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跨境电商政策动态:Shopee物流调整、东南亚税务新规与市场分析
行业洞察:新监管、新机遇
本周跨境电商领域动态频发,从政策监管的收紧到市场机遇的拓展,再到平台规则的调整,都预示着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对于跨境从业者而言,及时掌握这些变化,并据此调整运营策略至关重要。
1. 中国(同江)跨境电商海关监管中心正式启动:提升通关效率,促进贸易便利化
中国(同江)跨境电商(9610)海关监管中心的正式启用,标志着跨境电商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该中心的设立将极大地优化通关流程,提升通关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特别是在当前国际贸易形势下,此举有助于增强中国跨境电商的竞争力,促进外贸出口业务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2. 港口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海运复苏态势显现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3月17日至3月23日,全国货运物流保持良好运行态势,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呈现环比增长。这表明,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海运需求也在稳步回升。对于跨境电商而言,海运仍是重要的物流方式,港口吞吐量的增长预示着物流运力的提升,有利于缓解物流压力,保障货物运输的及时性。
3. Shopee SLS-N日达物流渠道关停安排:卖家需提前做好应对
Shopee跨境店发布的最新通知显示,受中国和当地市场节假日影响,Shopee SLS-N日达-国际快速物流渠道将进行短期关停调整。具体关停时间已在通知中明确,跨境卖家需要密切关注,并提前做好物流方案调整。建议卖家提前开启其他物流渠道,确保商品正常销售。对于仅使用N日达物流渠道的店铺,Shopee平台也会在关停前自动开启其他物流渠道,以保障卖家的商品能够正常售卖。
一、2025上半年Shopee SLS-N日达-国际快速物流渠道关停安排
重要提示:
- 此次关停前已生成的N日达渠道发货订单将照常派送。
- 如中国及目的市场出现严重影响物流的不可抗力事件(如自然灾害等),NDD渠道也将酌情关闭以保障买家体验。
4. Lazada菲律宾站:AI赋能,发力线下品牌,提升用户体验
面对菲律宾线下零售市场的巨大份额,Lazada菲律宾站正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吸引线下品牌入驻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用户体验,以扩大电商市场份额。Lazada正在加速引入线下品牌,填补平台商品种类空白,并减少对价格战的依赖,转而利用AI技术优化搜索推荐算法和AI聊天工具,从而提升用户购物体验。
Lazada的策略反映出东南亚电商平台对本地化运营的重视,以及对用户体验精细化管理的追求。对于跨境卖家而言,关注Lazada在产品引入和流量分发方面的策略调整,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
5. 马来西亚禁止电商平台销售光学器材和隐形眼镜:监管趋严,合规至上
马来西亚医疗器械管理局(MDA)宣布禁止在电商平台上在线销售光学器材和隐形眼镜,旨在保护消费者视力健康和安全。这项禁令明确了光学器材和隐形眼镜属于需要处方的医疗设备,必须符合注册和销售条件。违反规定者将面临高额罚款或监禁。此举表明,东南亚各国对电商平台销售医疗相关产品的监管正在收紧,跨境卖家务必严格遵守当地法规,确保合规经营。
6. 越南电商税款代扣新规暂缓实施:行业呼吁明确执行细则
越南电子商务协会(VECOM)请求推迟实施要求电商平台代扣代缴税款的规定,原因是缺乏明确的执行细则。该规定原定于2025年4月1日生效,但由于操作指南缺失,给电商平台运营商和卖家带来了困惑。VECOM的呼吁反映了行业对税收政策实施细则的迫切需求。跨境卖家应密切关注越南税务部门的最新动态,及时调整税务合规策略。
7. 泰国敦促在线卖家和内容创作者履行纳税义务:税务合规刻不容缓
泰国税务局正在积极敦促在线卖家和内容创作者在3月底前完成年度所得税申报。税务局有权审查过去五年的财务记录,未按规定提交税务文件者将面临处罚。这表明,东南亚各国对电商行业的税务监管力度正在加大,跨境卖家应重视税务合规,避免因违规行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8. 印尼多地爆发示威抗议新军事法修正案:政治环境风险需关注
印度尼西亚多个城市爆发示威活动,抗议国会通过的《印尼国民军法》修正案。示威活动可能对当地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稳定产生一定影响。对于跨境电商企业而言,需要关注当地的政治风险,评估可能对供应链和业务运营带来的影响。
9. 新加坡通胀率降至2021年以来最低水平:宏观经济环境向好
新加坡2月份整体通胀率降至0.9%,为2021年以来最低水平。核心通货膨胀率也有所下降。新加坡的通胀放缓表明宏观经济环境正在改善。对于跨境电商而言,这可能意味着消费者的购买力有所增强,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但同时也要关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