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FBA报销大砍!3月10日起,成本说了算!

2025-09-03Amazon

Image

最近,跨境电商圈子里可真是热闹非凡,尤其是亚马逊FBA的卖家朋友们,对平台的一举一动都格外关注。这不,前几天亚马逊又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关于“FBA库存报销政策”的更新,这可不是小修小补,而是涉及到咱卖家切身利益的大调整。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这次政策的核心变化,就是对“制造成本”(Manufacturing Cost)的定义和申报方式进行了全新规定,这直接影响到今后咱们的商品在FBA仓库里万一丢失或损坏,能拿到多少报销款。所以,各位伙伴,这事儿可得高度重视起来。

FBA库存报销:新规划定“制造成本”红线

按照亚马逊的最新公告,从2025年3月10日开始,如果咱们的商品在FBA仓库中不幸发生了丢失或者损坏的情况(特指在客户下订单之前就出现的问题),亚马逊的报销金额将不再像过去那样模糊,而是会严格依据商品的“制造成本”来计算。这可跟以往的报销逻辑大不一样了。

那么,究竟什么是亚马逊眼中的“制造成本”呢?这次更新中,平台给出了明确的解释:它指的是卖家从制造商、批发商或者经销商那里采购商品所支付的实际成本。打个比方,如果你是从工厂直接拿货,那工厂给你的出厂价就是制造成本;如果你是从批发商手里进货,那批发价就是制造成本。更有趣的是,如果你本身就是生产商品的厂家,那么你生产这件商品所投入的直接成本,也可以作为制造成本进行申报。

但这里面有个很关键的“但是”:那些大家习以为常的运费、仓储费、关税、保险费以及其他名目繁多的额外费用,统统都不被计入这次定义的“制造成本”里。简单来说,亚马逊这次是想把报销的锚点,牢牢定在商品本身的价值上,而不是你把货从生产地运到亚马逊仓库这一路上产生的所有附加成本。这也就意味着,未来我们向亚马逊申报的“商品成本”,将更加聚焦于“货本身”的“净价”,而非包含国际物流、清关等环节在内的“落地成本”。这对于精打细算的跨境卖家来说,无疑是一个需要提前做好财务规划和成本核算的信号。

两种方式,灵活应对“制造成本”管理

为了让卖家朋友们能更便捷地管理和申报这些关键信息,亚马逊这次也提供了两种灵活的选项。这体现了平台在规则细化的同时,也兼顾了操作的便利性。

第一种方式,就是让亚马逊来自动估算商品的制造成本。这种模式下,亚马逊可不是随便给个数字,他们会综合考量自家平台上的销售数据、其他同类卖家的定价信息,甚至还会参考批发市场的商品价格数据,然后给出一个相对合理的“制造成本”估值。如果你觉得亚马逊给出的这个估值还算靠谱,跟你的实际情况相差不大,那么你完全可以省心省力,直接采用这个系统默认的估值。这对于商品种类繁多、人力有限的卖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可以减轻负担的选择。

第二种方式,则是由卖家自己来提供真实的制造成本数据。如果你对亚马逊的估值不满意,或者觉得它与你实际的采购成本存在明显偏差,那你就有了主动权。亚马逊将在2025年1月底左右上线一个名为“Manage Your Manufacturing Cost”的专属页面。届时,卖家可以直接登录后台,在这个页面里手动填写你认为最真实、最准确的商品制造成本。这无疑是给那些成本结构独特、或对数据精准度有极高要求的卖家,提供了一个自主掌握报销主动权的机会。

但这里有个小细节需要注意:如果你在“Manage Your Manufacturing Cost”页面上线后,长时间没有主动提供或者修改自己的成本数据,亚马逊系统就会默认使用他们自动估算出来的那个值。直到你后续手动进行修改,这个默认值才会改变。所以,各位卖家朋友们,到时候可别忘了去后台看看,及时把自己的“家底”报清楚,才能确保在需要报销时不受影响。

政策调整:为何而来?

亚马逊为什么要进行这次看似“苛刻”的调整呢?从官方的说法来看,核心目的还是为了让FBA的报销流程更加透明,让报销金额的预期性更高。对于那些FBA库存经常出现货损或货丢情况的卖家而言,过去可能对最终能拿回多少钱心里没底,现在有了“制造成本”这个明确的报销标准,至少能让自己对潜在的损失有个“明白账”,从而更好地进行风险评估和经营规划。

同时,亚马逊也强调,他们一直在努力改进内部操作和流程,尽可能减少货物损坏或丢失的发生。这不仅是对卖家负责,也是平台提升自身服务水平的体现。即便不幸发生此类情况,他们也希望能够依据新的政策,在第一时间迅速完成报销,减少卖家在报销环节耗费不必要的精力,让大家能更专注于店铺的运营和销售。这番表态,也体现了平台方积极维护卖家利益,优化服务体验的良好愿望。

订单已生,报销规则不变

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这次报销政策的变动,主要针对的是“客户下订单之前”就已经丢失或损坏的商品。这意味着,如果你的商品在客户下单之后才出现问题,比如商品已经从FBA仓库出库,正在发往买家途中时才发生损坏或丢失,那么亚马逊的报销规则依然保持不变。

在这种情况下,亚马逊仍然会按照商品原订单的销售价格(扣除相关佣金、运费等费用)来进行报销。所以,各位卖家大可不必因此过度担忧,对于已产生订单的商品,平台依然会以销售价格为基础进行补偿,与此前的政策完全一致,不会因为这次的“制造成本”新规而受到影响。这个区分非常重要,能帮助卖家朋友们更清晰地理解政策边界。

卖家运营,如何应对新挑战?

新政之下,对于广大卖家,特别是中小卖家而言,无疑带来了新的考量。如果您的商品采购成本占比本来就高,或者您的商品成本结构与市场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那么亚马逊系统自动估算出来的“制造成本”很可能与您的实际情况不符。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您就需要及时登录后台,手动更新您的真实成本信息,否则,最终的报销金额就可能大打折扣,影响您的实际收益。

从更深层次看,这次政策调整也给所有跨境卖家敲响了警钟:未来在采购和定价环节,我们必须更加细致地做好成本核算和数据管理。因为一旦商品出现货损或货丢,无论是您手动填写的成本数据,还是系统默认的估算值,都将直接决定您能够获得的报销金额高低。这意味着,数据管理的精准度和透明度,将成为跨境电商运营中不可忽视的关键一环。

此外,新媒网跨境认为,亚马逊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其FBA流程的精细化管理趋势是不可逆的。未来,我们很可能会看到更多类似的政策出台,比如更加严格的FBA入仓要求、更精密的货物追踪流程等。这就要求我们卖家朋友们必须保持高度的关注,紧跟平台政策变化,并根据自身情况及时调整运营策略,以适应不断升级的平台管理要求。

稳中求进,合规经营是王道

回顾亚马逊FBA政策的演变,每一次修订都是平台在不断完善自身规则,提升运营效率的体现。这次关于“制造成本”的新规,在一定程度上也敦促卖家更加注重采购端的合规性与透明度。这与我们新媒网跨境一直强调的理念不谋而合——在当前和未来的跨境电商市场中,合规经营、精细化运营,将是所有卖家都绕不开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各位卖家朋友们,重要的时间节点请务必牢记:

  • 早在2024年12月19日,亚马逊就已经发布公告,对“制造成本”的定义进行了初步澄清,为这次新规埋下了伏笔。
  • 2025年1月底,亚马逊的后台将正式上线“Manage Your Manufacturing Cost”功能页面。届时,大家就可以提前登录,查看并着手填写自己的制造成本信息了。
  • 最终,在2025年3月10日,这项新政策将全面生效,此后所有符合条件的FBA库存丢失或损坏,都将按照全新的“制造成本”进行计算报销。

总而言之,这次政策更新,既带来了新的挑战,也蕴含着新的机遇。一方面,它赋予了卖家对报销金额更清晰的掌控权,让账目更加透明;另一方面,也对卖家的内部数据管理和成本核算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您的资料和数据准备不足,未来在报销环节可能会面临更为复杂的操作流程,甚至影响到实际收益。

所以,当您看到这条消息后,请务必尽快行动起来,对自己的商品成本核算方式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更重要的是,要在亚马逊后台“Manage Your Manufacturing Cost”功能上线后,第一时间设置和更新好准确的“制造成本”数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政策正式生效后,将潜在的影响降到最低,确保店铺运营和销售的稳定与高效,稳步向前。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4242.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亚马逊FBA库存报销政策更新,2025年3月10日起生效,核心在于“制造成本”的定义和申报方式调整。报销金额将严格依据制造成本计算,不包含运费、仓储等额外费用。卖家可通过亚马逊自动估算或手动提供成本数据两种方式管理。新规旨在提高报销透明度,卖家需重视成本核算和数据管理。
发布于 2025-09-03
查看人数 137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