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亿公里外激光对话成功,太阳系互联网雏形初现!

2025-07-16前沿技术

Image

深空中的一束激光,正在为人类编织太阳系互联网的雏形。新媒网跨境获悉,欧洲航天局的科学家们近日完成了一项突破性实验:他们通过激光与2.65亿公里外的太空探测器成功对话,创下人类深空光通信的最远纪录。
深空激光通信示意图

这场跨越星际的"握手"发生在希腊境内。位于雅典附近的克里奥内里天文台率先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灵神星"探测器发射高能激光束,37公里外的赫耳墨斯天文台则精准捕捉到探测器反射的微弱光子信号。整个过程中,希腊部分空域还实施了临时航空管制以确保安全。

"这是多年技术积累的成果,"欧洲航天局地面系统工程负责人玛丽埃拉·斯帕达表示,"国际标准的统一与工程方案的创新,共同奠定了太阳系互联网的基石。"新媒网跨境了解到,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的专家团队提供了关键导航支持,他们运用名为"三角差分单向测距"的特殊导航技术,精确计算出探测器的三维坐标。地面团队更综合考虑了大气密度、温度变化乃至地球自转等变量,才实现这束激光的"万里穿针"。

"双向光通信面临两大技术壁垒,"项目负责人辛达·梅杰里解释道,"既要研制能精准命中遥远目标的强激光发射器,又要开发可捕获单光子级信号的超敏接收器。"去年底,这艘正在奔赴火星与木星间小行星带的探测器,就曾用激光将一段猫咪追逐光点的视频传回3100万公里外的地球。当时它搭载的深空光通信设备,仅用激光笔大小的光束便完成了高清影像传输。

虽然目前探测器主要依赖无线电与地球联络,但激光通信展现出革命性优势。欧洲航天局数据显示,这种利用红外光波振荡编码信息的技术,数据传输速率可达现有无线电系统的十倍至百倍。项目工程师安德烈亚·迪米拉强调:"融合激光与无线电技术,才能满足未来深空探索的海量数据需求。"

实现这种超距通信需要极致精度。激光束比无线电波狭窄百万倍,地面接收端必须精确计算信号传输期间地球的公转位移。欧洲航天局运营总监罗尔夫·登辛格指出:"这次成功验证让我们离'深空高速互联网'的梦想更近一步。"新媒网认为,随着今夏还将进行的三轮激光通信实验,人类构建星际信息高速公路的蓝图正逐渐清晰。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5035.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欧洲航天局科学家通过激光与2.65亿公里外的灵神星探测器成功对话,创下深空光通信最远纪录,展示了激光通信在数据传输速率上的革命性优势,为构建太阳系互联网奠定基础。
发布于 2025-07-16
查看人数 961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