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支付人才瓶颈:MT103是天书,骗局还敢信!

2025-09-03跨境支付

Image

中国经济的腾飞,带动了跨境贸易的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跨境支付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些年,我们亲眼见证了无数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向世界,也看到了支付体系如何为这条“出海”之路保驾护航。然而,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一些行业内深层次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其中最令人关注的,莫过于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问题。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在与行业内外的朋友们深入交流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感慨,当前跨境支付领域似乎正面临一个无形的“瓶颈”——那就是部分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已经开始反过来制约着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前行。这并非是责怪,而是一种真诚的担忧和呼吁。毕竟,在一个日新月异、规则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中,专业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回想这些年,我们经常能听到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行业“段子”。比如,在销售岗位上,有些朋友可能认为只要掌握了价格优势,就能赢得客户,甚至简单粗暴地打价格战。但跨境支付,绝非简单的商品买卖。它涉及到复杂的国际法规、资金清算路径、外汇管理、风险合规等等。如果销售人员仅仅停留在“我能做什么”的层面,而无法深入理解客户的真实业务痛点,无法准确评估潜在的合规风险,甚至不能为客户提供基于专业知识的解决方案,那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一锤子买卖”,难以建立长期的信任关系,更无法帮助客户在复杂的国际贸易中规避风险。真正的销售高手,不仅要能卖出产品,更要能为客户提供价值,这价值就来自于深厚的专业积累。

再比如风控部门,这可是跨境支付的“生命线”。我们国家对于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制裁等方面的要求日益严格,国际上也有一套严密的监管体系。风控人员的工作绝不仅仅是“按照公司制度要求客户提供材料”那么简单。他们需要深刻理解每一份贸易材料背后的业务逻辑,能够识别潜在的虚假交易、异常资金流动,甚至要洞察那些隐藏在看似合规操作下的风险。如果仅仅是机械地执行规定,而缺乏对国际金融犯罪手法、贸易背景真实性判断的深层次理解,那风控的大门就可能留下漏洞,不仅给企业带来合规风险,甚至可能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还有金融机构合作(FI)岗位的朋友,他们的职责是连接各种银行和支付公司资源。有些朋友可能认为,只要找到一家能做某项业务的银行或机构,就算完成了任务。但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市场上的合作方鱼龙混杂,如何甄别合作机构的真实实力、合规能力、结算效率?又如何了解不同银行在多币种账户、离岸账户、结汇购汇等方面的真实政策和操作细节?

新媒网跨境认为,某些在自媒体平台上流传的所谓“经验之谈”更是令人啼笑皆非。比如,有人煞有介事地宣称,在国内银行开设美元公司账户异常困难,甚至不能接收其他外币。这完全与事实不符!从我们在银行业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除了极少数小型地方性银行外,咱们国内的各大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基本上都为企业提供了多币种账户服务,包括人民币、美元、欧元等主要国际货币。无论是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还是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NRA账户),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都可以实现多币种的资金管理和清算。这些误导性的信息,不仅会给初入行的朋友造成困惑,更会影响企业对国内金融环境的正确认知,甚至可能让他们舍近求远,选择一些未经认证、风险未知的海外服务。

更让人担忧的是,当与一些号称在行业内摸爬滚打三四年的人交流时,如果提到像MT103报文的附言栏位、MT202报文的使用场景和背后含义,他们往往会茫然不知。要知道,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报文是国际银行间进行资金清算和信息交换的标准语言,MT103是客户汇款报文,记录了详细的汇款人、收款人、金额等信息,其附言栏位承载着重要的业务信息;而MT202则是银行间头寸调拨报文,代表着资金的最终走向。不懂这些基础知识,就像在国际贸易的海洋中航行,却看不懂航海图,甚至不知道罗盘的指示,这无疑会大大增加操作风险,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一旦出现资金延迟、错账或被拦截等情况,缺乏对报文的理解,就很难追溯问题根源,更谈不上高效解决。

还有一些银行内部的朋友,偶尔也会提出一些“奇葩”的问题。比如,有人会问VCC(虚拟信用卡)是否能用来收取亚马逊的货款。这表明了对支付工具属性和使用场景的混淆。VCC本质上是一种支付介质,主要用于线上消费或验证,而非资金收款账户。更有甚者,一些已经被揭露过的骗局,在某些人眼中竟然还被认为是“可能存在的业务模式”。例如,一些声称可以“零风险高回报”进行跨境资金腾挪的方案,往往披着创新业务的外衣,实则暗藏非法集资、洗钱等巨大风险。对这些新型骗局缺乏警惕和识别能力,无疑会给行业声誉和参与者的资金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新媒网跨境认为,这些现象的背后,暴露出的是行业在人才培养和知识体系建设上的短板。在快速发展中,我们似乎更注重“快”,而忽略了“精”。

那么,如何才能破解这个“瓶颈”,让跨境支付行业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呢?

首先,必须加强行业的“准入门槛”。这并非是为了设置障碍,而是为了确保进入这个行业的,都是具备基本专业素养、认同行业规范、愿意持续学习的人。这可以考虑建立更完善的从业人员资质认证体系,或者要求新入职人员进行系统性的岗前培训并通过考核。让“专业”成为进入这个行业的敲门砖,从源头上提升行业人才的整体素质。

其次,针对现有从业人员,需要有针对性强、系统性强的培训和训练。这种培训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跨境支付的各个环节。例如:

  1. 深入学习国际结算规则: 了解UCP600、ISBP等国际惯例,掌握信用证、托收等结算方式的精髓,这对于风控和FI岗位的同事尤为重要。
  2. 强化合规意识: 掌握全球反洗钱(AML)、了解你的客户(KYC)、制裁筛查等最新国际监管动态,学会如何识别和规避合规风险。这不仅是风控的职责,更是全员的责任。
  3. 理解技术底层逻辑: 即使是非技术岗位的同事,也应对SWIFT报文、API接口、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有基本认知,知道它们在跨境支付中扮演的角色,这样才能更好地与技术团队协作,解决问题。
  4. 识别新型骗局: 定期分享行业内出现的最新诈骗手法和案例,提高从业人员的反诈意识和识别能力,保护企业和客户的资金安全。
  5. 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 跨境支付意味着与全球打交道,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商业习惯,有助于更顺畅地开展业务合作。

新媒网跨境认为,除了企业内部的培训,行业协会、专业媒体平台也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积极组织高质量的行业研讨会、沙龙和专业课程,搭建一个开放共享的学习交流平台。让优秀的从业者分享经验,让疑惑得到解答,让知识得到普及。

这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我们的跨境支付行业更加稳健、更加专业、更具国际竞争力。中国企业的“出海”之路需要坚实的支付基石,而这基石的牢固程度,正取决于每一位行业从业者的专业水平和责任心。咱们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强劲的跨境贸易,而跨境支付正是这条贸易大动脉中不可或缺的血液。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4080.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跨境支付行业面临从业人员专业素养瓶颈,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文章呼吁提升行业准入门槛,加强培训,内容涵盖国际结算规则、合规意识、技术底层逻辑和新型骗局识别,为中国企业出海之路提供坚实的支付基石。
发布于 2025-09-03
查看人数 190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