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手机王传音:净利腰斩再腰斩!急募10亿续命
在全球手机市场,有一个名字,它不像苹果、三星那样家喻户晓,却在广袤的非洲大陆,凭借着对当地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洞察,悄然铸就了自己的商业帝国,一度占据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它就是传音控股。然而,再强大的王者,也难免会遭遇挑战。最近,关于传音控股计划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甚嚣尘上,这不禁让许多人都在思考:这位曾经的“非洲手机之王”,究竟遭遇了什么,才需要再次向资本市场伸手?
新媒网跨境获悉,2025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无疑给传音控股以及关注它的投资者们,浇了一盆透心凉的冷水。这份成绩单,数字格外刺眼,营收同比下滑了25.45%,仅剩下130.04亿元人民币。更让人揪心的是净利润,直接来了个“腰斩再腰斩”,只有区区4.9亿元人民币,同比暴跌了69.87%。这不仅是传音上市以来最惨淡的单季表现,也敲响了公司面临严峻挑战的警钟。
这份业绩的下滑,并非无迹可循。它背后最核心的原因,就是传音在非洲市场的份额出现了松动。曾几何时,传音在非洲市场拥有高达52%的绝对领先优势,是当之无愧的霸主。然而,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这一数字却滑落到了47%。虽然表面上看,传音依然是非洲市场份额第一的手机品牌,但那失去的5个百分点,就像决堤的洪水,预示着市场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传音面临的压力,不仅仅是自身份额的下滑,更是来自四面八方的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韩国科技巨头三星,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实力,正以21%的市场份额紧追不舍,其高端机型和创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部分追求品质的消费者。而来自我们中国本土的品牌,如小米,则凭借着其旗下的Redmi系列,主打高性价比路线,以32%的出货量攀升速度,在非洲市场攻城略地,尤其受到预算有限但又追求实用性能的年轻消费者青睐。另一个国产品牌Realme,更是以惊人的89%增速上演弯道超车,其年轻化的品牌形象和时尚的设计,正在快速捕获新生代用户。
这些数字背后,是激烈的市场白刃战。传音过去赖以成功的“基本盘”,也就是100-200美元价格区间的中低端智能手机市场,现在已经变成了各家品牌短兵相接的“修罗场”。每一分钱的定价,每一个功能的增减,都可能成为决定市场胜负的关键。消费者在选择变多、信息对称度提升的背景下,变得更加精明和挑剔。
更让传音感到压力的是,非洲本土手机品牌在当地政府的积极扶持下,正像雨后春笋般加速崛起。这些本土品牌更了解本地文化、消费习惯,也更容易获得政策上的倾斜,它们正在野草般地抢占市场缝隙,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曾经“打遍非洲无敌手”的传音,如今腹背受敌,内有份额流失之忧,外有强敌环伺之患,这围城之势,怎一个“险”字了得?传音的挑战,远不止是简单的数字增减,更是其商业模式和市场地位的一次深度考验。
面对这样的困境,传音控股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寻求破局之道。在过去两年里,公司玩起了“双线出击”的多元化战略,试图在手机之外,开辟新的增长曲线。
一方面,传音利用其在非洲深耕多年的渠道优势和对当地市场的深刻理解,悄然试水了两轮电动车业务。这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希望将手机销售的成功经验,复制到电动出行领域。在非洲,两轮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随着经济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升,电动化趋势日渐明显。传音的设想是,通过现有渠道,将电动车产品推向市场,从而构建一个覆盖智能手机到智能出行的生态圈。这既是对现有资源的高效利用,也是对新兴市场潜力的深度挖掘。
另一方面,传音更是将目光投向了充满未来感的AR(增强现实)硬件赛道。在2025年,他们推出了一款名为TECNO Pocket Go的AR游戏套装,这套组合拳由一台高性能掌机和一副AR眼镜组成,瞄准的是日益壮大的游戏市场。传音的野心不小,他们希望能够在“后智能手机时代”抢占先机,成为未来智能硬件领域的弄潮儿。通过将移动游戏体验与沉浸式AR技术结合,TECNO Pocket Go试图为玩家带来前所未有的游戏感受。
为了支撑这些大胆的跨界探索,传音在研发投入上毫不吝啬。新媒网跨境了解到,仅在2024年,公司的研发投入就同比上扬了11.55%,冲到了25.17亿元人民币,这足以显示出传音推动技术创新和多元化转型的坚定决心。
然而,跨界发展从来都不是一条坦途。对于AR项目而言,虽然TECNO Pocket Go在硬件配置上敢于对标高端,比如采用了高性能的AMDRyzen 7处理器,配备了1TB的固态硬盘,这无疑保证了其在运行复杂游戏时的流畅性和存储能力。但高达869美元的售价,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仍然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更为关键的是,一款AR硬件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强大的硬件性能,更需要丰富、优质的内容生态作为支撑。目前,TECNO Pocket Go在这方面还有待发展,缺乏足够吸引人的独占游戏或应用,这使得其在消费级市场大规模铺开面临不小的挑战。从市场反响来看,截至225年6月10日,TECNO Pocket Go在国际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上的表现就如同温吞水一般。虽然获得了502位支持者的捧场,筹集到326.3万港元,但这与同类产品如Rokid AR Lite所筹得的958.6万港元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也从侧面反映出其在市场接受度上仍需努力。
传音的多元化布局,虽然展现了其创新求变的勇气,但在投入巨大的同时,也面临着市场验证、生态建设以及资金消耗等多重挑战。这些投入,就像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带来新的增长点,也可能进一步加大公司的运营压力。
正是因为面临着市场份额的失守、新业务投入的巨大以及日益增长的运营成本,传音控股对资金的需求变得异常迫切。这次计划赴港IPO募资10亿美元,说白了,更像是传音在“现金荒”下的“续命术”和“强心针”。
从财务数据中就能看出端倪。2025年第一季度,传音的毛利率已经跌到了历史谷底,仅为19.27%。这意味着公司每卖出一百块钱的产品,到手的毛利润越来越少。然而,与此同时,花钱的地方却一点都没少。2024年,研发投入继续加码,前面提到的25.17亿元就是明证。此外,为了拓展新的市场,如东南亚、中东等地,渠道建设和市场推广都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这些都像流水一样烧钱。
更棘手的是那两轮电动车业务。尽管前景广阔,但在非洲开展这项业务,面临着独特的挑战。非洲大部分地区的电力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建设稳定、可靠的充电网络,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漫长的周期。同时,电动车的本地化生产,从供应链管理到工厂建设,哪一项不需要巨额资金来填坑?这些投入短期内难以看到显著回报,却持续消耗着公司的现金流。
所以,这次在香港资本市场寻求输血,对传音而言远不止是简单的“解渴”,更是其未来发展战略的关键一环。新媒网跨境认为,若能顺利登陆港股,这笔宝贵的资金将被公司投入到三个至关重要的方向上,成为传音实现战略转型的强大助推器。
首先,这笔资金将用于给传音在非洲的“基本盘”进行“加固”。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传音需要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这意味着要持续投入研发,比如在AI美颜技术、长续航电池技术等领域进行迭代升级。这些技术创新不仅能提升用户体验,更是构筑品牌差异化、抵挡竞争对手进攻的有效壁垒。传音深知,非洲市场依然是其核心阵地,只有不断强化自身优势,才能稳固王者地位。
其次,这笔钱将用于给AR生态“搭骨架”。传音明白,AR硬件的成功离不开内容。因此,公司计划联合国内外优秀的游戏开发商,共同打造一个丰富的AR内容生态系统,筑起一道独特的内容护城河。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游戏和应用,吸引更多用户,从而带动硬件销量,形成良性循环。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也是通往未来智能硬件市场的必由之路。
最后,传音希望能够将“手机+电动车”的智能硬件矩阵做起来。这意味着将这两大业务板块进行深度整合,形成一个跨品类的消费网络。在新兴市场,尤其是非洲,通过手机用户导流到电动车业务,再通过电动车提供智能服务,从而构建一个多维度、全方位的智能生活生态圈。这个“一张网”的战略,旨在提升用户黏性,挖掘更大的商业价值。
这次赴港上市,是传音控股在关键时刻的权宜之计,更是一次实现蜕变的跳板。它承载着传音从“非洲之王”向“全球玩家”跨越的宏伟目标。然而,智能手机行业整体增速放缓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AR硬件赛道又群雄逐鹿,竞争激烈。传音能不能靠着这笔来之不易的资金,砸出深厚的技术壁垒,拼出独特的生态优势,最终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答案,藏在传音接下来的每一步里,也考验着这家公司的智慧、韧性与执行力。我们拭目以待,希望传音能够抓住机遇,破茧成蝶。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