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美元收购罗德!创作者品牌引爆美妆并购潮
当知名美妆集团e.l.f. Beauty以十亿美元收购护肤品牌罗德(Rhode Skin)的消息传出,整个创作者经济领域为之震动。新媒网跨境获悉,这场被称为"里程碑式"的交易背后,折射出创作者驱动型品牌正在重塑商业格局的力量。
行业观察者纷纷探讨:这个美妆界新锐品牌将走向何方?是否预示着美妆并购市场回暖?谁会成为下一个收购目标?而罗德是否真的物有所值?但在持续关注创作者品牌发展的人士眼中,这样的结果其实早有端倪。
厚积薄发的商业变革
罗德的成功并非孤立现象。纵观近五年美妆领域的重要收购案,无不与创作者经济密切相关:
- 西班牙美妆集团普伊格(Puig)2020年以15亿美元收购英国品牌夏洛特·蒂尔伯里(Charlotte Tilbury)
- 联合利华2021年斥资22亿美元拿下美国护肤品牌宝拉珍选(Paula's Choice)
- 瑞典香氛品牌百瑞德(Byredo)2022年被普伊格以约10.7亿欧元收入囊中
- 护发品牌K18在2023年被联合利华以约7亿美元收购
- 雅诗兰黛集团2024年以8.6亿美元控股加拿大品牌The Ordinary母公司Deciem
这股浪潮更蔓延至美妆之外。2025年,百事公司斥资19.5亿美元收购气泡水品牌Poppi,该品牌曾通过与美国创作者艾利克斯·厄尔(Alix Earle)建立深度内容合作与股权关系实现品牌突围。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品牌被收购后依然保持强劲增长。新媒网跨境注意到,对比收购当年与2024年的媒体传播价值(EMV),这些品牌平均实现了94%的增长,印证了创作者营销的可持续价值。
罗德品牌的指数级成长
自2022年6月面世以来,罗德创造了护肤行业的增长奇迹。最新数据显示:
- 过去12个月稳居全球及美国护肤品牌EMV榜首
- 欧洲市场EMV位列第五
- 在美国前十护肤品牌中,EMV年增长率和用户互动增长率双双夺魁
这些数字背后是消费者与品牌建立的情感联结。年轻群体通过点赞、评论、分享深度参与品牌叙事,这种独特的互动模式成为吸引收购方的关键因素。虽然收购金额引发讨论,但将罗德与e.l.f. Beauty的创作者影响力数据合并后,新组合将成为美妆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品牌矩阵。
成功品牌的共性基因
通过分析高增长的创作者品牌,新媒网跨境认为以下特质值得关注:
前瞻性的创作者投资
明智的品牌懂得在创作者成长早期建立伙伴关系。这种投入不仅培养忠诚度,更能在创作者影响力扩大时,为品牌带来指数级增长的社群效应。
文化共建者的角色认知
创作者正在从文化观察者转变为文化塑造者。对数字原住民而言,创作者是连接时代脉搏的信任纽带,这要求品牌重新定义合作模式。
持续的增长动能
被联合利华收购前,K18 Hair在2023年前11个月实现EMV增长117%,用户互动增长222%,创作者社群规模扩大108%;宝拉珍选2018-2019年EMV激增161%。这些案例证明,通过数字化存在快速扩张市场份额的品牌,正成为巨头眼中的优质标的。
多元化的内容生态
罗德成功突破了名人创始品牌的增长瓶颈。数据显示,过去12个月中仅15%的EMV来自提及创始人海莉·比伯(美国歌手)的内容。通过构建多层次创作者内容体系,品牌实现了超越名人效应的可持续增长。
潜在市场的开拓空间
罗德在欧洲市场位列第五的现状,恰恰说明其仍有巨大成长空间。此次收购同时为e.l.f. Beauty打开了高端美妆集合店塞菲娅(Sephora)的渠道大门,这种双向赋能成为高估值并购的重要基础。
创作者经济的新纪元
新媒网跨境预测,我们正见证商业价值创造模式的根本转变:
- 品牌价值核心重构:创作者从辅助渠道升级为构建品牌价值的中枢
- 商业价值验证:以罗德为代表的高估值交易,印证了强创作者基因品牌的市场吸引力
- 真实叙事的力量:在信息碎片化时代,赋予创作者文化共建权和内容自主权的品牌,更能赢得当代消费者共鸣
罗德收购案虽被视作创作者经济的标志性事件,但其背后的趋势早已酝酿多时。当创作者为品牌注入无可替代的真实性和对数字消费行为的深刻洞察,这个新兴经济形态的边界仍在不断拓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