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月备货1万件!跨境运营在“尸山血海”中突围

2025-08-28Temu

Image

最近有位朋友跟我们较真儿,他说我们近期产品之所以卖得好,那纯粹是选品选对了,跟什么运营没太大关系。这观点可不新鲜,圈子里不少小伙伴也总觉得“选品定生死”,选对一个品就万事大吉。但作为咱们实打实的运营人,我得跟大家掰扯掰扯,这事儿真没那么简单!

新媒网跨境认为,跨境电商就像一场马拉松,选对跑道固然重要,但更考验的是你长跑的耐力、策略和每一步的节奏。如果只盯着“选品”这一个点,那咱们很可能就会陷入一种“单一思维”的误区,错过更广阔的风景。

咱们先不谈虚的,用数据说话。就拿我们一款上线不到两个月的新产品来说吧,这小家伙最近参加了五场平台秒杀活动。实话讲,这些数据算不上惊艳,但它实实在在地给产品销售加了一把火。

不少朋友总是纠结:“平台的秒杀效果越来越差了,还参加吗?”甚至有些伙伴直到现在,对要不要积极参与平台活动和BD(商务拓展)都拿不定主意。但我们从来没为此犯过愁。只要库存充裕,我们都是“能报尽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不是那种低价起步的策略,而是为平台的促销活动预留了足够的利润空间。所以,咱们参加秒杀,基本上是不可能亏本的,这叫“有备无患”,也是咱们中国人做生意的智慧。

更重要的是,我们从来没有完全依赖平台的“免费流量”。在积极参与平台活动的同时,咱们也主动投入,购买了大量的付费流量。每次平台促销活动,不光能带来直接的销售,更重要的是,它会在无形中带动更多搜索词的点击和转化,这对于我们后续获取平台的“自然流量”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你看,这不就是“四两拨千斤”吗?对于一款刚刚起步、上线还不到两个月的产品来说,能有这样的促销结果,我个人觉得已经相当满意了。但要强调的是,这绝不是说我们单单依靠几场秒杀活动,就能让订单和销量蹭蹭上涨。

再给大家分享一些干货。这是我们这款新产品过去30天的付费广告投放数据,为了保护一点小秘密,我把具体的转化数据隐藏了。但大家可以看到,这里每一列数据都代表着一个独立的推广渠道。这其实就印证了我们常说的那句话:跨境这个事业,选品固然重要,但竞争往往是多变量的,绝非一招鲜吃遍天。

咱们说句大实话,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作为“后来者”进入市场的。也就是说,在我们之前,可能已经有很多卖家在销售同类产品,甚至有些产品除了包装和品牌有些许差异,本质上都差不多。而在我们之后,也少不了同行来“借鉴”我们的包装、文案和视觉。所以啊,“选品”本身就不具备唯一性,它很难成为我们独占鳌头的秘诀。

我给大家举个更直观的例子。截止到目前,我们这款产品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已经累计向供应商下了超过1万件的订单。注意,这是实实在在的备货量!很多同行跟我们销售的是同样的产品,但他们却总是隔三岔五就断货。结果是什么呢?就是他们的销售权重一直沉淀不下来,排名增长的速度自然就比我们慢了一大截。咱们中国人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供应链稳定,保障充足的库存,这是硬实力,也是持续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再比如说,有不少小伙伴过于追求快速盈利,因此对广告投放的管控非常严格。我曾经看过一个同行的数据后台,广告投产比(ROI)看起来非常漂亮,大多数都能达到8、9倍。但唯一的“大问题”就是,整体的数据量太小了,订单基数也小得可怜。这就好比一个武林高手,内力深厚,但平时却很少出招,自然也就无法在江湖上扬名立万。

我们则不同,我们尊重产品发展的客观规律,深知产品的竞争力需要慢慢积累。所以,在广告投放上,我们并没有那么“小气”,而是允许在产品早期进行某种程度的试错和积累,投入更多的资源。这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增长机会,更多的订单,也收获了更多的真实评价。正是因为有这种长远的眼光,考虑的是接下来三到五年的整体收益,我们的产品才能越来越有竞争力。这是咱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创新”和“发展”理念在商业实践中的体现,通过持续投入,积累优势,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还有一点,虽然大家可能都选了同样的产品,但我们在一个产品上投入的人力、物力和精力,那可真比很多同行要多得多。那些快被我说烂了的“词库”、“竞品库”、“产品视觉”、“用户画像”、“文案颗粒度”等等,这些在某种程度上都为产品后续的发展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正向助力。所以,您说一句“选品就解决了一切问题”,这真的能站住脚吗?

生活中,很多人习惯用简单的思维去解决复杂问题。比如,看到别人做得好一点,就觉得人家只是资源比我们多;看到别人赚得多一点,就觉得人家入局的时间比我们早;甚至看到别人在某个平台跑得快一点,就猜测人家是不是“打通了平台的关系”。这种想法,其实是在无形中给自己找借口,也忽视了别人背后付出的巨大努力。

新媒网跨境获悉,事实上,绝大多数比我们优秀的同行,都不止在一个点上比我们好,而是在多个维度上都比我们领先一大截。他们不是靠运气,而是靠实力和汗水。

我曾经也“嫉妒”过我认识的一个卖家,觉得人家之所以做得比我好,仅仅是因为找到了一个好的供应商做靠山。直到后来我重新起步,带着更成熟的眼光去审视这个问题时才发现,在我还在各种“瞎折腾”的时候,人家早已专注在一个领域持续深耕了好多年。在我痴迷于各种新的“技术”和“风口”时,人家的团队早已把基本功打磨得炉火纯青,扎实无比。在我哀叹命运不公,感叹时运不济的时候,人家已经能够保证无论订单量多大,都绝不会出现断货的情况。我们可能反复换店铺、换产品、换赛道、换打法,而人家十来年没有挂过一次店铺,十来年没有换过一次产品线。这,才是他们成功的核心要素之一!这种专注和坚持,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所推崇的“工匠精神”吗?

去年,有小伙伴把我们某个阶段的高增长归结于我们比别人更早尝试了平台的按展示付费广告。结果呢?即使后来我们减少了这方面的投入,在同品类的竞争中,我们依然比其他小伙伴跑得快那么一丢丢。今年,我们又进入了新的赛道,又有小伙伴觉得我们只是“赌对了产品”。他们不知道,在我们进入这个领域时,平台上同类的产品已经有近千个了!我们之所以能从一堆同行中脱颖而出,靠的不是所谓的“独特眼光”或者“运气”,而是我们在多个点上,都比同行多努力了一点,多做得好了一点。

现在,咱们再来解答文章开头那个朋友的疑问:我们前期在产品准备上,比同行好了一点;产品上架后,在流量获取上,比同行好了一点;在促销活动上,比同行好了一点;在产品评价的增长上,比同行好了一点;在关联产品的开发上,比同行好了一点;在单一产品的供应链管理上,比同行好了一点;在对盈利预期和心态的把握上,我们也比同行更成熟、更稳健了一点。

新媒网跨境认为,正是这一系列“好了一点”的叠加,最终汇聚成了我们整体上看起来比同行跑得快了一点点的优势。这不是什么惊天秘密,也不是什么独门绝技。因为新项目刚开始的时候,正好有小伙伴在我们办公室跑流程,他们几乎全程围观了我们的操作。所以,可以明确地说:我们压根就没有什么见不得光的操作。事实就是,我们正是凭借着最普通、最扎实的运营逻辑,从这“尸山血海”般的市场竞争中,硬生生地闯出了一条路。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0632.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新媒网跨境指出,跨境电商成功不仅依赖选品,更在于精细化运营。文章强调了平台活动参与的重要性,并通过数据展示了如何通过付费流量带动自然流量,同时强调了供应链稳定和持续投入的重要性。成功的关键在于多个环节的“好一点”的叠加,而非单一因素。
发布于 2025-08-28
查看人数 407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