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危机=人类灭绝?专家警告:比小行星撞击更致命

2025-07-19东南亚市场

Image

新媒网跨境获悉,近期关于气候变化是否构成人类生存威胁的讨论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关注。这一话题不仅涉及科学评估,还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外媒报道指出,一些专家将气候变化与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极端事件相提并论,引发公众深思。

想象一下,如果一颗直径约100公里的巨型小行星明天撞击地球,整个星球将变得无法居住,绝大多数生命形式会灭绝,只有少数极端微生物能存活。这样的灾难会彻底抹去人类文明,无人生还。在传统定义中,这被称为“生存威胁”,即直接危及物种存在的风险。近年来,这个术语的范围有所扩展,气候变化也被纳入讨论范畴。科学家、政治家和全球领袖纷纷将气候危机描述为对人类生存的潜在威胁。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人类活动驱动的气候变化已在全球范围内改变生态环境,但它真的会导致人类灭绝吗?部分专家认为,在极端情况下这可能发生;另一些则强调,问题焦点应转向如何应对潜在灾难。为深入探讨,外媒采访了多位国际专家,他们的观点提供了多元视角。

美国全球灾难风险研究所执行主任塞思·鲍姆(Seth Baum)指出,定义“生存威胁”是关键。他更倾向于使用“全球灾难风险”而非“生存风险”,因为后者字面意思是针对存在本身的威胁。鲍姆认为,人类应关注的不只是灭绝风险,还包括文明严重衰退的可能性。例如,人类文明在过去1万至1.2万年间才兴起,而人类物种已有约20万年历史。为什么文明这么晚才出现?一个重要解释是,近1万年来地球气候相对稳定和适宜,为社会发展创造了条件。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气候学家迈克尔·曼(Michael Mann)持肯定态度。他在即将出版的新书《科学围城》中强调,气候变化无疑是生存威胁之一。曼与合著者彼得·霍特兹(Peter Hotez)共同指出,当前三大威胁正威胁人类文明:气候危机、致命大流行病,以及最关键的反科学思潮和虚假信息浪潮。后者削弱了社会应对危机的能力,加剧了整体风险。

英国剑桥大学存在风险研究中心研究员肯尼迪·姆贝瓦(Kennedy Mbeva)提出更细致的区分。他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生存风险”指极端威胁,但“灾难性风险”更能准确描述气候危机。姆贝瓦解释说,这不仅包括气候系统崩溃的可能性——在极端情境下可能引发毁灭性后果——还涵盖了当前和近期可观测的极端气候影响,如海平面上升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这些现实影响已对全球社区造成连锁反应,值得优先关注。

美国存在心理学家蕾妮·勒茨曼(Renée Lertzman)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气候变化无疑是生存威胁。勒茨曼专注于气候和环境心理研究数十年,她认为多重因素交织导致人类对这一危机的感知复杂化。心理障碍如否认或无力感可能阻碍行动,但这正是需要加强公众教育和意识提升的领域。通过理解心理机制,社会能更有效地凝聚共识,推动解决方案。

美国乔治城大学哲学助理教授奥卢费米·泰沃(Olúfẹ́mi O. Táíwò)则聚焦社会维度。他同意气候变化是生存威胁,但强调其根源在于气候效应与政治体系的交互作用。泰沃指出,气候变化的生态影响本已严重,但与社会不平等或治理失效结合时,会放大危机。例如,资源分配不均可能加剧冲突,威胁社会稳定。这提示人类需从系统层面应对,而非仅依赖技术修复。

新媒网跨境认为,这场讨论凸显了气候变化议题的多维性。专家观点虽有分歧,但共识在于风险真实存在且需集体行动。通过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人类有能力缓解气候影响,迈向可持续发展。当前,全球可再生能源转型和环保倡议正带来希望,提醒我们聚焦解决方案而非恐惧。积极应对不仅能保护地球,还能促进人类文明的韧性成长。
气候变化是否真的会导致人类物种灭绝?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5700.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新媒网跨境报道,全球专家热议气候变化是否构成人类生存威胁,探讨气候危机与全球灾难风险的关联,强调需集体行动应对。
发布于 2025-07-19
查看人数 499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