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委会违规排挤成员,法院判赔2.3万!

2025-09-15跨境电商

Image

业委会成员能否因意见不合被排除?法律权威解读来了

近日,有读者向新媒网跨境反映,某社区业委会以"意见分歧"为由,禁止当选委员参与闭门会议。这种操作是否合法?我们特邀法律专家为您深度解读。

法律赋予的权利不容剥夺
根据我国《民法典》及《物业管理条例》,业委会成员依法享有平等参与权。即使存在意见分歧,多数方也无权剥夺其他委员的参会资格。新媒网跨境了解到,类似案例在多地均有发生,但法律界普遍认为"意见表达权"是基层民主的核心要素。

排除成员需满足法定条件
现行法规明确,只有在两种情况下可取消委员资格:

  1. 经法院判决确认的刑事犯罪
  2. 经司法程序认定的民事行为能力缺失
    某社区曾发生典型案例:业委会以"缺席三次会议"为由罢免委员,最终法院判决该决议无效,强调必须严格遵循章程规定的最低参会次数标准。

章程条款需经合法性审查

  • 某高端小区章程规定"委员须持有房产证满5年",该条款因违反平等原则被主管部门责令修改
  • 东部某城市业委会要求委员"无犯罪记录证明",该规定因与《刑法》衔接得当获得法院支持
    新媒网跨境认为,制定章程时应特别注意条款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平衡,建议引入专业法律顾问参与修订。

违规操作将面临多重风险

  1. 个人追责:涉事委员可能承担诉讼费用
  2. 信用影响:不当决议可能纳入社区信用档案
  3. 经济赔偿:某案例中违规委员被判赔偿业主损失2.3万元
    某社区业委会会议现场

争议解决的正确打开方式
当出现意见分歧时,建议采取以下步骤:

  1. 召开专题听证会听取各方意见
  2. 引入街道办或物管科作为第三方协调
  3. 对争议事项进行业主大会表决
  4. 必要时启动司法调解程序

基层治理的法治化进程
据统计,2024年全国业委会涉诉案件同比下降18%,显示基层治理法治化成效显著。专家建议:

  • 建立委员法律培训制度
  • 推行会议记录双签确认制
  • 引入区块链技术存证重要决议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homeowners-association-fined-23k.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近日,某社区业委会以意见分歧为由禁止当选委员参与闭门会议,引发法律争议。法律专家指出,业委会成员依法享有平等参与权,排除成员需满足法定条件,如刑事犯罪或民事行为能力缺失。违规操作将面临个人追责、信用影响及经济赔偿等风险。建议通过听证会、第三方协调及司法调解等方式解决争议,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化进程。
发布于 2025-09-15
查看人数 141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推荐文章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