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突袭!中国胶合板遭62.4%重税,3.27亿欧元市场震荡

2025-06-11跨境合规

Image

布鲁塞尔突然挥出重拳!就在中欧贸易关系看似迎来一丝缓和曙光之际,欧盟对中国胶合板祭出了最高62.4%的反倾销关税。这一刀,砍得又急又狠,让不少国内板材企业措手不及。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这纸关税令不仅追溯至去年12月生效,背后还藏着欧盟对“中国制造”深深的戒备。

“硬木”变“软木”?欧盟严防死守

欧洲人的焦虑,直接写在了行动上。他们甚至破天荒地启动了对软木胶合板的进口监控——这招可不常见。为啥这么紧张?欧盟委员会直指,有指控说中国出口商为了规避即将到来的关税,玩起了“变脸”游戏:给硬木胶合板表面贴上一层薄薄的软木皮,摇身一变就成了无需登记的软木产品。委员会放话了,一旦发现大规模规避,随时可能启动反规避调查。新媒网认为,这种“严防死守”的姿态,凸显了欧盟内部产业保护主义情绪的抬头,也预示着未来贸易摩擦的复杂性只会增加。

本土产业的“冬天”与中国制造的“填补”

欧盟本土胶合板生产商的日子确实不好过。过去三年,他们的销量、产量、利润齐刷刷往下掉。格林伍德财团(Greenwood Consortium)去年牵头告状,如今对临时关税拍手称快,还嫌不够高,盼着年底的最终裁决能更狠一点。有意思的是,中国胶合板在欧盟市场份额飙升到近三分之一(年销售额3.27亿欧元),很大程度上是“补位”的结果——俄乌冲突后,欧盟把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胶合板挡在了门外。但新媒网跨境注意到,欧盟委员会3月就曾发出警告,提醒进口商核查中国桦木胶合板的木材是否真正源自中国本土,矛头隐隐指向规避俄白木材禁令的可能。 欧盟产业界积怨已久,总抱怨中国出口商“太灵活”,稍改产品或者绕道第三国就能溜进欧盟市场,而布鲁塞尔的反应又“慢半拍”。

贸易摩擦的“多米诺骨牌”

胶合板关税绝非孤例。自去年10月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挥起最高45%的反补贴关税大棒后,贸易救济的“枪声”就越来越密。上个月,汽车轮胎调查启动,中国企业进入欧盟医疗器械市场的门槛也突然被抬高。欧盟贸易高官玛丽亚•马丁-普拉特的话说得直白:“中国不应将欧洲市场的开放视作理所当然。”她强调欧盟的“工具箱”已经备好,随时准备动用。这弦外之音,中国企业听得真切。

稀土磁体与威士忌:谈判桌上的筹码

贸易紧张之下,并非没有对话的窗口。欧盟正急切呼吁中国取消对民用稀土磁体的出口管制,汽车业已拉响警报:生产线可能因此停摆!而上周末,在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与我国商务部长王文涛会晤后,北京宣布为欧盟企业设立快速审批许可机制,释放了善意信号。不过,布鲁塞尔咬定民用产品必须获得豁免。同时,中国商务部也表达了就电动汽车关税寻求协商解决的意愿,并抛出一个可能的交换条件:若欧盟生产商能承诺最低价格保证,中方或考虑取消去年对欧盟进口波本威士忌征收的反倾销关税。谈判桌上的博弈,微妙而复杂。

胶合板背后的大棋局

一块块看似普通的胶合板,此刻成了中欧贸易关系微妙变化的缩影。欧盟的“工具箱”开合之间,保护主义倾向日益明显。中国企业面临的,不仅是单类产品的高额关税,更是一套日益严密、反应更快的贸易防御体系。如何破局?单纯依靠“变通”规避风险的老路恐怕越走越窄。新媒网跨境建议,深耕产品合规性、建立透明的原产地证明体系、积极利用法律渠道维护权益,以及探索更高附加值的产品线,或许才是穿越贸易风浪的压舱石。 这场围绕胶合板乃至更广泛商品的博弈,考验着双方的战略智慧和定力。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https://nmedialink.com/posts/3155.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欧盟对中国胶合板征收最高62.4%的反倾销关税,追溯至去年12月生效,凸显欧盟对中国制造的戒备和保护主义情绪。文章分析了中欧贸易摩擦的复杂性,包括规避关税的策略、本土产业的困境及未来谈判的可能筹码。
发布于 2025-06-11
查看人数 1489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