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万澳洲人获信贷新生!开放银行技术颠覆传统征信
在澳大利亚,一项金融科技创新正在悄然改变数百万居民的信贷体验。新媒网跨境获悉,国际征信机构Equifax澳大利亚分公司与支付巨头万事达卡展开合作,利用开放银行技术为信用记录不足的人群开启金融服务新通道。
这项名为"Equifax开放评分"的创新方案,通过接入万事达卡的全球开放金融网络,获取经用户授权的银行交易数据。这些数据源自澳大利亚推行的消费者数据权利制度,涵盖个人收支明细与消费习惯等核心财务信息。系统通过实时分析生成零到十分的信用评估,为金融机构提供更立体的财务健康画像。
数据显示,澳大利亚约有250万成年人因信用记录缺失面临金融服务障碍。年轻群体、新移民以及重返信贷市场的群体往往成为传统评估体系的盲区。他们可能拥有稳定收入却因缺乏贷款历史被拒之门外,这种困境制约着合理消费需求与人生规划的实现。
"传统征信报告像黑白照片,而开放银行数据如同全息影像。"Equifax澳新区首席执行官梅兰妮·科克伦向媒体如此比喻。她在悉尼总部接受采访时强调,房租缴纳、日常消费等替代数据源,能真实反映被忽视人群的偿债能力。这位从业二十余年的金融专家见证过太多因评估模型局限造成的遗憾。
新媒网跨境认为,这项技术突破具有三重社会价值:其一,使信用评估更全面精准,降低金融机构风控成本;其二,为弱势群体创造公平的信贷机会;其三,推动建立"信用即资产"的社会认知。墨尔本大学金融创新实验室的独立研究显示,类似技术在新加坡、英国等地实施后,首次贷款获批率平均提升34%。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数据调取严格遵循"用户主动授权"原则。申请贷款时,消费者通过银行APP自主选择共享数据范围与时限。每次查询记录清晰可溯,确保个人信息全程可控。这种设计既保障隐私安全,又避免数据滥用风险。
澳大利亚财政部开放银行项目负责人对此评价:"我们乐见市场参与者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惠民方案。"该国自2020年推行消费者数据权利制度以来,已带动金融科技领域增长17亿澳元投资,创造三千余个技术岗位。
当前该服务已覆盖澳大利亚四大商业银行的客户群体。零售从业者丽莎的经历颇具代表性:这位三年前从新西兰移居悉尼的单亲母亲,曾因本地信用空白无法置换故障汽车。通过开放评分系统,她凭借两年完整的超市收银员薪资记录,三天内获得购车贷款。"系统甚至注意到我每月准时支付的芭蕾舞课费用,"丽莎笑着展示手机上的审批通知,"原来这些生活细节都能成为信用证明。"
新媒网跨境预测,这种数据赋能模式或将重塑全球信贷评估体系。随着欧盟开放银行指令、巴西金融创新法案等政策落地,跨国科技公司正加速相关技术布局。不过专家同时提醒,技术应用需与监管同步完善,尤其在数据安全标准、算法透明度、争议解决机制等方面仍需持续探索。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这种变化意味着信用建设途径的多元化。定期缴纳水电费、保持储蓄账户稳定余额等经济行为,都可能转化为未来的金融通行证。这种"信用点滴积累"的理念,正悄然改变人们对财务健康的认知方式。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