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物油出口狂飙87.5%!126亿市场揭秘

2025-09-13Aliexpress

Image

亚洲地区的食用植物油脂市场,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农业贸易和食品工业关注的焦点。作为重要的民生商品和工业原料,植物油脂不仅关系到区域内数以亿计人口的膳食健康,也牵动着产业链上下游众多企业的神经。了解这一市场的供需动态、价格走势及未来预测,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者而言,无疑是洞察商机、规避风险的关键。

近期,海外报告对亚太地区植物油脂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该市场在过去一年(2024年)的最新动态及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数据显示,尽管2024年市场消费总量略有下滑,但从2024年到2035年,预计市场将进入一个温和的增长阶段。预测期内,亚太地区植物油脂的销量有望以每年1.3%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增长,到2035年达到580万吨;市场总价值预计将以每年1.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届时达到126亿美元。
图片说明

消费市场概览:中国仍是核心,人均消费差异显著

从消费层面来看,亚太地区的植物油脂总消费量在2024年略有下降,为500万吨,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年出现小幅下滑。在此之前,市场消费量在2013年曾达到560万吨的峰值。尽管近几年消费趋势有所波动,但长期来看,消费量总体保持相对平稳。

价值方面,2024年亚太地区植物油脂市场的总价值为106亿美元,比上一年(2023年)下降了4.5%。这一数字体现了生产商和进口商的总收入,不包含物流、零售营销等成本。从历史数据看,2013年市场价值曾高达118亿美元,此后多年虽有起伏,但未能再创新高。

各国消费格局一览

中国在亚太地区的植物油脂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消费量达到170万吨,约占区域总量的35%。这一数字是第二大消费国马来西亚(86万吨)的两倍多。紧随其后的是印度,消费量为69.1万吨,占比14%。

从2013年至2024年的消费增长速度来看,中国植物油脂消费量年均下降1.4%。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马来西亚年均增长1.0%,印度年均下降0.5%。这表明区域内各主要消费国的市场动态存在差异。

市场价值视角下的主要消费国(2024年)

国家 市场价值(亿美元) 区域占比(%)
日本 33 31.1
中国 31 29.2
印度 12 11.3
马来西亚 5 4.7
孟加拉国 3 2.8
巴基斯坦 3 2.8
印度尼西亚 2 1.9

日本、中国和印度共同构成了亚太地区植物油脂市场价值的71%。其中,马来西亚的市场价值在2013年至2024年间年均增长2.4%,是主要消费国中增速最快的,而其他主要国家的市场增速相对温和。

人均消费量:马来西亚居前

人均消费量方面,2024年马来西亚以25公斤/人/年的高水平领先,远超日本(2.4公斤/人)、中国(1.2公斤/人)和孟加拉国(1公斤/人)。相比之下,全球人均植物油脂消费量约为1.2公斤/人,这凸显了马来西亚独特的饮食习惯和市场结构。

从2013年至2024年的人均消费量年均增长率来看,马来西亚保持相对平稳,而日本年均下降0.6%,中国年均下降1.8%。这些数据反映了各国消费习惯、人口结构变化以及国内供应状况对人均消费水平的综合影响。对于中国跨境电商而言,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更精准地把握各国市场需求。

生产动态:区域产量持续下滑,对外依存度增加

2024年,亚太地区植物油脂总产量为650万吨,同比下降9.9%。这是在经历两年增长后,产量连续第二年出现下滑。从长周期来看,自2013年达到850万吨的峰值后,区域总产量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价值层面,2024年植物油脂的生产价值估计为112亿美元(按出口价格计算)。同样,自2013年达到142亿美元的峰值后,生产价值未能恢复到原有水平,总体呈现萎缩态势。

主要生产国表现(2024年)

国家 产量(万吨) 区域占比(%)
马来西亚 220 33.8
印度尼西亚 130 20.0
中国 95.4 14.7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中国是亚太地区植物油脂的主要生产国,三者合计产量占区域总产量的69%。然而,从2013年至2024年,除印度尼西亚的年均产量降幅为0.2%外,其他主要生产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产量下降。这背后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耕地限制、劳动力成本上升、气候变化影响作物收成,以及环保政策对棕榈油等特定植物油生产的限制。对于中国而言,国内产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其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

进口需求旺盛:中国扮演关键角色

亚太地区植物油脂进口量在2024年达到约160万吨,比2023年增长12%。这一增长延续了此前强劲的增长势头,尤其是在2021年,进口量曾实现51%的显著增长。2024年的进口量创下历史新高,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增长。

从价值来看,2024年植物油脂进口额激增至19亿美元。进口价值也呈现显著增长,其中2021年同比增幅高达91%。尽管2022年进口额曾达到21亿美元的峰值,但在2023年至2024年间有所回落,但整体仍保持较高水平。

主要进口国及其趋势

中国是亚太地区植物油脂最大的进口国,2024年进口量约为100万吨,占据区域总进口量的63%。紧随其后的是马来西亚(20.5万吨),占总进口量的13%。其他主要进口国包括泰国、越南、菲律宾、阿富汗、新加坡和韩国,它们的进口量合计占区域总量的15%。

从2013年至2024年的年均增长率来看,中国的植物油脂进口量增长速度最快,达到23.8%。韩国(+8.6%)、菲律宾(+6.6%)、新加坡(+4.8%)、马来西亚(+4.4%)和越南(+4.3%)也呈现积极增长。值得注意的是,阿富汗的进口量则呈下降趋势(-11.1%)。

中国进口份额的显著提升

在2013年至2024年间,中国在亚太地区总进口量中的份额大幅增加了48个百分点,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市场对植物油脂的巨大需求以及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而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阿富汗的份额则有所下降。

从进口价值来看,中国以11亿美元的进口额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植物油脂进口市场,占总进口额的57%。马来西亚(1.86亿美元)位居第二,占9.7%。越南则以4.7%的份额位居第三。

进口价格分析

2024年,亚太地区植物油脂的平均进口价格为1206美元/吨,比2023年上涨3%。整体来看,进口价格波动较大,但总体趋势相对平稳。2016年曾出现33%的显著涨幅。2022年价格达到1652美元/吨的峰值,但此后两年有所回落。

主要进口国之间的价格差异显著。2024年,韩国的平均进口价格最高,为2282美元/吨,而马来西亚的价格较低,为907美元/吨。

从2013年至2024年,越南的进口价格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长5.7%。其他主要进口国的价格增长相对温和。

出口市场:马来西亚仍是主导,中国出口增长显著

2024年,亚太地区的植物油脂出口量在连续五年增长后出现显著下滑,同比下降14.8%,达到310万吨。尽管2021年曾实现13%的增长,但2013年360万吨的出口峰值此后未能超越。

价值方面,2024年植物油脂出口额大幅下降至31亿美元。尽管2021年曾录得67%的显著增长,并在2022年达到52亿美元的峰值,但此后两年出口额有所回落。

主要出口国格局(2024年)

国家 出口量(万吨) 区域占比(%)
马来西亚 160 51.6
印度尼西亚 104.6 33.7
中国 21.7 7.0
印度 6.1 2.0

马来西亚是亚太地区最大的植物油脂出口国,2024年出口量约160万吨,占总出口量的52%。印度尼西亚紧随其后,出口量为104.6万吨。中国以21.7万吨的出口量位居第三,显示出其在区域出口市场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从2013年至2024年的年均增长率来看,中国的出口量增长最为显著,达到87.5%。这表明中国在全球植物油脂贸易中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从纯粹的进口大国逐渐成为重要的加工和出口方。其他主要出口国的增长速度则相对温和。

出口价值:马来西亚保持领先

价值层面,马来西亚仍是亚太地区最大的植物油脂供应国,2024年出口额为17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55%。印度尼西亚以7.42亿美元位居第二,占24%。中国以11%的份额位居第三。

出口价格分析

2024年,亚太地区植物油脂的平均出口价格为1027美元/吨,比2023年下降7%。从2013年至2024年,出口价格年均增长1.6%,但期间波动明显。2022年价格达到1483美元/吨的峰值,但此后两年未能保持增长势头。

主要出口国之间的价格也存在差异。2024年,印度的平均出口价格最高,为1816美元/吨,而印度尼西亚的价格相对较低,为710美元/吨。

从2013年至2024年,马来西亚的出口价格年均增长2.4%。其他主要出口国的价格走势则较为复杂。

市场展望与对中国跨境从业者的启示

从上述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亚太地区植物油脂市场的几个核心特征:

  1. 中国市场举足轻重: 无论是消费还是进口,中国都占据着核心地位,其市场需求和政策调整对区域乃至全球植物油脂供需格局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中国出口量的快速增长也预示着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角色正在转变。
  2. 供需结构性变化: 区域内主要生产国产量持续下滑,而消费和进口需求旺盛,这导致了亚太地区对外部供应的依赖度增加。这种结构性矛盾可能在未来十年内持续存在。
  3. 价格波动与成本压力: 进口和出口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着贸易企业的利润空间和消费者的购买力。理解这些价格变动背后的驱动因素,如原产地收成、国际油价、物流成本和汇率波动,至关重要。
  4. 消费趋势的区域差异: 不同国家在人均消费量和增长速度上的差异,为精细化市场定位提供了数据支撑。例如,马来西亚的高人均消费量与日本、中国等国较低但稳定的消费量形成了对比。

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人员来说,这些动态提供了以下几点参考:

  • 关注上游供应链的稳定性: 随着区域内生产的下降,确保植物油脂进口来源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变得更为关键。与主要产地(如东南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可以有效对冲供应风险。
  • 把握中国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中国作为最大的消费国,其市场需求日益多元化,包括对健康、可持续来源植物油脂的需求。跨境从业者可以关注有机、非转基因等高端植物油产品,以及面向特定功能性食品原料的需求。
  • 关注区域内加工贸易机会: 中国植物油脂出口量的快速增长表明,国内加工能力和技术水平正在提升。跨境企业可以探索在亚太地区进行初级加工或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并将其出口到区域内其他需求旺盛的市场。
  • 洞察价格变动规律,优化采购与销售策略: 通过持续跟踪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汇率变化以及各国进出口政策,及时调整采购和销售策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 探索新兴市场与合作模式: 区域内一些国家的植物油脂消费量虽然不高,但增长潜力可观。跨境企业可以考虑在这些新兴市场进行投资布局,或通过跨境电商等模式拓展销售渠道。

综上所述,亚太地区植物油脂市场充满挑战但也蕴藏机遇。中国跨境从业者需要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以务实理性的态度,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抓住新的发展机遇。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china-veg-oil-export-soars-87-5-12b-market-secrets.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最新报告显示,亚太地区植物油脂市场2024年消费量略有下降,但预计2024-2035年将温和增长,复合年增长率1.3%,2035年销量达580万吨,总价值达126亿美元。中国是主要消费国和进口国,对市场影响重大。报告分析了各国消费、生产、进出口数据及价格,为跨境从业者提供参考。
发布于 2025-09-13
查看人数 194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