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be营销”爆火!AI两天干完八周活,效率翻上天?
不知道你发现没,"Vibe"这个词正从四面八方钻进我们的视野。去年全网跟风的Vibe风穿搭还在眼前晃悠,转眼2026年米兰冬奥会直接喊出"IT’s Your Vibe"的口号。空气里飘的,好像都是Vibe的味道。
最近营销圈更热闹了。一夜之间,所有人都在谈论Vibe Marketing,仿佛谁不提这个词就落伍了似的。
说来有趣,这词儿最早竟是程序员捣鼓出来的。OpenAI那位联合创始人Andrej Karpathy搞出个Vibe Coding,用大白话指挥AI写代码。Vibe翻译成氛围感挺贴切,但精髓在哪儿?说白了就是别想太多,凭直觉干,创意先行。
营销老炮Greg Isenberg眼睛一亮,直接把这套搬进营销圈。他拍胸脯保证:传统营销磨叽八周的活儿,Vibe Marketing两天搞定!效率翻上天?听着像天方夜谭。
所以这Vibe Marketing到底是颠覆行业的真革命,还是又一场昙花一现的概念狂欢?咱今天就得扒开它的底裤看个明白。
1 别被术语唬住,Vibe营销就这么回事
别被洋名词吓着。Vibe营销说穿了就三句话:AI当发动机,效率是命根子,追求内容能扎心。那些传统营销里写文案的、搞设计的、定策略的、看数据的...层层关卡全砍掉。现在一人一电脑,几个自动化工具咔咔一顿操作,营销方案立等可取。
优势明摆着:
以前开个会扯皮三小时,现在AI小队自己就把文案、设计、策略打包搞定。指令一下,齐活。什么跨部门协作?不存在了。
营销活动也成精了。从前做完就躺平,现在呢?像会自我进化的数字生物。数据实时回流,策略自动迭代,根本不用人盯着。
创意测试更夸张。A/B测试早过时了。生成式AI一出手,上千个创意方向同时开跑。预测模型瞬间揪出最优解,快得像按了快捷键。
Writesonic的CEO Samanyou Garg话说得更绝:"明年这时候,用不用Vibe营销的公司,差距会大得吓人。" 新媒网跨境观察到,这股风确实越刮越猛,不少实战派已经撸起袖子下场了。
2 没有这三股风,Vibe营销根本刮不起来
Vibe营销能火,背后站着三位"推手":
AI现在真不是菜鸟了。写走心文案、设计海报、分配预算、看数据定策略...样样拿手。Jasper、Mosaic这些工具把重复劳动全包了,人只需要动脑子想大事。
Vibe Coding早铺好了路。Replit、Bolt这些工具让门外汉也能玩转自动化流程。营销圈一看:这套路我熟啊!拿来就能搞快速试错,微创新分分钟的事。
企业日子不好过啊。预算紧巴巴,竞争白热化。新媒网跨境获悉,不少企业主眼睛都盯着"降本增效"四个大字。Vibe营销刚好对症下药:AI上场,人力省了,策划周期短了,广告费花得更值了。
3 当心!效率狂欢下的营销本质危机
效率飙上天当然爽。但冷水该泼还得泼——我们是不是把营销最根本的东西弄丢了?当AI大包大揽时,人的专业判断和长远眼光往哪搁?
前车之鉴就摆在那儿。当年敏捷营销多风光啊,把开发那套快迭代硬塞进营销。结果呢?热闹是热闹,品牌沉淀半点没留下。现在Vibe营销喊得震天响:"有工具在手,一人顶一个团队!" 可它不会告诉你:工具给不了市场洞察,自动化算不出人情冷暖。
真正的好营销,从来不是技术秀场。消费者认的是价值共鸣,信的是情感连接。品牌内核哪是两天干完八周活的魔术?是让人打心底觉得"这说的就是我"。要做到这点,战略深度、创意质量、文化嗅觉、真诚沟通...少一样都不行。
4 别急着站队,关键是找对姿势
Vibe营销确实撬开了一扇新门。中小团队突然能和大机构掰手腕了,内容生产不再被时间和人力卡脖子。效率红利实实在在,谁拒绝谁傻。
但新媒网跨境建议:越热闹越得拎得清。它能帮我们飞速做"对的事",但"做什么才对"还得人自己琢磨。说到底,营销的魂永远是人——是那些懂用户悲欢、能捕捉情绪涟漪、有战略视野和创意火苗的人。人机配合得当,知行合一方为正道。否则再炫的Vibe,也不过是场华丽的泡沫表演。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