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掉下巴!1加仑油跑100英里,美国唯一“小摩托”

2025-09-04Wayfair

Image

当我们谈及交通工具,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速度与激情,是排量与轰鸣。然而,在这个日益追求绿色出行、智能高效的时代,是否还有一种小巧、经济、却又不失个性的选择?新媒网跨境获悉,在美国的街头巷尾,有一种被戏称为“摩托车界素食主义者”的小家伙,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悄然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它就是——助力自行车,俗称“moped”,一种马力不足2匹、时速不超过30英里(约48公里/小时)、体重甚至比人还轻的朴实机械。

助力自行车,顾名思义,它融合了自行车与摩托车的特性,既可以脚踏骑行,又能够依靠发动机提供动力。这种独特的定位,使得它在城市通勤和短途旅行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它不是街头最耀眼的明星,也不是速度的代名词,但它的存在,却完美诠释了实用主义与低碳生活的和谐统一。对于那些追求经济性、环保性,同时又希望享有一定便捷性的都市人来说,助力自行车无疑提供了一个富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

当下,在美国市场,能够满足美国环保署(EPA)严苛销售要求的助力自行车制造商,仅剩寥寥无几,甚至可以说,很多消费者对此品牌可能都闻所未闻。曾经那些响当当的名字,比如标致、普赫、莫托贝卡,它们或已销声匿迹,或已黯然退出美国市场。这些品牌被联邦政府日益严峻的排放测试所吓退,同时也对自身在美国市场的生存前景感到悲观,最终选择了放弃。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唯有一个品牌坚守阵地,它就是托马斯(Tomos)。这家公司起源于前南斯拉夫的斯洛文尼亚,拥有超过半个世纪的辉煌制造历史,专门生产助力自行车、小型摩托车和越野摩托车。自1976年以来,托马斯便开始将产品销往美国,迄今已耕耘多年,成为美国市场上唯一的合规助力自行车供应商,其坚持不懈的工匠精神值得称赞。

或许您会感到好奇,既然托马斯是唯一选择,为何在街头巷尾却鲜少见到它的身影?这并不令人意外。助力自行车上一次风靡美国,还要追溯到大约三十年前,也就是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当时,燃油价格飙升,人们开始寻求更加经济实惠的出行方式。从1976年到1979年,短短几年间,美国销售了五十万辆这种带有发动机的脚踏自行车,市场一度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中东地区局势趋于缓和,石油供应恢复稳定,加上日本品牌的小型摩托车(scooter)开始进入市场并迅速流行,助力自行车的鼎盛时期便如同烟花般迅速消散,只留下了一缕尾气在空中,渐渐淡去。

时光流转至今日,托马斯依然在不懈努力,共推出了六款不同型号的助力自行车,价格区间从1100美元到1700美元不等,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每一款车型都展现出令人惊叹的燃油效率,每加仑汽油可行驶100英里(约合百公里油耗2.35升),这在当今油价波动的大环境下,无疑是其最大的吸引力之一。这些车型都围绕着同一个基础发动机设计——一款风冷、两冲程、排量49立方厘米的单缸发动机,每次启动时,都需要给它一个有力的脚踩。

是的,您没有听错,它确实是一款“老派”的两冲程发动机,所以当它启动时,那种特有的声响和尾气味道,会让人联想到园丁们使用的吹叶机。但这并不意味着它落后于时代。托马斯在技术上做出了巧妙的改进,为这款发动机配备了自动注油器,确保燃油与润滑油以恰到好处的比例混合,进入发动机,从而优化燃烧效率,延长发动机寿命。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排气后端,还安装了一个小巧的催化转换器,用于处理废气排放,有效降低了污染物,使其能够满足现代环保法规的要求。这充分体现了工程师们在传统技术基础上的创新和责任感,让经典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在一次深入体验中,我们特别试驾了托马斯最受欢迎的型号之一——重达112磅(约50.8公斤)的ST。这款车在出厂状态下,最高时速约为28英里(约45公里/小时),虽然略显温和,但已足够满足日常通勤需求。然而,对于一些追求更高性能的用户来说,ST同样具备改装潜力。通过移除进气限流器,更换火花塞,并减小后链轮的尺寸,这辆车的最高时速可以提升到令人满意的37英里(约59.5公里/小时)。当然,提升ST的性能并非没有代价。速度的增加,虽然使其足以跟上大多数城市交通,但也意味着它不再完全符合作为助力自行车的合法定义,这可能会带来一些法规上的考量。尽管如此,提速后的ST在城市中穿梭更加自如,虽然偶尔还是会引来一些调侃的目光,但这丝毫不会影响骑行者享受它带来的便捷与乐趣。

尽管助力自行车在燃油经济性方面表现惊人,却似乎总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作为摩托车和自行车的“私生子”,它既不被摩托车群体完全接纳,也难以融入自行车爱好者的圈子。这种尴尬的定位,使得助力自行车常常被忽视,甚至遭到误解。

就连美国的各州政府在处理这类交通工具时也显得有些“困惑”。作为一种独特的混合型交通工具,助力自行车受到了一些颇为奇特的规定约束。例如,它通常不需要像汽车那样办理复杂的注册手续,但却必须安装一块特殊的牌照,以示其合法身份。此外,驾驶者需要持有M1或M2级别的驾驶执照,这通常是摩托车驾驶所需的许可。在骑行时,驾驶者必须佩戴符合机动车标准的安全头盔,而不仅仅是自行车头盔。有趣的是,助力自行车不仅可以在普通街道上行驶,也允许在自行车道上使用,这进一步凸显了其介于两者之间的模糊地带。这些规定反映了立法者在平衡安全、便捷与分类管理之间所做的努力。

我试驾的这款ST,其脚踏功能是完全正常的,踩踏起来轻松自如。不过,说实话,我个人在骑行过程中,除了在启动发动机时会踩上一两脚,或者在巡航时把脚放在上面休息,平时是很少真正用脚踏板来驱动它的。大部分时间,我更乐意享受发动机带来的省力与便捷。

当然,如果我的1.06加仑(约4升)油箱不慎耗尽,我可能就会改变主意,不得不踩着脚踏板前往最近的加油站。但那样的旅程,想必会是一段漫长而缓慢的体验。在纯脚踏模式下,ST的速度只能达到每小时8英里(约13公里/小时),这显然不是其设计的初衷。有一次,我心血来潮,决定完全不启动发动机,只靠人力骑行,结果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只大猩猩骑着一辆小猩猩的自行车,那种不协调感十分强烈。要知道,我只有130磅(约59公斤)的体重,尚且如此。令人惊讶的是,这款托马斯ST竟然能够承载比我重100磅(约45公斤)的乘客,只是对于那些体重较大的骑行者来说,他们或许会觉得自己像个“巨人”坐在一辆小车上,画面感十足。

回想起最初,我曾信誓旦旦地认为,在像美国洛杉矶这样的大都市里,绝不会骑乘排量低于250cc的摩托车。原因无他,这座城市的四轮汽车驾驶者,给我的感觉是有一部分人开车方式过于激进,仿佛刚注射过兴奋剂一般。因此,当我第一次坐上托马斯助力自行车时,内心的忐忑不安远超我骑乘那些动力强劲数十倍的摩托车。然而,很快我就摸索出了骑行助力自行车的关键所在:那就是要学会“谦让”。在道路上,要主动避让那些马力更强的车辆,并且在心态和行为上,更像是一名自行车手,而非一名摩托车手。这种心态的转变,不仅能保证自己的安全,也能让旅程更加顺畅,体现了交通参与者之间相互理解与尊重的和谐理念。

我第一次骑托马斯助力自行车,是从美国奥兰治县前往我27英里(约43公里)外的家中。根据外媒地图的规划,这段路程正常情况下只需34分钟。然而,我的实际骑行时间却是预期的三倍之久。这背后的原因有三点:第一,助力自行车本身速度就不快,难以像普通摩托车那样风驰电掣;第二,助力自行车被禁止驶入高速公路,这意味着我必须选择相对复杂的地面道路;第三,也是最令人头痛的一点,我迷路了。

我在此之前从未尝试过在奥兰治县和洛杉矶县之间完全依靠地面道路穿行,结果不知怎么的,我竟然误打误撞地来到了东洛杉矶。相信我,在那些充斥着低趴改装车(lowrider)的街区,一个身穿皮衣、头戴全盔的女性,骑着一辆活泼的斯洛文尼亚助力自行车,这样的画面简直是格格不入,甚至可以说有些滑稽。在那个特定环境下,没有什么比这看起来更不酷了。

除了显得格格不入,乘坐体验也并非尽善尽美。托马斯ST的前部采用了伸缩式前叉设计,后部则配备了双减震器,这样的配置足以应对日常短途骑行的颠簸。然而,对于长时间的旅途,或者当车轮不经意间驶过那些城市中常见的井盖凹陷时,每一次的冲击都如同一次小小的“折磨”,让屁股和脊椎都感到不适。这提醒我们,再完美的机械,也有其设计上的侧重点,而长途的舒适性,并非助力自行车的主要优势。

当夕阳西下,我驾驶着ST穿行在洛杉矶的博伊尔高地街区时,天色渐暗,光线愈发昏沉。幸运的是,我的ST是鲜艳的红色,这无疑为提高车辆的可见度增添了几分保障。然而,随着光线的减弱,一个我早已有所察觉的问题也变得愈发明显:车辆的电器系统似乎高度依赖发动机的转速来维持正常工作。当车辆处于怠速状态时,前大灯会不时地闪烁,转向灯的闪动频率也变得缓慢而无力,就像一位心脏病患者在除颤器启动前的那种虚弱状态,这无疑给夜间行驶带来了一丝不安。

尽管存在这些小小的电器“脾气”,但当我在自动两速的托马斯ST上轻柔地转动油门时,它总能爆发出足够的动力。这份力量让它在车流中穿梭自如,不会轻易被那些嘲讽的皮卡车尾气所淹没,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而当松开油门,从20英里/小时(约32公里/小时)的速度缓慢降至怠速时,车辆虽然会发出一阵轻微的嘶鸣和喘息,但却从未出现熄火的情况,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种“小马拉大车”的精神,也正是助力自行车独特魅力的一部分。

托马斯ST最令人称道之处,无疑是其卓越的经济性与燃油效率。它不仅仅是一款交通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以极低的运营成本,实现高效的城市移动。这款小巧的机器,其表现令人印象深刻,它向我们证明了,即使是简单的设计,也能通过精心的调校和优化,达到出色的实用效果。然而,骑行这样一辆助力自行车,尤其是在繁忙的城市道路上,需要驾驶者拥有一颗钢铁般的神经,更重要的是,它需要你投入更多的时间而非金钱。这是一种对慢生活、对精打细算、对绿色出行的独特诠释,也符合我们倡导的勤俭节约与和谐发展的价值观。
Tomos ST

2007 Tomos ST

  • 价格: $1,300
  • 动力系统: 风冷、注油、化油器、两冲程、单缸
  • 排量: 49 cc
  • 变速箱: 两速自动,脚踏启动
  • 净重: 112 磅
  • 油箱容量: 1.06 加仑
  • 每加仑里程: 100
  • 座椅高度: 30.5 英寸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4725.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美国助力自行车市场小众但独特,Tomos是唯一合规供应商。助力自行车融合自行车与摩托车特性,经济环保,适合城市短途通勤。Tomos ST车型燃油效率高,但舒适性欠佳,驾驶需谦让。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助力自行车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的城市移动方式。
发布于 2025-09-04
查看人数 193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