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报!2025年大而美法案:FEOC绞杀中国供应链

2025-08-26AI工具

Image

2025年盛夏,美国政坛迎来了一项备受瞩目的重大立法——《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简称OBBBA)。新媒网跨境获悉,这项由美国总统特朗普积极推动的全面预算协调法案,在经历了国会两院的审议和博弈后,于7月1日顺利通过参议院投票,并于7月3日获得了众议院的最终支持,正式成为法律。

这项法案的宗旨,可以概括为对美国经济和国际贸易格局的一次深度调整。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延续了2017年《减税与就业法案》中的核心条款,更在联邦开支、边境安全以及清洁能源政策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法案明确指出,其核心目标是“消除对敌对供应链的纳税人补贴,并保护我们的基础设施免受外国威胁”。这番表述,无疑为全球产业链上的玩家们敲响了警钟,尤其是对于那些深度参与美国市场的中国企业而言,未来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都将不同以往。

《大而美法案》的内容极其广泛,它像一张巨大的拼图,涵盖了多方面的改革措施。其中,对美国民众和企业影响最直接的,莫过于个人和小企业税收的调整。法案旨在通过减税,进一步刺激国内经济的活力。同时,在联邦支出方面,法案对医疗补助计划(Medicaid)和补充营养援助计划(SNAP)等社会福利项目进行了大幅削减,以期平衡联邦预算。

在边境安全和移民执法领域,法案也投入了巨额资金,拨款超过1700亿美元,用于加强边境墙的建设、扩大移民拘留设施的规模,并大幅增加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和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的执法人员。这些措施,都体现了美国政府在边境管控上的强硬立场。

然而,对于全球的产业链和商界而言,法案最引人关注的焦点,无疑是其对《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IRA)中清洁能源激励政策的改革。OBBBA加速了多项清洁能源项目税收抵免的终止,并且,最为关键的是,它引入了严格的采购要求,明确禁止在符合联邦税收抵免资格的项目中使用来自特定外国实体的组件。这无疑将深刻影响清洁能源产业的全球供应链布局。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尽管《大而美法案》内容庞杂,但其中有几项条款将直接且深远地影响到在美运营或与美国市场有业务往来的中国企业。这要求我们的企业必须提前谋划,积极应对。

首先,也是最核心的一点,是法案中全新引入的“受关注外国实体”(FEOC)限制。这个概念至关重要,它界定了一类受美国政府“关注”的实体,包括那些由中国、俄罗斯、伊朗或朝鲜等国家政府拥有、控制或受其指导的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认定并非仅仅局限于直接的制造商,其触角可能还会延伸到这些企业的关联公司,甚至是它们的上游供应商。具体的认定标准将取决于控制权和影响力等多个因素,这为企业合规带来了新的复杂性。

根据法案规定,从2026年开始,任何清洁能源项目,如果使用了来自FEOC的组件——比如太阳能电池板、逆变器或储能系统——都将不再有资格获得美国政府提供的联邦税收抵免。考虑到中国在全球清洁能源供应链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太阳能组件和电池等核心环节上,这种限制措施实际上等于为许多中国制造的清洁能源组件在美国可再生能源项目中的应用设置了一道高高的门槛。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在规划对美出口时,必须将FEOC的限制考虑在内,重新评估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

其次,法案加速了《通胀削减法案》中多项关键清洁能源税收抵免的终止。例如,针对太阳能和风能项目的税收抵免,以及用于家庭能源效率提升的抵免,其有效期都被提前了。这意味着,如果项目想要继续享受这些政策红利,就必须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开工建设。对于那些高度依赖进口组件、或是其供应链涉及复杂国际物流的开发商和投资者而言,这种压缩的时间表无疑会带来巨大的项目管理和资金压力。他们需要更快地做出决策,调整采购计划,以确保项目能在截止日期前符合资格。

再者,虽然《大而美法案》目前主要聚焦于清洁能源行业,但其FEOC框架所带来的潜在影响远不止于此。我们不能排除在未来,美国政府可能会通过行政规则的发布,或是进一步的立法修正,将FEOC的限制扩展到其他关键领域。比如,基础设施建设、数据中心、乃至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都可能成为FEOC限制的下一个目标。因此,那些在美国从事技术合作,或者向美国出口关键组件的中国企业,应当对未来可能面临的日益严格的审查保持高度警惕,提前做好风险评估和应对预案。

最后,法案在审议过程中曾有过一项提案,即对未能满足FEOC采购标准的太阳能项目征收高达30%的消费税,对风能项目征收高达50%的消费税。虽然这些带有惩罚性质的条款在参议院最终版本的法案中被移除了,但其出现本身就值得我们深思。这表明了美国政府在推动本土化供应链上的决心和潜在的强硬态度。即使眼下这些高额罚款没有落地,采购限制本身也足以对外国供应商产生显著的震慑效应,促使它们重新审视并调整自己的全球战略。未来的两院协调或监管行动中,这些条款是否会“卷土重来”,仍是未知数,需要持续关注。

面对这样的新环境,中国企业如何才能化挑战为机遇,继续在美国市场保持竞争力呢?新媒网跨境认为,未雨绸缪,积极调整,是当前最明智的选择。

首先,企业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对自身的供应链和所有权结构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审查。这包括深入了解每一个关键组件的原产国,以及供应商的所有权结构,以确定是否会受到FEOC限制的影响。特别是那些通过子公司或合资企业在美运营的企业,更应当聘请专业的法律团队进行深度分析,明确自身是否符合FEOC的定义。只有摸清家底,才能精准施策。

其次,企业需要灵活调整现有的合同和未来的项目计划。对于那些已经签订或正在洽谈的合作项目,务必重新审视,确保它们在新的法规环境下依然能够满足获得剩余税收抵免的资格。这意味着采购策略可能需要大刀阔斧地改革,比如考虑将产品的制造环节转移到非受限地区,像东南亚、墨西哥等,或者积极寻求与美国本土制造商建立合作关系。这些调整不仅有助于保持合规性,也能为企业在美国市场争取更广阔的准入空间。

再次,本地化生产与战略合作将成为未来成功的关键。为了有效减轻FEOC限制带来的冲击,中国企业可以积极考虑在美国本土设立制造设施,将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美国。同时,与美国本土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开发市场,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在此过程中,加强供应链的可追溯性,并建立完善的文件记录系统,以明确证明所使用的组件并非来源于受FEOC限制的实体,将变得尤为重要。

最后,在这个政策法规快速变化的时期,企业务必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密切关注最新动态,并及时寻求专业的法律咨询。随着国会两院对OBBBA最终文本的协调,以及美国能源部和财政部后续发布更具体的监管指导意见,政策细节还可能出现调整。尽早聘请经验丰富的法律顾问,不仅能帮助企业制定符合新规的合规计划,还能确保合同条款、供应链协议以及项目开发进度都能及时适应新的风险环境,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总结这些供应链调整措施,大致可以归纳为:将产品的最终组装或加工环节转移到美国或其他非受限地区,例如东南亚或墨西哥;大幅加强文件记录和可追溯性,以便清晰地证明组件的非中国来源;以及积极寻求与美国企业建立伙伴关系,共同实现本地化生产,共享市场机遇。

《大而美法案》的落地,无疑标志着美国在贸易、税收和能源政策上迈出了关键且深远的一步。虽然法案在措辞上并未直接点名针对中国,但其对于FEOC采购的严格限制,以及背后的政策目标,毫无疑问将为中国清洁能源、新能源等行业的制造商和供应商,在美国市场设置一道道新的障碍。然而,挑战也常常伴随着新的机遇。中国企业需要以积极、前瞻的姿态适应这一全新环境,通过主动调整自身的全球供应链布局,深入探索在本土化生产方面的可能性,并持续寻求专业的法律与合规支持,从而确保在美国市场的持续准入,并保持自身的竞争力。

可以说,中国企业进入北美市场的“合规时代”已经全面来临。2025年,这个时间节点,无疑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将促使大多数选择赴美投资建厂、运营的中国企业,重新审视并提升合规合法经营的重要性。在企业内部,法务、财务、人力资源以及专门负责美国业务的团队,其在企业国际化决策中的地位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同时,企业也必须为合规与风险控制提供充足的专项预算。展望不远的将来,那些能够在美国市场取得成功的中国企业,必然是那些在监管压力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能够凭借卓越的合规风控体系脱颖而出、稳健发展的企业。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18978.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大而美法案》(OBBBA)在美国正式生效,该法案调整了美国经济和国际贸易格局,对联邦开支、边境安全、清洁能源政策等领域进行了改革。法案引入“受关注外国实体”(FEOC)限制,影响中国企业在美运营,尤其是在清洁能源领域。中国企业需审查供应链、调整项目计划,并考虑本地化生产和战略合作。
发布于 2025-08-26
查看人数 1898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