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预警!塑料污染致每年健康损失1.5万亿美元!环保风口来了?
联合国塑料污染条约谈判进入关键阶段 专家呼吁达成雄心勃勃协议
2025年第二季度,联合国《终结塑料污染》全球条约第七轮谈判在日内举行前夕,国际海洋垃圾研究领域权威专家理查德·普森教授公开呼吁各国代表必须达成具有约束力的高标准协议。新媒网跨境获悉,这位因微塑料研究入选《时代》百大人物的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教授强调,当前塑料污染已形成从赤道到两极的全方位生态威胁。
谈判阵营分歧持续固化
2024年11月,在韩国釜山举行的第六轮谈判因关键条款分歧无果而终。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超过100个国家支持包含塑料生产限制、特定化学品淘汰等强制性条款的条约方案。外媒报道显示,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朗等化石燃料出口国则主张以废弃物管理替代生产管控。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拜登政府时期曾表示倾向支持不包含减产条款的方案,目前特朗普政府尚未明确谈判立场。
健康与经济成本持续攀升
2025年4月发布的《全球塑料健康评估》显示,塑料污染导致的健康损失已达每年1.5万亿美元。自1950年以来全球塑料产量增长超过200倍,其中一次性包装制品占主要增量。按照现有趋势,到2060年全球年产量将突破10亿吨。普利茅斯大学国际海洋垃圾研究部门负责人汤普森指出,微塑料已渗透至地球最深处海沟与最高山峰,人类从胚胎阶段就开始持续暴露在塑料污染环境中。
谈判进程遭遇产业阻力
自2022年173国达成制定战略框架以来,条约谈判已历经五轮未取得实质性突破。新媒网跨境了解到,塑料产业游说力量持续增强——2024年釜山谈判中,化石燃料与化工行业代表达到创纪录的220人,其中16名产业代表更以国家代表团成员身份参与谈判。汤普森所在的科学家联盟指出,当前全球仅9%塑料制品得到回收,单纯依赖末端治理的模式已被证明失效。
技术路线之争浮出水面
条约草案主要包含三个核心方向:建立塑料可持续性标准体系、限制高危化学品使用、推动循环经济转型。绿色和平组织谈判代表格雷厄姆·福布斯强调:"失控的塑料生产等同于死亡判决"。但产业界代表则通过闭门会议持续强调就业保障与技术替代方案,认为新型化学回收技术能有效降低环境负荷。
本次日内瓦谈判将持续两周,重点围绕塑料生产总量控制机制、过渡期安排等争议条款展开技术磋商。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既定日程,最终条约文本须在2025年底前提交各国签署。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