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M融资3亿成独角兽!量子计算全球销冠,跨境人看这!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量子计算作为一项颠覆性前沿技术,正逐渐从实验室走向更广阔的应用舞台。各国及全球科技企业都在这一领域投入重金,力求抢占技术制高点。特别是在2025年,全球量子计算领域捷报频传,许多初创企业凭借其核心技术和商业模式,在国际资本市场中脱颖而出。芬兰的量子计算公司IQM,近期获得巨额融资并成功跻身“独角兽”行列,这无疑为全球量子科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们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者观察全球技术趋势提供了生动的案例。
IQM的崛起与全球化战略
作为一家从大学实验室孵化而来的高科技公司,IQM专注于构建用于本地部署(on-premises installations)以及通过云平台访问的量子计算机。凭借其独特的技术路径和市场策略,IQM在欧洲市场建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其雄心远不止于此。
今年,IQM成功完成了一轮超过3亿美元的B轮融资,这笔资金的注入,使其累计融资总额达到6亿美元,并使其估值迈入“独角兽”行列。此轮融资由一家专注于网络安全的美国投资机构Ten Eleven Ventures领投,显示出国际资本对量子计算在未来网络安全和计算创新中关键作用的认可。
获得新的资金后,IQM的战略目标非常明确:将重心从欧洲扩展至更广阔的全球市场,特别是亚洲太平洋地区和美国市场。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两方面:一是加强全球商业拓展,提升市场份额;二是加大研发投入,使其技术路线图与市场对量子技术实际应用的需求保持同步。
技术突破与商业化布局
在量子计算领域,技术的领先性是赢得市场的关键。面对来自IBM、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的竞争,IQM深知必须在硬件和软件层面同时加速发展。据IQM的联合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扬·戈茨(Jan Goetz)介绍,这意味着公司将进一步投资于其芯片制造设施,同时加强软件开发和量子纠错技术的研究。
量子纠错是当前量子计算领域的热点之一。随着行业对量子计算机竞争力的重新定义,单纯追求量子比特(qubit)的数量已不再是唯一的“圣杯”。戈茨指出:“量子比特的数量、质量和可靠性之间始终存在权衡。”如何平衡这三者,对于将量子科学的进步转化为实际应用至关重要。目前,量子计算的进步已不再仅仅是科幻构想,像IQM这样的公司正努力确保他们的量子计算机能够尽快实现实际应用。
除了硬件的可靠性,IQM的路线图也与行业日益增长的对软件层的关注相吻合。量子计算的早期最终用户将是那些在非量子计算领域拥有博士学位的专家,因此,提供易于使用的软件工具至关重要。IQM的当务之急是构建一个开发者平台,戈茨将其比作“量子计算的SDK(软件开发工具包)”,旨在吸引尽可能多的开发者在其机器上进行创新。与IBM等公司的私有化平台不同,IQM的平台将基于柏林研究机构FOKUS的开源项目Qrisp。
全球市场拓展与战略考量
尽管IQM的总部设在芬兰,但其约300名员工中,大部分位于德国,其中慕尼黑拥有一个庞大的研发部门。然而,新一轮融资的完成,预示着IQM将着力扩大团队规模,并尤其在美国市场创造更多商业吸引力。
戈茨表示,未来公司正考虑在美国市场进行更深度的运营。他提到,关税政策可能会影响到这一决策。他透露:“我们正在考虑,如果在美国销售更多的系统,我们可能会在美国进行本地组装。”但至少在目前,IQM仍将主要专注于美国的销售业务。
今年,IQM已向美国能源部下属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出售了一台本地部署的量子计算机,这标志着其在美国市场的初步成功。这进一步印证了投资机构Ten Eleven Ventures联合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亚历克斯·多尔(Alex Doll)的观点:“量子计算将成为下一代网络安全和计算创新的关键支柱。”多尔先生也因此加入了IQM的董事会。
Ten Eleven Ventures在美国强大的网络资源,被戈茨认为是此次融资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除了Ten Eleven Ventures,本轮融资的其他投资者还包括:
投资方名称 | 所属国家/地区 |
---|---|
Tesi | 芬兰 |
Schwarz Group | 德国 |
Winbond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中国台湾 |
EIC | 欧盟 |
Bayern Kapital | 德国 |
World Fund | 欧盟 |
戈茨认为,公司在过去几个月里在商业和技术上取得的里程碑,完全支撑了此次融资的规模。他自豪地表示:“我们现在是全球销售量子计算机数量最多的公司,业务遍及所有主要大洲。”
从绝对数量来看,虽然量子计算仍处于早期阶段,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去年(2024年)底,该公司实现了生产30台量子计算机的里程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醒我们,量子计算行业要触及更广泛的受众,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然而,IQM的54量子比特芯片已在计算中心、研究实验室、大学和企业中得到应用,戈茨表示,公司目前正在部署首批150量子比特系统,这一技术进展比其成为“独角兽”本身更让他感到振奋。
对中国跨境行业的启示与展望
IQM作为量子计算领域的欧洲新星,其技术发展路径、商业化策略以及全球市场拓展的雄心,对我们中国的跨境从业者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首先,技术前沿的战略意义。量子计算代表着未来计算能力的制高点,它将对材料科学、药物研发、金融建模、人工智能乃至军事和网络安全等多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中国企业和科研机构应持续关注并加大在量子计算领域的投入,这不仅关乎国家未来的科技竞争力,也为新兴产业的崛起提供了沃土。跨境电商、跨境支付、跨境物流等行业,虽然目前可能看似与量子计算相距甚远,但随着技术发展,其潜在的应用将逐步渗透,例如在优化供应链、提升数据安全、加速算法匹配等方面,量子计算或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效率提升。
其次,全球化竞争与合作并存。IQM从欧洲出发,积极拓展美国和亚太市场,并吸引全球资本的注入,这表明科技创新已是无国界的竞争,更是开放合作的典范。中国跨境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市场机遇,更要放眼全球技术合作与并购的可能性。通过与国际领先技术公司的合作或投资,可以加速自身技术积累,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同时,也应警惕潜在的技术壁垒和贸易政策(如关税)对全球供应链和市场布局的影响,制定灵活的全球化战略。
再者,研发投入与生态建设的重要性。IQM在获得融资后,不仅用于市场拓展,更重要的是加大了研发投入,特别是在量子纠错和软件开发平台方面。这提示我们,真正的竞争力源于持续的创新和对核心技术的深耕。对于中国跨境行业而言,无论是产品创新、服务升级还是模式优化,都离不开坚实的研发基础。同时,构建开放的开发者生态系统,吸引更多跨领域人才参与,是加速技术商业化、扩大应用范围的关键。正如IQM致力于打造“量子计算的SDK”,中国的科技企业也应思考如何通过开放平台和社区,激发更多创新活力。
最后,保持务实理性,洞察长期趋势。尽管量子计算的商业化进程尚处于早期,但IQM的成就表明,其潜在价值正逐步显现。我们应避免对任何新技术抱有过度的“颠覆”或“躺赢”心态,而是要以务实理性的态度,深入研究其技术原理、发展阶段、潜在应用场景及可能面临的挑战。对于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者而言,这意味着要持续学习和关注全球科技前沿动态,将其视为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长期战略组成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量子计算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是引领人类社会进入新计算范式的钥匙。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人员,更应关注此类动态,理解其潜在影响,为中国在全球科技浪潮中保持领先地位贡献力量。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