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C液氨出口猛增67%!中国跨境掘金新机!
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地区,作为全球重要的能源和化工产业中心,其工业发展动态始终牵动着全球目光。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多元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基础化工品的需求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其中,液氨(Aqueous Ammonia)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工、环保等多个领域的关键基础材料,其市场表现与未来趋势,对区域经济发展乃至全球相关产业链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多重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背景下,深入了解海合会地区液氨市场的最新情况,有助于我们洞察行业变迁,把握发展机遇。
展望未来十年,海合会地区的液氨市场预计将保持强劲增长。在持续增长的需求推动下,预计到2035年,该地区液氨消费量将达到28.7万吨,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9.8%。同时,市场价值预计将达到1.4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4%。
聚焦当前市场表现,在今年(2025年),海合会地区的液氨消费总量已达到10.3万吨,市场价值约为4400万美元。其中,沙特阿拉伯在消费端占据主导地位,其消费量达到8.7万吨,约占总量的85%。在生产方面,尽管此前生产量有所下降,但在今年,海合会地区的液氨生产量已回升至14.9万吨,主要贡献国包括沙特阿拉伯、巴林和科威特。对外贸易方面,今年该地区液氨进口总量为7400吨,价值约510万美元,主要进口国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和科威特。出口方面,液氨出口量显著增长67%,达到5.4万吨,价值约2100万美元,其中绝大部分来自巴林。
总体来看,当前海合会液氨市场呈现出几个显著特点:一是沙特阿拉伯在市场中的核心地位;二是各成员国之间液氨市场增长速度存在差异;三是区域内进口成本存在明显的价差。
市场消费情况
在2025年,海合会地区的液氨消费量增至10.3万吨,较去年增长3.4%。回顾过去十二年(2013年至2025年),液氨消费量整体呈现稳健增长态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4%。在此期间,消费趋势虽有波动,但总体保持向上。尤其是在2025年,消费量达到了分析期间的峰值,并预计在短期内继续保持增长。
从市场价值来看,2025年海合会地区液氨市场总收入略增至4400万美元,较去年增长4.7%。这一数据反映了生产商和进口商的总收入。从2013年到2025年,市场价值呈现显著扩张,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尽管在分析期间存在波动,但总体发展积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与2022年相比,2025年的消费价值有所下降,降幅为15.7%。在2022年,市场曾达到5200万美元的峰值,但从2024年到2025年,消费价值保持在较低水平。
各国消费概况
在2025年,沙特阿拉伯以8.7万吨的液氨消费量位居海合会地区之首,占据总量的85%。其消费量是第二大消费国科威特(7100吨)的十倍以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2900吨的消费量位居第三,占比2.9%。
从2013年到2025年,沙特阿拉伯的液氨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4.3%。同期,科威特的年均增长率为5.8%,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年均增长率为7.8%。
从价值来看,沙特阿拉伯(3700万美元)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科威特(310万美元)位居第二,其次是巴林。从2013年到2025年,沙特阿拉伯的消费价值年均增长率为3.2%。科威特为4.7%,巴林为4.2%。
在人均消费量方面,2025年沙特阿拉伯(2.4公斤/人)、科威特(1.6公斤/人)和巴林(1.6公斤/人)位居前列。在主要消费国中,从2013年到2025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人均消费量增长最为显著,年复合增长率为6.7%,而其他领先国家的增长速度则相对温和。
市场生产情况
在2025年,液氨生产量回升至14.9万吨,这是自2020年以来首次结束连续三年下滑的趋势。总体而言,该地区的液氨生产曾经历大幅下滑。最显著的增长发生在2018年,当时产量较前一年增长了767%。在2020年,产量曾达到450万吨的峰值;然而,从2021年到2025年,生产量未能恢复到高位。
从价值来看,2025年液氨生产价值飙升至6300万美元(按出口价格估算)。尽管如此,整体生产价值仍处于大幅下降态势。与产量增长类似,2018年也出现了生产价值的显著增长,较前一年增长807%。在2020年,生产价值曾达到15亿美元的最高水平;但从2021年到2025年,生产价值始终未能恢复到历史高点。
各国生产概况
2025年,沙特阿拉伯(8.7万吨)、巴林(5.6万吨)和科威特(6200吨)是液氨的主要生产国。从2013年到2025年,科威特的产量增长最为显著,年复合增长率为4.5%,而其他主要生产国的产量则有所下降。
市场进口情况
2025年,海合会地区液氨进口量小幅下降至7400吨,较2024年下降4%。总体而言,尽管近期有所下降,但长期来看,进口量仍显示出强劲增长态势。进口量增长最快的是2014年,当时增长了125%。进口量在2021年达到1.2万吨的峰值;然而,从2022年到2025年,进口量未能恢复之前的增长势头。
从价值来看,2025年液氨进口额显著增至510万美元。在考察期间,进口额持续保持强劲增长。进口额增长最快的是2014年,较前一年增长159%。在2021年,进口额达到550万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22年到2025年,进口额仍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各国进口概况
2025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3200吨)、卡塔尔(2100吨)、科威特(1000吨)和沙特阿拉伯(900吨)是液氨的主要进口国,合计占总进口量的97%。阿曼(228吨)位居其后,但数量远低于主要进口国。
从2013年到2025年,科威特的进口量增长最为显著,年复合增长率为31.1%,而其他主要进口国的增长速度相对温和。
从价值来看,沙特阿拉伯(180万美元)、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20万美元)和科威特(110万美元)在2025年的进口额最高,合计占总进口额的81%。在主要进口国中,科威特的进口价值增长率最高,年复合增长率为36.9%,而其他领先国家的进口价值增长速度则较为温和。
各国进口价格概况
2025年,海合会地区液氨进口价格为每吨689美元,较去年增长13%。在考察期间,进口价格呈现出持续上涨的态势。价格涨幅最为显著的是2021年,当时增长了54%。2025年的进口价格达到峰值,预计在近期将保持增长。
主要进口国之间的平均价格存在显著差异。在2025年,主要进口国中,沙特阿拉伯的价格最高,为每吨2012美元,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每吨379美元)的价格则相对较低。
从2013年到2025年,沙特阿拉伯的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年复合增长率为20.3%,而其他主要进口国的价格增长速度相对温和。
市场出口情况
在经历了三年的下滑后,2025年海合会地区液氨出口量增长了67%,达到5.4万吨。在考察期间,出口量曾出现大幅下降。最快的增长速度发生在2018年,当时增长了1906%。出口量在2020年达到440万吨的峰值;然而,从2021年到2025年,出口量始终未能恢复到高位。
从价值来看,2025年液氨出口额飙升至2100万美元。但总体而言,出口价值曾经历大幅下滑。最快的增长速度发生在2018年,较前一年增长了2330%。出口额曾在2013年达到5.61亿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14年到2025年,出口额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
各国出口概况
2025年,巴林(5.3万吨)约占海合会地区总出口量的98%。从2013年到2025年,巴林的液氨出口量波动不大,但其市场份额增加了91个百分点,而其他国家的市场份额则在分析期间保持相对稳定。
从价值来看,巴林(2100万美元)同样是海合会地区最大的液氨供应国。从2013年到2025年,巴林的出口价值年均增长率为-4.4%。
各国出口价格概况
2025年,海合会地区液氨出口价格为每吨394美元,较去年增长6.5%。在考察期间,出口价格曾出现显著下降。最显著的增长发生在2021年,当时增长了285%。出口价格曾在2022年达到每吨819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24年到2025年,出口价格未能恢复上涨势头。
由于只有一个主要出口目的地,平均价格水平由巴林的价格决定。从2013年到2025年,巴林的价格年均增长率为-3.7%。
深入剖析海合会地区液氨市场的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该区域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沙特阿拉伯作为核心消费与生产国,其工业化进程和农业发展,直接驱动着区域内液氨需求的增长。科威特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的消费增长,也反映了其各自经济多元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活力。巴林作为主要的液氨出口国,则在全球液氨供应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整体生产曾在高位后回落,但近期的复苏迹象表明,区域内相关产业正在调整并寻求新的增长点。特别是进口价格的显著差异,可能反映了各国市场需求结构、采购渠道以及物流成本的独特之处。
展望未来,海合会地区液氨市场的增长潜力与区域发展战略紧密相连。例如,沙特阿拉伯的“2030愿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2071百年计划”等,都强调发展非石油经济,推动工业和农业现代化。在这些宏观战略的指引下,液氨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其需求有望持续扩大。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的浪潮中,绿色氨(Green Ammonia)作为氢能的载体,正日益受到重视。海合会地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以及成熟的油气基础设施和化工产业基础,这为其发展绿色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果未来该地区能大规模生产绿色氨,不仅将满足自身清洁能源需求,还将有望成为全球绿色氨的重要供应中心,这将为液氨市场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和巨大的增长空间。
对于中国的跨境行业从业者而言,海合会地区液氨市场的动态具有多重启示。首先,该地区持续增长的工业需求,为中国的化工设备、工程服务、智慧农业技术以及相关辅助材料的出口提供了广阔市场。其次,中东地区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点,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需要大量优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这与中国成熟的供应链和技术能力高度契合。第三,随着海合会国家在绿色能源领域的投入,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技术、电解水制氢设备、碳捕集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有望在中东找到新的合作契合点。通过深度参与该地区的液氨产业链,中国企业不仅能拓展自身业务版图,还能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因此,密切关注海合会地区的产业政策、投资方向以及市场供需变化,对于中国跨境企业制定精准的市场策略,把握国际合作机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gcc-ammonia-export-surges-67-cross-border-gold.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