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香港支付互通!290万亿资金流动迎新通道

2025-07-08

Image

近日,一则关于支付便利化的消息引起了不少关注。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快速支付系统正式牵手,这项名为"跨境支付通"的合作悄然走进两地居民的生活。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这项服务的落地,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资金流动的"高速路"又添了一条新通道。

两地金融基础设施的强强联合

推动这次合作的力量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具体执行层面,则由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简称"清算总中心")和香港银行同业结算有限公司(简称"港银结算公司")携手完成。它们分别运营着内地的"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与香港的"快速支付系统(转数快)"。正是这两大系统的互联,构成了"跨境支付通"的技术基石。

内地支付体系的"年轻骨干"
图片

清算总中心,作为人民银行直属的事业单位,肩负着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其服务范围广泛,从企业大额资金调拨到居民日常小额支付,再到金融市场交易和境内外币结算,覆盖了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回溯到2010年,清算总中心成功构建了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作为当时第二代支付系统的关键部分,它在2010年8月率先投入运行,并于次年1月推广至全国。这套系统专门为网上支付等新兴电子支付方式提供跨行乃至同行的资金汇划支持。

它的核心优势在于实时响应。用户通过银行网银,足不出户就能办理跨行转账、查询账户信息或完成在线签约,并能即刻知晓处理结果。2016年的一次重要升级,将业务处理模式从"实时转发、实时轧差"调整为"实时转发、定时轧差",有效缓解了大业务量下可能出现的系统拥堵,提升了用户操作的顺畅度。

在清算总中心管理的支付系统家族中,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虽相对"年轻",但承担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根据公开数据,去年该系统共处理业务166.51亿笔,涉及金额高达290.24万亿元。新媒网跨境注意到,与早年的高速增长期相比,近年来该系统的业务量已步入平稳发展阶段。为了持续推动支付系统的现代化进程,清算总中心还设立了全资子公司银清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相关系统的技术研发、运维管理和业务拓展。

香港"转数快"的便捷魅力
图片

视线转向香港,港银结算公司扮演着香港金融体系"清道夫"的角色。这家成立于1995年的机构,由香港金融管理局和香港银行公会各持股50%,为香港所有银行提供同业结算、交易等核心服务,并管理着重要的支付结算系统。

港银结算公司旗下拥有多家附属公司,业务涵盖结算系统运营、金融科技方案等。其中,由香港金管局在2018年推出、并由其负责日常运作的"快速支付系统(转数快)",已成为香港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付工具。"转数快"提供全天候服务,以高效、安全、便捷的特点,大大提升了香港本地的零售支付体验。

参与"转数快"的机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持有银行牌照的"交收参与机构",如中银香港、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它们拥有完整服务权限;另一类是获发牌的储值支付工具(SVF)运营商,如八达通、Alipay HK(支付宝香港)、WeChat Pay HK(微信支付香港)、PayMe等,它们需要委托银行机构完成最终的资金交收。

自诞生以来,"转数快"展现出了强劲的生命力。无论是港元还是人民币交易,其金额和笔数均呈现显著的逐年攀升趋势。这种增长态势,直观反映了香港社会对高效电子支付方式的广泛接纳和深度依赖。

"跨境支付通":架起资金流动新桥梁

新媒网跨境认为,此次上线的"跨境支付通",本质上是将内地成熟的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与香港广受欢迎的"转数快"系统进行了高效对接。它如同在两地间架设起了一座专门的支付桥梁。

相较于传统的跨境汇款路径,这座"新桥"显著缩短了资金流转的链路。用户最直接的感受将是汇款效率的提升和操作体验的优化。虽然具体的应用场景细节、操作指南以及首批参与银行的完整名单有待两地机构进一步公布,但服务已于2025年6月正式向两地用户开放,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度融合再添金融动力。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4349.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文章介绍了内地与香港之间'跨境支付通'快速支付系统的合作,该服务由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推动,连接了内地的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与香港的'转数快'系统,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资金流动提供了新通道。
发布于 2025-07-08
跨境电商
查看人数 46
推荐文章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