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年建100智能工厂,效率飙升50%成本减半!
新媒网跨境获悉,北京市正在积极推进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以智能工厂建设为核心,助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展现了北京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全球范围内,智能制造已成为工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创新中心,自然走在了前列。截至目前,全市已经累计完成了36个“新智造100”项目,这些项目显著提高了核心工艺装备的数控化率,并推动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未来三年,北京计划打造新一批智能工厂,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近日发布了《北京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4-2026年)》。该方案明确提出了到2026年的目标:推动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实现数字化达标,新增100家智能工厂与数字化车间,并培育20家以上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这一规划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政策支持,有助于降低转型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
数字化转型的成效已经初步显现。许多企业通过引入智能技术,生产效率提升了超过20%,这在制造业中是一个显著的进步。同时,成本降低幅度超过50%,这使得企业能够将更多资源投入到研发和创新中。产品研发周期也缩短了超过50%,加快了新产品上市的速度,满足了市场需求的变化。
以福田康明斯为例,这家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生产效率提升了超过50%,质量指标提高了同样比例,交付时间缩短了超过50%。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为行业树立了榜样。三一智造则建成了包括桩机工厂在内的4个全球“灯塔工厂”,实现了产能提升近200%,生产周期缩短75%。燕京啤酒通过数据追溯系统,实现了从生产到消费终端的全程监控,生产计划可以灵活调整,效率提升了39%。这些案例生动展示了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实际好处。
新媒网跨境认为,北京在智能制造领域的进展不仅对企业自身有益,还对整个产业链产生了积极影响。未来,北京将推动“链主”企业打造供应链协同平台,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进行数字化升级。此外,“小快轻准”数字化解决方案将降低中小企业的转型门槛,使更多企业能够享受到技术红利。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赋能也将培育更多具有竞争力的平台和企业,进一步巩固北京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导地位。
展望未来,智能工厂的建设将不仅限于北京,可能会在全国范围内产生示范效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新媒网预测,到2026年,北京有望成为全球智能制造的标杆城市,为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转型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beijing-3y-100-smart-factories-50%-boost.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