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配欧洲杀疯!2000亿市场爆单,销量暴涨10倍!
今年以来,欧洲市场犹如一片生机勃勃的沃土,吸引着中国跨境电商的目光,业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不少深耕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都感受到了这股强劲的暖流,他们普遍反映,欧洲买家不仅专业度高、黏性强,而且其购买力远超预期,为企业的持续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
以广州一家深耕汽配行业的企业——一诺跨境电商为例,欧洲市场一直以来都是其业绩增长的关键引擎。进入2025年,这家公司更是加大了在欧洲的战略布局,从目前的业绩反馈来看,效果可谓是立竿见影。欧洲汽配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长期位居前列,这里的消费者普遍偏好自己动手安装配件,售后需求也因此异常旺盛。从汽车格栅、保险杠这类四季热销的“常青品”,到遮阳板、雨刷器等季节性爆款,汽配行业的每一个细分领域都蕴藏着可观的增长空间,这无疑为像一诺跨境电商这样的中国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随着2025年全球跨境电商营商环境的深刻变化,欧洲市场热度急剧攀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卖家将其视为核心增长区域。表面上看,欧洲电商正以其蓬勃的发展之势,张开双臂迎接中国卖家的到来;而深入剖析,这更像是中国汽配卖家与欧洲市场之间一场激情四射的“双向奔赴”。作为目前全球范围内唯一能够出口“万国车”全品类配件的国家,中国汽配卖家依托其得天独厚的产业带优势,凭借丰富多样的产品种类和卓越的性价比,正在欧洲市场大放异彩,展现出中国制造的强大竞争力。
新媒网跨境获悉,产业带的强大动能与跨境电商的便捷通道相结合,正让众多汽配卖家在欧洲市场迎来“爆单”时刻!一诺跨境电商主营发动机配件、传感器、变速系统、涡轮系统等汽配产品,作为在国际电商平台深耕十余年的老牌卖家,他们早已开通了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多个站点。进入2025年,虽然受到一些外部因素影响,美国业务的增势略有放缓,但欧洲业务的表现却异常抢眼,月均增速甚至超过了20%。如今,欧洲市场已成功跻身公司业绩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尤其是新开通的英国站点,更是为公司贡献了显著的新增量。一诺跨境电商的副总经理黄红娟女士透露,2024年底,欧洲市场业务在其整体营收中的比重约为30%,而到了今年上半年,这一比例已经迅速增长至37%-38%。基于欧洲市场广阔的发展前景,公司未来将持续深耕这一区域,并根据市场反馈,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
与一诺跨境电商广泛的产品线有所不同,深圳市一家名为军灿电子商务的公司则坚持“小而精”的经营理念。自2013年创立以来,他们便专注于智能车载电子领域,主营产品包括车载导航,并持续在国际电商平台的车载电子类目中保持领先地位。2020年,军灿正式开启了欧洲市场的拓展之旅,如今,欧洲市场的销售额已后来居上,业务比重突破了50%。据该公司负责人罗龙呈介绍,他们当时以德国市场作为起点,销量便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从2020年至今,公司每年都能维持20%左右的稳健增长。“德国和英国的消费者非常乐意接受高客单价的产品,比如我们一款价格不菲的汽车后视镜,销量依旧非常好!此外,他们对售后服务也格外重视。”罗龙呈表示,基于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洞察,军灿已在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多个国家布局了海外仓,实现了本地化快速响应,从而能够更快更好地服务当地消费者。
事实证明,众多中国汽配卖家在欧洲市场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增长,中国汽配产品对欧洲市场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这一点在多项数据中也得到了印证。据主要国际电商平台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多个汽配重点品类在该平台表现出色:
首先,传统优势配件依然热销。外观件、底盘件、发动机系统、变速箱与传动、排气系统及制动系统等汽车核心配件,仍然是中国企业“出海”的主力军。过去三年间,中国卖家在德国市场销售的头灯总成销量增长了3倍多,英国市场的尾灯总成更是增长了9倍,而德国市场的减震器与支柱销量激增10倍,这充分展现了其稳定的需求和高复购潜力。
其次,汽修工具与设备需求强劲。随着欧洲本地专业维修场景的不断扩展,中国卖家生产的千斤顶在德国市场销量较三年前增长了3倍多,套筒工具的销售也实现了翻番。这表明,中国制造的工具在欧洲专业市场同样广受欢迎。
再者,新能源相关产品异军突起。随着欧洲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上升,相关配套产品的需求也呈现出迅猛增长态势。中国制造的充电桩在德国市场销量较三年前飙升了600%以上,充电线等配套品类也保持着高速增长,这预示着新能源汽配领域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我国汽配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条和强大的制造能力,成为全球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产业集群分布广泛,各具优势,为中国汽配企业提供了坚实的后盾。近年来,各地产业带的卖家更是乘着跨境电商的东风,在线上市场蓬勃发展,成果斐然。
在广东,这里是中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广州陈田、佛山九江、东莞黄江等地汽配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在2023年,广州汽配品类的跨境电商出口额领先全国,位居第一。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是广东卖家最畅销的海外市场,这四大市场的销售额同比上一年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并且在前四大市场中,欧洲市场独占三席,足见其重要性。
上海的汽配产业带则链条完整,不仅拥有主机厂,还有众多关键零部件企业。在2024年,上海卖家在国际电商平台上的汽配销售实现强劲增长,发动机冷却、进气与排气系统、悬挂与转向以及点火系统配件等品类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其中点火系统配件的增长更是接近100%,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和生产能力。
山东则形成了涵盖刹车系统、动力总成、车体照明等全链条的汽配产业带。依托产业集群优势,山东汽配卖家在国际电商平台上发展迅猛,悬挂与转向、进气与排气、发动机配件等核心品类在2024年的销售同比上一年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福建的汽配卖家在2024年也表现亮眼。他们销售的车载空调、转向系统配件、发动机冷却装置以及点火系统配件等品类同比上一年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其中空调配件和点火系统配件的同比增幅甚至超过了50%。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福建卖家在布局欧洲市场后,增速表现尤为明显,例如他们在德国市场销售的新能源充电桩品类,同比增长也达到了两位数,显示出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凭借着丰富的汽配产业集群,中国卖家在国际舞台上优势尽显。这一点,一诺跨境电商的黄红娟女士深有体会。在广东汽车配件产业集群的强力支撑下,公司可以直接在当地进行采购,这不仅大幅降低了运输成本,也显著缩短了交货周期。“对于跨境电商卖家而言,产品的迭代速度和采购周期的长短,对业务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产业集群内更快地完成采购,不仅缩短了采购周期,还加快了资金周转,有效缓解了备货压力和资金压力。”黄红娟说道。此外,汽配产业带集群的快速响应能力也是一大亮点。黄红娟的团队在收集到客户反馈的问题后,能够迅速将这些问题传达给工厂和供应链团队。在汽车配件领域,兼容性和功能缺失是常见的问题,通过快速进行产品的优化和改进,团队能够充分满足市场新出现的需求,从而抢占市场先机,推动业务的持续发展。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欧洲汽配市场潜力无限,正持续爆发。在国家政策支持和跨境电商平台推动等多重因素作用下,近年来,我国产业带卖家和汽配企业纷纷踏上了跨境电商的征途。进入2025年,一些新的关税政策实施,更是为汽配卖家布局欧洲市场按下了“快进键”,显著加快了市场拓展的进程。欧洲市场承接能力强大,对汽配产品的需求不仅庞大,而且正处于快速扩张之中。数据显示,2023年欧洲独立汽车售后市场规模已达2000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增至2488.9亿美元,从2024年到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预计为3.1%。
机动车保有量和市场竞争情况,是评估汽车售后市场业务的关键参考指标。欧洲地区目前的汽车保有量约为4.1亿辆,其中德国约有5300万辆,英国约4000万辆,意大利4500万辆,法国4500万辆,这四个国家的汽车保有量总和就接近2亿辆。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国家的平均车龄在11-12年左右,意大利的平均车龄甚至接近13年,这显著超过了北美市场。车辆越老,对零配件的需求就越大,这为售后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目前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主要欧洲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尚未达到美国市场的水平。当地汽配厂家与商家的优势相较于美国本土的强劲玩家也显得不那么强势,而且市场上多数零部件目前仍以原厂配件(OE件)为主导。以英国和德国市场的高需求零配件为例,诸如保险杠、头灯/尾灯总成、脚垫、控制臂、减震器、喷油嘴等,这些不仅是中国汽配卖家非常熟悉且具有优势的品类,也是中国卖家在北美市场取得巨大成功的核心类目之一。有业内人士指出,“美国市场的竞争强度显著高于欧洲市场,卖家在欧洲面临的竞争压力相对更小,这构成了欧洲市场的一大独特优势。”
一个需求持续增长的品类,正加速其电商化进程,为汽配卖家提供了持续不断的商业机会。据了解,欧洲汽配线下存量市场庞大,但其线上渗透率目前低于美国,这意味着巨大的增量空间。据外媒数据显示,2024年欧洲汽车售后市场线上销售规模已达数百亿欧元,线上占比仍在不断攀升,年增长率超过15%,这释放出巨大的增长潜力。有平台负责人表示,相较于线下购物,电商模式不仅能更有效地满足汽配消费者的常规与个性化需求,还具备产品价格溢价高、卖家定价灵活的特点。这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也为卖家带来了更大的利润空间,实现了双赢。
值得关注的是,汽配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欧洲市场的特殊性,使得欧洲汽配市场既充满机遇,也伴随着挑战。一方面,汽车售后市场行业涵盖广泛的产品和服务,比如汽摩配车型包括乘用车、越野皮卡、轻型商用车和重型商用车,甚至还有游艇和轮船等多种交通工具。另一方面,欧洲市场由多个国家组成,语言和文化差异显著,跨国运输流程相对复杂,且汽配类目还需满足严格的合规认证要求,每一项都需要卖家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准备。
面对欧洲汽配市场如此诱人的商机,中国跨境卖家该如何成功分得一杯羹呢?业内专家结合平台数据,总结出以下几点宝贵经验:
首先,要“因地制宜”。欧洲市场不能简单沿用过去的传统路径,而是要直接深入优质供应链,提供高品质产品,并提前了解目的国的合规要求,将合规成本前置。卖家还需要根据不同国家买家的独特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例如,根据2025年汽摩配战略品类清单显示,德国市场高潜力的品类涵盖汽车电池、脚垫地毯、ECU和行车电脑、汽车音响、排气系统总成、刹车片、充电桩等多种产品。而英国市场高潜力品类则包括轮胎、保险杠、外后视镜总成、脚垫地毯、涡轮增压、减震器及支柱、越野摩托车零件、充电桩等。精准把握这些差异,是成功的关键。
其次,产品必须精准匹配车型。美国和欧洲的车型差异显著,美国市场以美系和日系车为主流,而欧洲则以欧系车为主。即使在欧洲内部,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主流品牌也不尽相同。例如,外媒数据显示,英国市场前十大品牌包括福特、沃克斯豪尔、大众等,而德国市场前十大品牌则是大众、奔驰、欧宝等。因此,跨境卖家首先要关注目标国家的车型覆盖率和汽车零部件品类的覆盖率,确保产品与市场需求高度契合。
再者,要聚焦老旧车型配件的“替代需求”。据了解,欧洲汽车市场中存在大量长尾车型和老旧车型,这些车辆在本地市场很难获得及时的服务,例如,3年以内的新车和一些古董车。线下门店通常只能提供有限的SKU,而跨境电商平台则能够提供海量的SKU选择。卖家可以充分利用线上机遇,精准找到细分市场,触达更广泛的目标消费者,填补市场空白。
最后,要努力提升服务标准。汽配选购本质上是一门“技术活”,其种类繁多的特性常常让消费者眼花缭乱。因此,卖家必须做好高质量的产品刊登工作,完善产品页面,提供清晰的安装教程,甚至支持多语言描述,以提升转化率。此外,卖家还可以在欧洲各地布局海外仓,依据汽配买家的高需求区域进行精准仓储,从而显著提升用户体验。以英国为例,汽配买家的分布与人口密度高度重合,精准布局海外仓可以显著缩短交付时间,赢得消费者满意。
新媒网跨境认为,面对欧洲汽配市场如此庞大的容量,相较于其他卖家,中国的制造行业依然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实现数倍增长是完全有可能的。正如多位业内人士所言,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开发市场,以及如何精准定位产品和品类,进行整体规划。这片充满希望的蓝海,正等待着中国汽配企业的乘风破浪!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