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12亿DTC品牌彻底凉凉!创始人跑路失联涉诈

2025-09-06Shopify

Image

一场关于明星品牌的惊人“滑铁卢”,近日在电商圈内引发了不小的震动。新媒网跨境获悉,曾经风光无限、备受瞩目的美国DTC食品科技品牌Better Brand,如今却疑似陷入倒闭的深渊,其创始人Aimee Yang更被爆涉嫌欺诈和资金滥用,目前已是下落不明,这无疑给本就竞争激烈的市场再添一笔警示。

回望Better Brand的崛起之路,如同影视剧中的励志篇章。它凭借着独具匠心的“高蛋白低碳水贝果”,在短时间内迅速走红,成为健康饮食领域的一匹黑马。这款产品不仅精准满足了健身爱好者对优质蛋白的追求,也深受减肥人群和注重健康的消费者青睐,颠覆了传统碳水化合物给人的“负担感”。可以说,Better Brand开创性地将“美味”与“健康”完美融合,一度被誉为“碳水化合物界的Beyond Meat”,其品牌魅力可见一斑。在市场热情的追捧下,Better Brand的业绩更是势如破竹,短短几个月内就创造了百万美元的惊人营业额,一时间风头无两,成为无数创业者艳羡的对象。

在资本的加持下,Better Brand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到了2023年,这家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的品牌,成功完成了高达6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投资方阵容更是星光熠熠,不仅有自动驾驶公司Cruise的创始人Kyle Vogt这样的科技界巨擘,还有美国知名演员Patrick Schwarzenegger等文体明星的倾力加盟。这笔巨额融资,加上此前已获得的250万美元投资,使得Better Brand累计吸引了约1000万美元的资金。随之而来的是其市场估值水涨船高,一度达到令人咋舌的1.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2.18亿元)。那时的Better Brand,无疑是DTC(直面消费者)品牌赛道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承载着无数人对于健康食品与商业成功的无限憧憬。

然而,商业世界的风云变幻,总是充满着难以预料的转折。进入2024年,Better Brand的运营状况突然急转直下,此前光鲜亮丽的表象开始出现裂痕。最早的警报信号来自于消费者端:社交媒体上、电商平台上,关于公司发货延迟的投诉开始持续增多,用户的耐心和信任正被一点点消磨。紧接着,令人不安的消息接踵而至,Better Brand的官方网站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突然下线,这无疑让外界对于其运营状况的担忧达到了顶点。尽管创始人Aimee Yang迅速出面,尝试恢复网站运营,并坚决否认了公司即将倒闭的传闻,力图稳定军心。然而,就在这辟谣声中,有心人通过专业社交平台LinkedIn进行调查,却惊讶地发现Better Brand公司内竟已没有任何员工在职,这无疑是公司运营陷入停滞乃至彻底瓦解的铁证。这些零散的迹象,如同风雨欲来的前奏,预示着一场更大危机的悄然降临。

最终,遮掩在光鲜外表下的真相,随着一份迟来的法庭传票而彻底大白于天下。今年3月底,这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如同一声惊雷,将Better Brand拖欠特色面包店70万美元贷款的事实公之于众。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连同利息在内,Better Brand的累计欠款已接近49万美元,债务危机如同滚雪球般越发庞大。更令人震惊的是,债权方JSD公司在诉讼中直指Better Brand创始人Aimee Yang涉嫌欺诈,并拒绝披露公司的资金流向,这无疑给品牌的声誉和创始人的个人诚信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接下来的剧情,更是跌宕起伏,颇具戏剧性,犹如一部悬疑电影。为了追回巨额欠款,心急如焚的债主不惜重金聘请了专业的私家侦探,希望能够找到Aimee Yang,查清资金去向。侦探顺藤摸瓜,一路追踪,最终找到了Aimee Yang父母的住所。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当侦探登门造访时,却发现Aimee Yang早已“人间蒸发”,彻底失去联系。她的消失,使得整个事件的性质从简单的商业纠纷,迅速升级为一起涉及欺诈、失联的严重法律案件,也让Better Brand的未来蒙上了一层更加浓重的阴影。

截至本文发稿前,新媒网跨境了解到,Better Brand在亚马逊上的品牌店铺以及其独立的官方网站,均已同步关停。当消费者试图在亚马逊上搜索并打开Better Brand店铺时,页面显示的结果是所有商品列表(Listing)都已经不可售。这意味着,这个曾经风靡一时的明星品牌,已然在各大销售渠道彻底消失,其商业生命似乎已画上了休止符,留下了一地鸡毛和无数的疑问。

从头部大卖到平台破产的连锁警示

Better Brand从曾经掌管超12亿人民币估值的明星企业,到如今被曝“跑路失联”,这种坐过山车式的“跌宕起伏”不免让人唏嘘不已,更引发了对商业诚信与风险控制的深刻反思。当然,商海浮沉,从来不只是中小卖家的故事,即使是头部大卖,也可能在瞬间遭遇危机。同样的,一些规模庞大的跨境电商平台也难逃破产的命运,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

这并非孤例。例如,新媒网跨境在之前的报道中也提到,国内的跨境电商巨头跨境通,其第一大股东持有的800万股股票被强制执行并公开拍卖。这无疑给这家深圳大卖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压力和信任危机。无独有偶,今年3月,位于东南亚的重量级电商平台——新加坡本土的Qoo10,同样因高达1.98亿新元(约合人民币10.75亿元)的巨额债务危机,最终不得不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这家曾深耕韩国市场,一度坐拥广阔用户群体的电商巨头,其衰落的背后,也暴露出盲目扩张和管理失误的深层问题。据悉,Qoo10的母公司曾大手笔收购已然破产的外国电商平台Wish等企业,这一系列激进且不甚成功的并购操作,导致子公司资金被挪用以维持运营,最终引发了卖家群体的集体追债,使得这家本应稳健发展的平台,也走到了末路。

这些案例,无论是明星品牌的骤然陨落,还是行业巨头的轰然倒塌,都如同警钟长鸣,提醒着每一位跨境电商的从业者,商业的本质并非一蹴而就的资本神话,而是需要长期主义的坚守和对风险的敬畏。

跨境电商需要回归商业本质

Better Brand从超12亿估值到“卷款跑路”的嫌疑,从电商平台巨头到破产清算,这些血淋淋的案例为整个跨境电商行业敲响了警钟:当早期的流量红利逐渐消退,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时,单纯依靠营销和资本运作已难以为继。此时此刻,真正能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唯有扎实的产品力与精细化的运营管理。

对于广大的跨境从业者而言,这些案例无疑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在瞬息万变、充满不确定性的电商市场上,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或错判,都可能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强化合规经营和提升透明度的重要性,坚决杜绝和警惕那种不计后果的非理性扩张行为,避免重蹈覆辙。

唯有聚焦产品的差异化创新,努力打造独具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商品;唯有持续优化供应链效率,确保从生产到交付的每一个环节都能高效、稳定运行;唯有建立起健康的现金流管理体系,确保企业拥有足够的“弹药”来应对市场波动——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在风云诡谲、充满挑战的跨境电商市场中,真正穿越周期,实现可持续的稳健发展。

新媒网跨境认为,商业的本质从来不是浮躁的资本故事,更不是短期的投机取巧。它所追求的,是能够持续为用户创造价值,为社会贡献积极力量的能力。唯有坚守诚信、创新、负责任的经营理念,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稳致远,共创共享更加繁荣的商业未来。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170m-d2c-brand-dead-founder-fled-fraud.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美国DTC食品科技品牌Better Brand疑似倒闭,创始人Aimee Yang被爆涉嫌欺诈失联。公司曾因“高蛋白低碳水贝果”走红,获数百万美元融资,估值超1亿美元。事件暴露了DTC品牌风险和跨境电商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引发对商业诚信和风险控制的反思。
发布于 2025-09-06
查看人数 154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