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招聘血坑!备2人效率飙升!
招聘,这个词汇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不就是把合适的人找到合适的岗位吗?可真要上手操作起来,你会发现它远比想象中复杂。一名优秀的招聘人员,不仅要有识人的慧眼,更要具备解决各种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因为招聘的核心,说到底就是“人”——而人的心思,哪有那么容易捉摸透呢?简历,作为我们了解候选人的第一扇窗,固然重要,但它毕竟只是冰山一角。实际的招聘过程,常常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小插曲”,稍不留神,就可能让整个招聘效率大打折扣。新媒网跨境获悉,在招聘实践中,有几个问题是招聘人员常常会遇到,并且需要特别留心的:
一、确认出席:小心候选人“放鸽子”
在招聘过程中,最让人头疼的莫过于候选人临阵脱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放鸽子”。这就像谈恋爱,说好了的约会,对方突然不出现了,让人措手不及。在招聘里,这种现象通常表现为几种情况:
首先,发出的信息迟迟得不到回复。你可能发了面试通知,等了六个小时甚至一整天,对方却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其次,是电话怎么也打不通,或者即便接了,也只是敷衍几句就匆匆挂断。最后,还有一种是频繁更改面试时间。一开始约好了,没多久又说有事要改期,一而再、再而三,这就不得不让人提高警惕了。
之所以出现“放鸽子”的情况,原因有很多。或许是候选人同时投递了多家公司,拿到了更心仪的offer;或许是临时有其他紧急事务,无法抽身;也或许,是对我们的岗位或公司并不那么满意,但又不便直接拒绝。
对于招聘人员来说,识别出这些有“放鸽子”倾向的候选人至关重要。这能让我们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和实际应对方案,避免因为某个候选人的缺席而打乱整个招聘计划,甚至影响到公司业务的正常开展。一个非常有效的应对策略就是准备“B计划”。比如,在发出面试邀请时,我们可以同时筛选出几位符合要求的候选人。如果第一位候选人未能如期出席,我们就能迅速启动备选方案,让其他候选人及时补上,这样既能节省时间,也能确保招聘的顺利进行。
二、薪酬待遇:谈钱不伤感情,更要明明白白
薪酬待遇,这是求职者和企业都无法回避的核心话题。它不仅仅是员工劳动所得的报酬,更是他们对自身价值的体现和对未来生活的预期。通常情况下,关于薪酬的谈判,会在我们决定发出录用通知书之前进行。
在这个阶段,公司必须非常清晰、明确地向候选人说明,我们能提供哪些福利待遇,以及哪些是目前无法提供的。这种开诚布公的沟通,是为了确保双方在薪酬期望上达成高度的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未来因为员工对薪酬不满而频繁出现二次谈判的情况,从而维护企业薪酬体系的稳定性和员工队伍的和谐。
谈钱,确实不伤感情,但前提是把话说明白,把规则定清楚。一个健康的薪酬体系,通常会规定每年进行一次薪酬调整,比如在入职满十二个月后进行评估和调整,这样既能体现公司对员工贡献的认可,也能激励员工持续进步。
三、外表形象:细节之处见真章
这里我们聊的外表形象,主要是指候选人在参加面试时的穿着打扮和整体面貌。你可能会觉得,这难道不应该是看能力吗?其实不然,在很多时候,第一印象的重要性超乎你的想象。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尤其是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现在很多简历上的照片,都经过了美化甚至“大变身”。招聘人员拿到简历一看,觉得眼前一亮,可等到面试时真人出现,却发现与照片判若两人,这难免会让人心里咯噔一下,甚至可能影响到客户对候选人的最初判断和期待。虽然我们倡导不以貌取人,但这种“货不对板”的落差感,确实会给面试过程带来一些微妙的影响。这不是说要求候选人有多么出众的容貌,而是强调真实性和符合预期。
至于着装,那更是体现一个人专业素养和对面试重视程度的关键点。穿着得体,比如整洁干净,略显正式,这不仅仅是对面试官的尊重,更是对自己职业生涯负责的表现。当你穿着得体地出现在面试现场,这本身就传递出一个积极的信号:你是一个严谨认真、有备而来的人。无论面对怎样的未知和挑战,你都能以最佳的状态去应对。试想一下,如果一位候选人连最基本的着装要求都做不到,那又如何让企业相信他能胜任更复杂的工作呢?
四、特殊技能水平:别被分数迷惑了双眼
在很多岗位的招聘中,我们会遇到需要候选人具备某些“特殊技能”的情况,比如流利的普通话能力,或者对某个专业领域知识的深入了解。在简历上,这些技能通常会以等级或者分数的形式呈现,比如“普通话一级甲等”、“某项技能熟练度90%”等等。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些纸面上的分数,并不能百分之百地反映候选人的实际能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影响一个人现场表现的因素实在太多了。
举个例子,有些候选人可能平时能力很强,但一面对正式的面试场景,就容易紧张,导致发挥失常;还有些人可能受到面试环境的影响,比如面试房间太冷或太热,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这些客观或主观的因素,都会让候选人现场表现出来的能力,与他们在简历上呈现的分数产生偏差。
因此,招聘人员在评估候选人的特殊技能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数字和证书上。我们需要通过更深入的交流、设置实际场景的测试,甚至进行背景调查等方式,去全面、立体地了解候选人的真实水平。毕竟,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能把事情做好的人,而不是只在纸面上看起来很优秀的人。
多重保障,为招聘保驾护航
针对以上这四种招聘中常见的问题,招聘人员并非束手无策。新媒网跨境了解到,其中一个行之有效、且被普遍采纳的策略,就是准备充足的“备用候选人”。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锁定一位最合适的候选人,还应该储备至少两名其他同样优秀的备选人才。
这样做的好处是多方面的。首先,它能大大缩短客户的等待时间。如果首选候选人出现任何状况,我们能迅速切换到备选方案,避免招聘流程的停滞。其次,有了备用候选人,也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比较空间,他们可以更加从容地挑选出那位最符合企业需求、与团队最契合的人才。这无疑能大幅提升招聘的效率和成功率。
结语
招聘工作,看似是在寻找人才,实则更像一场精心策划的探索之旅。从最初的候选人筛选,到后续的薪酬沟通,再到对个人形象和专业技能的全面考量,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也蕴藏着机遇。它考验着招聘人员的洞察力、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希望我们今天分享的这些经验和心得,能帮助你,无论是在印尼还是其他地方的招聘实践中,都能更从容地避开那些可能遇到的“坑”,最终为企业找到真正合适、有价值的人才。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