛关注。在TikTok和YouTube上,韩国便利店美食的“吃播”视频获得了数百万的观看量。
一位评论者在TikTok系列视频“只吃韩国便利店食物”中兴奋地介绍:“巨型奶酪香肠!”这顿饭还包括装着蓝色柠檬水的塑料袋、一份“3XL”辣金枪鱼蛋黄酱三角饭团,以及一杯炭火鸡肉风味的火鸡面。
韩国便利店品牌正积极向周边国家拓展。例如,韩国知名的便利店运营商CU,在亚洲拥有超过600家门店,并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在美国夏威夷开设其首家门店。CU的母公司BGF Retail海外业务负责人林亨根(Lim Hyung-geun)表示:“夏威夷的亚洲人口比例是美国大陆的六倍,因此这里对韩国文化有着较高的熟悉度和积极态度。此外,我们看到韩国文化的持续流行,例如韩国美食在美国青少年和20多岁、30多岁的年轻人中掀起热潮,相信这将对CU未来的扩张带来显著推动。”林亨根将CU的海外门店称为“体验K-wave流行产品的‘迷你韩国’”。
他进一步指出:“在韩国,K-便利店不仅仅是体验韩国文化的场所。它们同时也是餐馆、咖啡馆,以及一种综合性的便民设施。”换句话说,它们是无处不在、全天候开放的多功能店铺。
社会肌理:都市生活中的“绿洲”
像许多被韩国借鉴并发展出新意的概念一样,便利店最初也是从国外引入。美国的第一家便利店是1927年德克萨斯州的南国冰品公司,其在1946年更名为7-Eleven。1980年代,首家7-Eleven在首尔开业。
如今,韩国已成为全球的便利店之都。它们如同纽约的街角小店,深度融入当代都市生活,成为集餐厅、咖啡馆或酒吧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通常还配备微波炉和户外座位。蔡多仁称它们为“街道上的绿洲”。她表示:“人们在便利店里社交。它们已成为一个社交场所。”
便利店之所以在韩国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部分原因在于其庞大的数量。韩国拥有大约5.5万家便利店,每940人就拥有一家。在首尔,便利店数量在2010年至今的15年里增长了四倍,有时甚至感觉每个街角都有一家。
这种普及现象与韩国的高自雇率密切相关。大约每四个韩国工人中就有一名是自雇人士,这一比例在发达国家中相对较高。对于那些从事个体经营经济的人群,包括被提前退休或被传统劳动力市场排挤在外的年长工人而言,便利店提供了一种相对容易的创业模式。
韩国劳动研究院社会政策研究负责人吴相奉(Oh Sang-bong)指出:“相比于开设其他生意所需数十万美元的投入,便利店的主要吸引力在于仅需2000万韩元(约合1.4万美元)的初始资金即可开店。”他坦承:“当然,这并不容易。有很多警示故事,但也有成功案例。”
竞争前沿:社交媒体驱动的快速迭代
韩国便利店业务的蓬勃发展,也使其成为全国范围内节奏最快、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它紧密追随社交媒体的热点变化,呈现出潮起潮落的快速周期。
爆款产品能够引发如同限量版运动鞋或最新款手机般的抢购热潮,需要提前预订,一旦库存告罄,甚至会出现黄牛加价转售的情况。然而,热度消退的速度也同样迅速。例如,CU在2024年推出的“迪拜风味巧克力”,作为对全球TikTok美食潮流的内部尝试,曾一度引得顾客排队抢购,并在一天内售罄。但仅仅四个月后,其销售额就降至峰值的六分之一。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韩国知名便利店特许经营商采购经理金先生表示:“如今产品的生命周期变得异常短暂,因为社交媒体潮流来去匆匆。”他进一步指出:“过去市场尚未饱和时,随着门店数量增加,营收自然会增长。但现在门店数量太多了,你不仅要与其他便利店竞争,还要与电商平台、咖啡馆、餐馆等所有追随相同趋势的业态竞争。”
金先生的大部分工作就是刷社交媒体平台,如TikTok,寻找下一个热门商品,特别是那些可能预示着即将流行的遥远美食趋势。他形容这项工作“非常残酷,就像一次次在针眼里寻找东西。”他强调:“如果你错过了某个重要趋势,被竞争对手抢先推出,那么你就会被上司指责。”
厨师权晟俊(Kwon Sung-jun)是一位意大利菜专家,也是2024年Netflix热门烹饪真人秀《烹饪课大战》的冠军。他养成了每天下班后去便利店的习惯,即使没有什么要买的。他说:“这对了解烹饪界的任何趋势都非常有用。”这个习惯在他赢得《烹饪课大战》的22.3万美元奖金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比赛的一个环节中,参赛者需要在模拟真实便利店的场景中,使用便利店食材烹饪菜肴。30岁的权晟俊用栗子、牛奶、咖啡和一包饼干,轻松地制作出了栗子提拉米苏并获胜。他回忆道:“我30秒内就想出了这个主意。因为我对便利店有什么商品心里有数,我还为栗子、奶油等关键食材准备了替代方案。”
赢得比赛后,他暂时避免再光顾便利店。因为就在该集播出两周后,CU就推出了他的提拉米苏量产版,包装上还印有权晟俊的照片。他笑着说:“看到我自己的照片有点不好意思。”
全球视野:面向多元消费者的挑战
在首尔弘大区经营一家GS25便利店的金惠莲(Kim Hye-ryeon),今年52岁。她表示,经营一家便利店绝非易事。由于加盟商需要从公司每周更新三次的商品目录中自行挑选库存,因此成功经营便利店的关键,不再是简单的补货和收银,而是要紧跟快速变化的食品潮流。
她提到:“每当有热门商品出现时,那些抢先一步的店主会把所有库存都买光,有时我自己的店就拿不到货。你必须时刻了解年轻人喜欢什么。”
近年来,随着韩国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便利店经营者的任务变得更加复杂。过去相对宁静的街道,如今因为周边旅馆和民宿的兴起,吸引了大量游客。这意味着便利店也必须考虑到全球消费者的多元口味。
金惠莲观察到:“自疫情以来,顾客数量明显增加。以前主要是中国或日本游客,但现在来自世界各地,特别是美国和欧洲的游客更多了。”她在柜台后默默留意着这些国际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例如,她注意到穆斯林顾客会仔细查看标签,以确认商品是否符合清真标准。
她表示:“大多数游客来这里寻找与韩国电影或电视剧相关的产品,比如因为在《鱿鱼游戏》里看过,所以会找‘Dalgona’(传统韩式糖饼)。他们也特别喜欢冰淇淋,尤其是韩式刨冰(Bingsu)。”
行业启示:中国跨境企业的未来思考
韩国便利店的成功,不仅在于其零售模式的创新,更在于其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对消费者需求的快速响应以及与本土文化的深度融合。这种将商业与文化、科技、生活方式紧密结合的策略,为其他国家的零售业乃至跨境贸易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范本。
对于中国跨境从业者而言,韩国便利店的经验至少可以带来以下几点思考:
- 快速迭代与消费者洞察: 在全球化和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是普遍趋势。中国企业在出海时,应更加注重对目标市场消费者偏好的实时捕捉,建立快速反应的供应链和产品开发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社交媒体监测,提前预判潮流,避免盲目生产和库存积压。
- 服务多元化与本土化: 韩国便利店超越了传统零售的边界,成为集多种服务于一体的社区中心。中国跨境品牌在海外拓展时,也应考虑如何将产品销售与当地生活服务、文化体验相结合,提升用户粘性。例如,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色,定制化产品和服务,以更贴近当地居民生活的方式融入市场。
- 文化输出与品牌联结: 韩国便利店的全球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韩流”的推动。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可以积极探索如何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产品和营销策略,通过文化输出提升品牌吸引力。例如,将中国传统美食与现代消费习惯结合,或通过数字内容营销,让海外消费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中国品牌。
- 数字化与智能化应用: 尽管文中未直接提及过多技术细节,但如此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和新品迭代,离不开数字化工具的支持。中国跨境企业可以利用自身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的优势,将先进技术应用于海外市场的库存管理、物流优化、客户关系维护等环节,提升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韩国便利店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亚洲市场特有的活力与适应性。它们不仅提供了商业成功的案例,更展示了如何在激烈竞争中保持创新,并将商业模式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连。对于寻求国际化发展的中国企业而言,深入研究这些案例,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全球市场脉搏,实现稳健发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Blink Subscription Plus Plan with monthly auto-renewal
$ 10.00

Amazon Fire TV Stick HD (newest model), free and live TV, Alexa Voice Remote, smart home controls, HD streaming
$ 24.99

Ring Battery Doorbell | Home or business security with Head-to-Toe Video, Live View with Two-Way Talk, and Motion Detection & Alerts (newest model), Satin Nickel
$ 41.24

Amazon Fire TV Stick 4K (newest model) with AI-powered Fire TV Search, Wi-Fi 6, stream over 1.8 million movies and shows, free & live TV
$ 29.99

Amazon Fire TV Stick 4K Max streaming device (newest model) with AI-powered Fire TV Search, supports Wi-Fi 6E, free & live TV without cable or satellite
$ 39.99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