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AI站流量从6.9K狂飙至20K!打脸“AI不宜SEO”论!

2025-09-03WordPress

Image

大家好,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大家知道,这几年人工智能发展得特别快,各种AI产品层出不穷。但与此同时,也有一种声音时不时地冒出来,说AI产品做谷歌SEO,效果可能不理想,或者说这个渠道不适合AI项目。

起初听到这些说法,我也曾有过一丝犹豫。不过,我始终坚信一个道理:好的内容,有价值的信息,无论是什么产品,什么行业,都能找到它的受众。就像金子总会发光,只要我们用心打磨,再小众的赛道也能跑出精彩。

去年十月中旬,我正式接手了一个AI独立站的谷歌SEO运营项目。主要任务就是负责站内AI生成类产品的自然流量增长和关键词排名。当时,这个网站的月均谷歌自然流量大约在6.9K左右。

面对那些所谓的“AI产品不适合SEO”的论调,我决定用事实说话。两个月后,也就是到了十二月中旬,这个网站的月均谷歌自然流量,成功飙升到了20K。这个成绩,不仅让团队信心大增,也让我更加确信,只要策略得当、执行到位,任何产品都能在谷歌搜索中占据一席之地。新媒网跨境获悉,这次流量的飞跃,更是打破了之前的一些固有偏见。

今天,我就想把这段实操经验和背后的数据,跟大家伙儿好好掰扯掰扯,看看我们是怎么一步步把流量做起来的,又是如何证明“AI产品照样能玩转谷歌SEO”的。

一、打好基础:On-Page优化先行一步

拿到项目后,我对网站做了一个初步的SEO框架分析。很快就发现,网站在On-Page优化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具体来说,网站的URL和页面结构相对单一,在AI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这样的结构显然不够“丰满”。此外,很多已经有排名的落地页,竟然缺乏基础的SEO优化痕迹,核心词页面也没有完整的标签和内容支撑。

这就好比盖房子,地基不稳,上面盖得再漂亮也经不起风吹雨打。如果核心页面连最基本的优化都没有,即使后期站内博客文章引流再多,那些锚文本指向的落地页,也会因为相关性不足,很难获得目标关键词的理想排名。所以,我的第一步,就是把On-Page优化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1. 什么是On-Page SEO优化?

简单来说,On-Page优化就是我们常说的站内SEO优化。它关注的是网站内部每一个HTML页面,从标题、描述、内容模块到图片,甚至代码层面的各种元素。目标就是让搜索引擎更好地理解我们的页面,从而提升页面自身的排名和可见度。

在进行On-Page优化时,我们主要会聚焦几个核心方面:

首先,是页面的内容策略。这包括明确页面的SEO优化目标,以及围绕哪些关键词来创作和布局内容。内容是王道,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

其次,是页面的“门面”功夫。这主要是指页面标题(Title Tag)和描述(Meta Description)的优化。它们就像是商店的招牌和商品简介,得一眼抓住顾客的心,清晰地告诉用户和搜索引擎,这个页面是关于什么的。

再来,是网站的“骨架”和“血脉”。这涉及到链接结构和页面导航的优化,确保用户和搜索引擎都能顺畅地在网站内游走。同时,内部链接和外部链接的合理建设与添加,也能极大提升页面权重和相关性。

还有,别忘了那些细节。图片优化就是其中之一。包括图片的文件大小,要保证加载速度,以及ALT标签的设置,让搜索引擎也能“看懂”图片内容。

近年来,随着谷歌对用户体验的日益重视,网站加载速度和结构化数据也成为了On-Page优化的重中之重。一个加载缓慢的网站,再好的内容也可能被用户抛弃。而结构化数据则能帮助我们的内容在搜索结果页(SERP)中,以更丰富、更吸引人的形式展现,比如精选摘要、功能页面等,大大提升点击率。

2. 我如何着手On-Page工作?

我们的On-Page工作是分步进行的,每一步都力求扎实有效。

第一步:确保核心关键词“C位出道”。 从SEO的角度看,页面的H1标签,也就是主标题,应该尽可能地靠近页面顶部,让用户和搜索引擎在进入页面的第一时间就能识别核心主题。我们利用Semrush这样的专业工具,深入挖掘与产品最相关、最具潜力的核心关键词,并将其巧妙地部署在页面的最核心位置,确保信息传达的精准性。

第二步:铺陈页面相关关键词。 在确定了核心关键词之后,我们开始围绕它来布局页面的相关关键词。这就像围绕一个主题词,展开一个生动的故事。我们会仔细分析主要竞争对手的网站页面结构和内容密度,从中学习和借鉴,找出像“AI image generator”这类页面应该围绕哪些关键词来创作内容。我们依然借助Semrush的“相关关键词”功能,筛选出那些具有高转化潜力的关键词。在筛选时,我们有几个严格的标准:

  • 月均谷歌搜索量必须在800以上,确保有足够的用户需求。
  • 搜索趋势要保持平稳,避免那些季节性过强或昙花一现的热词。
  • 关键词的意图(Intent)必须是“商业”性质,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用户产生转化行为。

关键词挖掘出来后,我们会根据页面内容的整体字数,来确定每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通常,我们会参考Yoast等SEO工具的建议,确保页面文本内容不少于450个单词,为关键词的自然融入提供足够的空间。

第三步:敲定页面内容结构和顺序。 确定了关键词,接下来就是搭建内容的“骨架”。我常用Semrush的“广义匹配”(Broad Match)功能。它能根据输入的核心词,自动挖掘出大量的长尾关键词。这些长尾关键词按照搜索量从大到小排列,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结构参考。在选择这些长尾关键词时,我同样会秉持一些原则:

  • 月均搜索量在200以上,保证一定的流量潜力。
  • 搜索趋势稳定,避免短期热度。
  • 最重要的是,这些关键词必须与我们的产品属性或特点高度契合。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有清晰的判断力,哪些关键词是我们必须采纳的,哪些可能不符合当前产品特性,或者暂时无法提供相应内容的,都必须心中有数,避免盲目堆砌。

第四步:高效搭建On-Page页面。 在内容结构和关键词都确定好之后,就是实际的页面搭建环节。我个人习惯使用WordPress和Elementor这两个低代码建站工具来创建和优化页面。它们的组合,使得我们能够在不依赖大量编程知识的情况下,快速构建出视觉效果和SEO性能俱佳的页面。

通过这种方式搭建的On-Page页面,其最终效果与上线后几乎一致。我只需要清晰地标注出HTML结构标签(比如H1、H2、H3等)、图片的Alt标签及其素材要求,以及各个按钮的跳转URL和锚文本链接。随后,将搭建好的WordPress页面效果图和相关说明交付给技术工程师,他们就能在网站上顺利完成部署,将我们的SEO优化构想转化为实际的线上页面。

二、内容为王:站内博客文章写作与优化

当On-Page页面这个“地基”打牢、核心“店铺”装修完毕后,下一步就是通过内容来吸引和留住顾客了。这时,站内博客文章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我们开始有计划地发布高质量的博客文章,并有意地将文章中的锚文本链接指向那些我们精心优化的On-Page页面。这就像是在不同的街道上开设分店,把流量引导回我们的主店。

在新媒网跨境了解到,在接手项目之前,这个网站其实也发布过一些文章。但坦白说,那些文章在内容质量和篇幅上都存在明显的短板,导致它们在谷歌搜索中很难获得好的排名。因此,我们对文章发布流程进行了全面升级,力求每一篇文章都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流量入口,同时也为核心On-Page页面贡献权重,提升关键词排名。

1. 挖掘文章写作话题:精准出击

任何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在动笔之前都必须明确它的核心关键词,也就是文章的主题(Topic)。如果这一步做得不够扎实,文章的关键词就容易变得分散,最终导致谷歌在给予精准关键词排名时出现困惑。

我们依然借助Semrush这样的工具来挖掘关键词,主要来源有两个:

  • Semrush核心词的长尾词扩展: 围绕我们产品的主核心词,通过工具深入挖掘用户真实需求的各种长尾问题和短语。
  • 竞争对手网站的关键词清单: 分析行业内头部竞争对手网站的文章,看他们通过哪些关键词获得了流量,从中发现我们可以切入的空白点或优化空间。

在选择文章的核心话题关键词时,我们建议其月均搜索量最好在500到5000之间。如果搜索量低于500,那么即使文章排名很好,所带来的流量效果也可能微乎其微,投入产出比不高。而如果搜索量超过5000,则意味着关键词竞争度非常大,对文章的篇幅、深度和原创性要求会更高,对于新站或团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挑战会更大。因此,选择搜索量适中的关键词,能更好地平衡文章质量与数量,实现更高效的增长。

2. 编写H2与H3标签:搭建文章的骨架

确定H2和H3标签的过程,可以说就是为文章梳理框架的过程,它直接决定了文章的逻辑结构、内容质量以及最终的排名效果。正如我们一直强调的,为了避免被谷歌判定为低质量的AI生成内容,文章的Heading标签和主要优化工作,应该尽量由人工完成,注入人类的思考和判断。

在优化H2和H3标签时,我们通常会遵循以下几个流程:

  • 按照关键词搜索量确定先后顺序: 我们会把搜索量更大、更核心的关键词设置为H2,而更具体、更细致的则作为H3。这不仅符合用户的阅读习惯,也方便搜索引擎理解文章的层次结构。
  • 对AI生成的词汇进行人工改写: 即使借助AI生成了一些初步内容,我们也会对其中可能显得生硬、机械的“ing”词汇或句式进行人工润色和改写,让表达更自然、更流畅。
  • 尽量“说人话”: 文章的标题和子标题,要用最贴近人类日常表达的方式来呈现。比如,多使用“What”、“How to”、“Step by Step”这类直白、具有指导意义的短语。谷歌更愿意把那些通俗易懂、能真正解决用户问题的内容展现出来。一篇晦涩难懂的文章,即便信息再丰富,也很难获得读者的认可和搜索引擎的青睐。

3. 为文章添砖加瓦:表格与FAQs的妙用

谷歌在其E-E-A-T(经验、专业、权威、信任)内容公式中,清晰地解释了文章权威性对于用户建立长期信赖的重要性。一个权威且值得信赖的内容,往往能给用户留下深刻印象。

当我们文章中需要介绍和推荐一些工具时,我总会在文章的末尾加上一张清晰的表格清单。这张表格会详细分析每个工具的价格、主要特点、适用领域等多个维度。这样一来,读者在阅读完文章后,对如何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就能一目了然,大大提升了文章的实用性和用户体验。

与此同时,我也非常清楚,一篇文章,无论写得多么详尽,都不可能完全解答用户的所有疑问。因此,在文章的结尾处,我还会特别添加一个FAQs(常见问题)模块。这个模块会集中回答读者可能普遍关心的问题,最大程度上消除他们的疑虑。我通常会使用Alsoasked这个工具来挖掘所有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常见问题,然后结合ChatGPT以及Jasper等AI工具,通过精心设计的指令来生成这些问题的答案。当然,这些AI生成的答案,我都会进行人工审核和润色,确保其准确性、权威性和可读性。

4. 严把质量关:Yoast插件评测SEO与可读性

文章内容创作完成后,我们并不会直接发布上线,而是会将其粘贴到Yoast插件的环境中,进行进一步的评估。Yoast插件能从SEO和可读性两个维度,对文章进行量化打分。

我们的目标是,文章的SEO得分和可读性得分,都必须达到“OK”或者“Good”的等级标准,才算是通过了最后的质量检测,可以发布上线。这个环节如同我们文章发布前的“质检员”,确保了每一篇上线的文章都能符合搜索引擎的优化要求和读者的阅读习惯。

这里还要特别提醒一点:对于新站的文章,最好在发布后主动在Google Search Console(谷歌搜索控制台)里面提交URL,这样能够显著提升文章的收录速度和排名的效率,让我们的内容更快地被谷歌发现并索引。

通过以上这四个步骤,我们就能确保每一篇文章都具备高质量。从选题到结构,从内容到优化,每一步都力求精益求精。

写在最后

回顾这两个月的工作,我主要围绕着On-Page优化和站内文章发布这两个核心板块发力。从网站的基础结构到每一个页面的内容呈现,再到持续输出高质量的博客文章,每一步都倾注了团队的心血和智慧。新媒网跨境认为,虽然工作看似基础,但正是这些扎实的努力,为网站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最终的结果令人欣喜: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网站的谷歌自然流量、排名前列的关键词数量以及整体曝光量都获得了显著的增长。这不仅是对我们工作成果的肯定,更是对“高质量内容”理念的最好诠释。它再次证明,无论面对怎样的行业挑战,只要我们坚持用户价值导向,精耕细作,就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4300.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AI独立站通过On-Page优化和高质量站内博客内容,在两个月内将谷歌自然流量从6.9K提升至20K。强调了On-Page优化的重要性,包括关键词布局、页面结构和用户体验,以及站内博客文章写作和优化策略,如关键词挖掘、H2/H3标签优化和内容质量控制。打破AI产品不适合做谷歌SEO的偏见。
发布于 2025-09-03
查看人数 108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