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C金属氧化物市场暴增2035年将达1.44亿美元
七月十三日,一份关于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地区铬、锰、铅及铜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市场的最新报告引发业内关注。据新媒网跨境获悉,该报告由研究机构IndexBox发布,对市场未来十年的走势进行了详细分析。
海湾地区的铬、锰、铅及铜氧化物与氢氧化物市场正呈现稳健增长态势。报告预测,从2024年至2035年,该市场消耗量年均增长率稳定在2.0%,市值年均增长率则达3.6%。按此趋势发展,到2035年,市场总量预计将攀升至6万吨,总价值有望突破1.44亿美元(按名义批发价计算)。这一增长主要源于区域内相关工业领域需求的持续释放。
市场现状与消费格局
2024年,海湾地区此类化工原料消耗量已达4.8万吨,较前一年增长14%。回顾过去十一年,区域总消耗量保持着年均5.1%的稳定增幅。尤其自2020年以来,市场复苏势头强劲,累计增幅超过52.3%。市场价值方面,2024年达到9800万美元,较上年增长20%。虽然2019年曾创下1.05亿美元峰值,但近年整体价值仍保持温和上升趋势。
从国家分布看,沙特阿拉伯以2.5万吨消耗量位居区域首位,阿联酋以2万吨紧随其后,科威特消耗量约2200吨。这三国的总消耗量占整个海湾地区的97%。值得注意的是,阿联酋在2013至2024年间实现了年均16.6%的显著增长,增速领跑各国。
人均消耗量数据更具启示性。阿联酋以每千人1970公斤的消耗水平遥遥领先,远超区域平均779公斤的标准。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巴林则分别保持在每千人667公斤、499公斤和494公斤的水平。
生产与贸易动态
海湾地区本土生产在2024年迎来转折点,产量大幅跃升253%至1.2万吨,扭转了连续三年的下滑局面。其中沙特阿拉伯贡献了72%的产量(约8300吨),科威特(2300吨)和巴林分列二三位。不过与2015年2.4万吨的峰值相比,当前产量仍处于恢复阶段。
进口市场呈现差异化景象。2024年区域进口总量小幅回调6.1%至3.8万吨,结束了此前连续三年的增长。其中阿联酋(2.2万吨)和沙特阿拉伯(1.6万吨)几乎包揽全部进口份额。进口均价为每吨1623美元,沙特阿拉伯的进口单价(2146美元/吨)明显高于阿联酋(1236美元/吨)。
出口方面则出现调整,2024年出口量下降16.3%至1700吨。阿联酋以1400吨出口量占据主导地位(占比79%),科威特(313吨)和沙特阿拉伯(38吨)分列其后。出口均价回升至每吨1986美元,其中科威特产品单价高达4409美元/吨,凸显其差异化定位。
新媒网跨境认为,随着海湾国家工业化进程深化和新兴产业发展,这类基础化工原料的市场需求基础依然稳固。尽管短期内进出口贸易出现波动,但本土产能的恢复性增长为供应链优化提供了新可能。未来区域产业政策的协同与技术创新将成为影响市场格局的关键变量。
从应用场景看,这些金属化合物广泛服务于陶瓷着色剂、电池材料、防腐涂层等工业领域。随着海湾国家在新能源、环保材料等方向的战略布局,相关产品的高端应用研发值得持续关注。新媒网跨境预测,未来十年产业链的技术升级与绿色生产转型将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指标。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