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胶合板:印、泰、越增速惊人,跨境新机!
亚太地区,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市场动态一直备受关注。在众多产业中,胶合板行业作为建筑、家具制造及包装等领域的基础材料,其发展状况往往能折射出区域经济的活力与趋势。今年(2025年),来自海外报告的最新分析显示,亚太地区的胶合板市场正经历着稳健的变革与发展,这对于众多深耕跨境贸易的中国企业来说,无疑提供了丰富且值得深入研究的商业线索。
当前,亚太地区的胶合板市场正展现出独特的增长路径。预计在未来十年,随着区域内需求的持续提升,市场消费量将逐步攀升。根据预测,到203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700万立方米,年复合增长率(CAGR)预计为0.2%,呈现出温和上升的态势。从市场价值来看,到2035年末,预计将以0.8%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83亿美元,这表明胶合板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整体价值都在稳步增长。对于着眼长远发展的跨境企业而言,理解这些趋势至关重要。
消费市场观察:中国仍是核心,区域需求多元发展
回溯到2024年,亚太地区胶合板的消费量略有下降,达到约7500万立方米,大致与前一年持平。总体而言,近几年消费量呈现出轻微下滑的趋势。在过去十年中,2020年曾出现过消费量显著增长的情况,增幅达到8.2%。消费量的历史峰值出现在2013年,当时达到了8400万立方米,但在那之后到2024年,消费量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从市场价值来看,2024年亚太地区胶合板市场规模缩减至353亿美元,较前一年下降了5.2%。这一数字反映了生产商和进口商的总收入。在回顾期内,消费价值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2022年的市场价值增幅最为显著,增长了6.8%。与消费量类似,市场价值也在2013年达到490亿美元的顶峰,此后一直未能回到那一水平。
分国家来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国和消费国,在亚太地区消费市场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2024年,中国的胶合板消费量高达4600万立方米,占据了区域总量的60%。这一数字是第二大消费国印度(1200万立方米)的四倍之多。日本则以400万立方米的消费量位居第三,占比5.3%。
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中国的胶合板消费量年均下降3.2%。相比之下,印度则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年均增长率达到8.0%。日本的消费量年均下降3.1%。这些数据描绘了亚太区域内各国在胶合板消费结构上的差异,反映出各自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的不同。
从消费价值角度看,中国市场同样遥遥领先,贡献了199亿美元的市场价值。印度以58亿美元紧随其后,日本的市场价值位居第三。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中国的胶合板市场价值年均下降5.6%,而印度和日本的年均下降率分别为6.4%和4.9%。
关注人均消费量,能更深入地理解市场潜力。2024年,泰国以每千人47立方米的人均消费量位居亚太地区首位,马来西亚(每千人37立方米)和日本(每千人32立方米)紧随其后。值得注意的是,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泰国的人均消费量增长最为迅猛,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3.0%,显示出其市场活力的显著提升。
国家/地区 | 2024年消费量 (百万立方米) | 占比 (%) | 2013-2024年均增长率 (%) |
---|---|---|---|
中国 | 46 | 60 | -3.2 |
印度 | 12 | 16 | +8.0 |
日本 | 4 | 5.3 | -3.1 |
生产环节透视:中国引领,区域格局演变
在生产方面,2024年亚太地区的胶合板总产量达到8300万立方米,与前一年大致持平。整体而言,区域产量走势较为平稳。2020年曾出现过2.7%的显著增长。历史产量峰值出现在2013年,达到9200万立方米,但从2014年至2024年,产量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
以出口价格估算,2024年胶合板产值降至381亿美元。从整体趋势来看,产值呈现出明显下降。2021年产值增长最为迅猛,较前一年增长了9%。然而,产值在2014年达到553亿美元的峰值后,从2015年到2024年一直未能重回高位。
在生产总量上,中国同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亚太地区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国。2024年,中国的产量达到5800万立方米,占区域总产量的70%。这一数字比第二大生产国印度(1200万立方米)高出五倍。印度尼西亚则以450万立方米的产量位居第三,占据5.4%的份额。
从2013年至2024年,中国的胶合板产量年均下降2.2%。与此同时,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则呈现出不同的增长轨迹,印度年均增长7.4%,印度尼西亚年均增长1.6%。这些数据揭示了亚太地区胶合板生产格局的演变,以及各国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变化。
国家/地区 | 2024年产量 (百万立方米) | 占比 (%) | 2013-2024年均增长率 (%) |
---|---|---|---|
中国 | 58 | 70 | -2.2 |
印度 | 12 | 14.5 | +7.4 |
印度尼西亚 | 4.5 | 5.4 | +1.6 |
进口市场动态:需求多元,新增长点涌现
2024年,亚太地区胶合板进口量显著增长9.9%,达到1100万立方米。总体而言,进口量呈现温和扩张的趋势。2020年进口量增长最为显著,较前一年飙升103%,达到1600万立方米的峰值。但从2021年到2024年,进口量的增长势头有所放缓。
从价值来看,2024年胶合板进口额达到45亿美元。整体而言,进口价值走势相对平稳。2021年进口价值增长最为迅猛,增长了28%。进口额在2022年达到57亿美元的创纪录高位,但从2023年到2024年,进口额的增长势头未能持续。
在亚太地区的主要进口国中,泰国在2024年以380万立方米的进口量位居首位,占总进口量的35%。韩国(130万立方米)、日本(130万立方米)、印度(100万立方米)、中国(80万立方米)和中国台湾(60万立方米)紧随其后,这些国家和地区合计占据了总进口量的46%。马来西亚(47万立方米)的进口量相对较少。
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泰国在胶合板进口方面增长最快,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9.2%。同期,印度(+22.0%)、中国(+16.6%)和马来西亚(+11.4%)也呈现出积极的增长态势。韩国的进口趋势相对平稳。而中国台湾(-1.6%)和日本(-7.0%)的进口量则呈现下降趋势。在市场份额方面,泰国、印度、中国和马来西亚的进口份额分别增加了32、7.6、5.2和2.2个百分点,显示出其在区域进口市场中的地位显著提升。
从进口价值来看,日本(11亿美元)、韩国(6.94亿美元)和马来西亚(4.06亿美元)是亚太地区最大的胶合板进口市场,合计占总进口额的50%。在主要进口国中,马来西亚的进口价值增长最为显著,年复合增长率为14.0%,其他主要进口国的增长速度则相对温和。
2024年,亚太地区的胶合板平均进口价格为每立方米414美元,较前一年下降了6.3%。总体而言,进口价格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021年曾出现68%的显著增长。进口价格在2014年达到每立方米648美元的峰值,但从2015年到2024年,进口价格一直未能恢复到高位。在主要进口国中,2024年马来西亚的平均进口价格最高,为每立方米864美元,而泰国则相对较低,为每立方米64美元。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马来西亚的进口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年复合增长率为2.3%,其他主要进口国的价格增长则相对平缓。
国家/地区 | 2024年进口量 (百万立方米) | 2013-2024年均增长率 (%) | 2024年进口价值 (亿美元) | 2024年进口价格 (美元/立方米) |
---|---|---|---|---|
泰国 | 3.8 | +29.2 | N/A | 64 |
韩国 | 1.3 | 平稳 | 6.94 | N/A |
日本 | 1.3 | -7.0 | 11 | N/A |
印度 | 1 | +22.0 | N/A | N/A |
中国 | 0.8 | +16.6 | N/A | N/A |
中国台湾 | 0.6 | -1.6 | N/A | N/A |
马来西亚 | 0.47 | +11.4 | 4.06 | 864 |
出口市场概览:中国持续领先,新兴力量崛起
在经历了两年下滑之后,2024年亚太地区的胶合板出口量增长了8.9%,达到1900万立方米。从2013年至2024年,出口总量年均增长2.2%,但期间也伴随着显著的波动。2020年出口增长最为显著,较前一年增长29%。出口量在2021年达到2100万立方米的峰值,但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维持在较低水平。
从价值来看,2024年胶合板出口额略微下降至86亿美元。在回顾期内,出口价值的整体趋势相对平稳。2021年出口增长最为迅猛,较前一年增长38%,达到109亿美元的峰值。但从2022年到2024年,出口价值的增长势头未能延续。
中国在亚太地区的胶合板出口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中国的出口量高达1300万立方米,几乎占区域总出口量的71%。越南以200万立方米的出口量位居第二,占11%的份额,印度尼西亚则占8.6%。泰国(63.4万立方米)和马来西亚(33.3万立方米)的出口量相对较少。
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中国的出口量年均增长4.0%。同期,泰国(+36.3%)和越南(+18.5%)的出口增长表现突出。尤其是泰国,以36.3%的年复合增长率成为亚太地区增长最快的出口国。相比之下,印度尼西亚(-7.2%)和马来西亚(-13.9%)的出口量则呈现下降趋势。在市场份额方面,中国、越南和泰国分别增加了12、8.9和3.3个百分点,显著巩固了其在总出口中的地位,而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份额则分别减少了10.1%和16.1%。
从出口价值来看,中国(53亿美元)仍然是亚太地区最大的胶合板供应国,占总出口额的62%。越南(13亿美元)位居第二,占15%的份额。印度尼西亚以12%的份额位居第三。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中国的胶合板出口价值相对稳定。而越南的出口价值年均增长19.2%,印度尼西亚则年均下降6.5%。
2024年,亚太地区的胶合板平均出口价格为每立方米463美元,较前一年下降了9.2%。在回顾期内,出口价格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021年曾出现23%的显著增长。出口价格在2014年达到每立方米652美元的峰值,但从2015年到2024年一直未能恢复到高位。在主要出口国中,2024年马来西亚的平均出口价格最高,为每立方米1600美元,而泰国则相对较低,为每立方米162美元。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马来西亚的出口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年复合增长率为4.5%,其他主要出口国的价格增长则相对平缓。
国家/地区 | 2024年出口量 (百万立方米) | 2013-2024年均增长率 (%) | 2024年出口价值 (亿美元) | 2024年出口价格 (美元/立方米) |
---|---|---|---|---|
中国 | 13 | +4.0 | 53 | N/A |
越南 | 2 | +18.5 | 13 | N/A |
印度尼西亚 | 1.6 | -7.2 | 10.3 | N/A |
泰国 | 0.634 | +36.3 | N/A | 162 |
马来西亚 | 0.333 | -13.9 | N/A | 1600 |
结语
综合来看,亚太地区的胶合板市场正处于一个复杂而充满机遇的时期。中国在生产和消费端继续发挥着核心作用,但区域内其他国家如印度、泰国和越南等在消费和出口方面展现出的活力,预示着市场格局的逐步多元化。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者而言,这既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新的合作与拓展空间。
面对这些动态,建议国内相关从业人员持续关注亚太地区各国经济发展政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及绿色环保材料的应用趋势。深入研究新兴市场的需求特点和贸易壁垒,优化供应链布局,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差异化竞争力,是抓住未来机遇的关键。同时,积极探索与区域内国家的合作模式,共同应对市场变化,有望在波动中寻求稳健增长。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Amazon Echo Show 5 (newest model), Smart display with 2x the bass and clearer sound, Charcoal
$ 64.99

Blink Mini 2 (newest model) — Home Security & Pet Camera with HD video, color night view, motion detection, two-way audio, and built-in spotlight — 1 camera (White)
$ 39.99

Blink Mini - Compact indoor plug-in smart security camera, 1080p HD video, night vision, motion detection, two-way audio, easy set up, Works with Alexa – 1 camera (White)
$ 29.99

Blink Mini - Compact indoor plug-in smart security camera, 1080p HD video, night vision, motion detection, two-way audio, easy set up, Works with Alexa – 1 camera (Black)
$ 29.99

Ring Floodlight Cam Wired Plus — Outdoor home or business security with motion-activated 1080p HD video and floodlights, (2021 release) White
$ 119.99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