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万假货!泰国重拳罚27亿,中国卖家被捕入狱!

2025-08-28Shopee

Image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跨境电商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而来,为无数商家和消费者带来了便捷与机遇。然而,在这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背后,假冒伪劣商品、商业欺诈等不法行为也如影随形,给市场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维护公平健康的营商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已成为各国监管部门的重要课题。

新媒网跨境获悉,近期,泰国在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方面可谓重拳出击,成果显著。泰国知识产权局(DIP)联合泰国皇家警察、技术犯罪打击部门(TCSD)以及知识产权所有者的私营部门代表,共同组建了一支特别工作组。这支精锐部队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线上平台和线下主要商业区域,致力于从源头上遏制假冒商品泛滥的势头。

据泰国商务部知识产权局局长Nusara Kanjanakul女士透露,经过工作组不懈的努力和细致的排查,今年上半年,他们共处理了139起侵权案件,查获的仿冒商品数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31万多件。这些数字背后,是泰国政府打击侵权、维护市场秩序的坚定决心,也为广大消费者和合法经营者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在查获的案件中,有两家大型的假冒商品网络分销平台被成功捣毁,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这些平台如同隐匿在网络深处的“毒瘤”,利用线上交易的便利性,大量分销假冒伪劣商品。特别工作组顺藤摸瓜,从这两家平台查获了高达70万件不同种类的假冒商品。这些假货种类繁多,从日常所需的洗发水、护肤霜、膳食补充剂,到电子产品配件如手机配件,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相关部门出于调查需要并未透露这两家电商平台的具体名称,但这次行动无疑向所有企图在线上售假的商家发出了严厉警告。

除了线上平台的清理整顿,泰国警方在商业区的线下检查也同样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市场检查中,警方查获了超过60万件各类违规商品,其中不乏各种假冒的皮具、衬衫、裤子、时尚配饰以及对车辆安全至关重要的发动机零件。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支特别行动小组深入曼谷的30家大型百货商店进行突击检查,当场就查出了大批假冒伪劣产品。这充分说明,假货问题并非只存在于线上,线下的传统渠道也同样是监管的重点,这彰显了泰国打击假冒行为的全面性和彻底性。

对于这些触目惊心的发现,Nusara Kanjanakul局长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目前,假冒产品往往凭借其极低的售价来吸引眼球,大量生产并涌入市场。因此,我们真诚地敦促消费者朋友们在购物时务必提高警惕,擦亮双眼。选择那些价格合理、信誉良好的正规渠道进行购买,切勿被一时的低价诱惑所蒙蔽,因小失大。” 这不仅是保护自身权益,更是对那些坚持正品、诚信经营的商家的一种支持。

事实上,近年来泰国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方面从未松懈,政府各部门之间协同联动,积极构建起一道全方位、多层次的市场监管防线。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让泰国的市场环境持续向好。

就在不久前,泰国总理办公室也发布消息,强调了政府在维护市场秩序方面的坚定立场。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3月期间,隶属于泰国财务部的消费税厅采取了积极的执法行动,严厉打击了各地违反《消费税法》的行为。期间,共计处理了18254起案件,其中就包含了多起与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相关的案件。从酒类、烟草到油及油制品,再到摩托车等品类,这些商品都曾是假冒伪劣的“重灾区”,而政府部门的介入,有效遏制了这些不法行为的蔓延。

经过统计,这些与假冒商品相关的案件,已经开出的罚款金额达到了4亿泰铢。更值得关注的是,预计的罚款总额更是有望超过27亿泰铢。这不仅仅是一串数字,它体现了泰国政府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零容忍的态度,也向所有不法分子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违法成本将会非常高昂,切勿心存侥幸。

“泰国相关部门已经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的严重性,并给予了高度重视,尤其是在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日常消费品领域。” 商务部知识产权局局长Nusara Kanjanakul的这番话,再次强调了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

事实也确实如此,尽管假货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都难以彻底根除,但泰国电商市场针对假冒伪劣产品的监管和处罚力度却在持续增强。这份坚定和行动力,也正在逐步重塑市场生态。

今年年初,泰国商务部就主动联合了16个政府部门,并且与包括Shopee、Temu、TikTok Shop在内的多家主流电商平台携手合作,共同加大了对线上销售不合格、不合规以及劣质产品行为的整治力度。这种跨部门、跨平台的合作模式,无疑极大地提升了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的效率和覆盖面。

泰国商务部长皮查伊·纳里普塔潘明确表示,他们将严格执行“通知与下架”政策。这意味着,任何被认定为不合格或存在问题的产品,都将被立即从电商平台上移除,并禁止其继续销售。此举旨在从源头上切断劣质产品的销售渠道,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消费者免受线上假冒伪劣产品的侵害,让消费者能够安心购物。

除了直接下架违规产品外,泰国商务部还承诺将从多个维度出发,全方位加强产品安全监管,并努力建立起一套长效机制,以持续保障市场秩序的健康运行。一方面,政府部门将通过广泛发布宣传资料,积极提升消费者和商家对合法合规产品的认知度和辨别能力,引导大家共同抵制假货。另一方面,他们还将适时出台更为细致的产品监测指南,进一步强化监管的执行力度和精准性,确保每一件商品都能符合标准。这些举措无不体现了泰国政府构建诚信、公平市场环境的决心。

随着泰国电商合规化工作的有序展开,对于所有跨境卖家而言,遵守当地市场法规、确保产品获得必要的认证以及进行税务合规,已经不再是可选项,而是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这不仅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更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一旦卖家触及法律红线,各类严厉的处罚便会接踵而至,届时不仅会面临经济损失,更可能损害企业的品牌声誉,甚至引发法律责任。

此前,泰国官方睫毛膏品牌Mae Rung就与警方通力合作,成功查获了一起严重的假冒产品事件。经过警方深入调查,涉案的售假人是一位中国籍男子陈某。他所销售的假冒睫毛膏产品,无论从包装设计还是外观细节上,都与正品极为相似,足以以假乱真。更令人震惊的是,其假货数量巨大,大约有3000件,其中一部分甚至已经分装打包,准备发往各地。尽管陈某在被捕后否认自己是这些假货的货主,但泰国警方还是依法对其进行了逮捕,并扣押了所有假冒睫毛膏。

根据泰国现行法律规定,销售假冒商标的商品,最高可面临四年监禁的处罚,同时还可能被处以高达40万泰铢的罚款,或者监禁与罚款并罚。而如果涉及销售侵犯版权的商品,最高处罚则可达四年监禁,罚款金额甚至可能高达80万泰铢,同样也可能面临监禁与罚款并罚的严厉制裁。可以预见,等待陈某的,将是泰国法律的公正裁决,他的案例也为所有跨境电商从业者敲响了警钟。

新媒网跨境认为,在全球电商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下,未来各国市场都将继续加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力度。陈某的案例也给各位跨境卖家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律与道德课。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切勿为了眼前的一点点蝇头小利,而走上一条违法犯罪的不归路。只有诚信经营,尊重知识产权,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最终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光明未来。维护一个公平、公正、健康的市场环境,是我们每个参与者的共同责任,也是我们共同的利益所在。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0214.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泰国重拳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上半年查获131万件仿冒品,捣毁多个线上分销平台。政府联合多部门和电商平台加强监管,严惩售假行为。提醒消费者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渠道,共建诚信市场环境。
发布于 2025-08-28
查看人数 1799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