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环保新规重罚!卖家单笔罚金超15万,EPR合规成生死线
最近不少做巴西市场的跨境卖家都在后台私信问我:巴西环保新规到底怎么搞?货架上的产品说下架就下架,罚款单雪片似的飞来。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自Temu发布《巴西生产者责任延伸(EPR)合规指引》后,卖家们才意识到——环保合规不再是选择题,而是生死线。
🔥 一、环保风暴来袭:EPR到底是什么?
先别被专业术语吓住。简单说,EPR(生产者责任延伸) 就是让卖家为自家产品的"身后事"买单。巴西《国家固体废物政策法》白纸黑字写着:谁卖的产品,谁负责回收!
你躲不掉的四座大山:
✅ 建回收体系:要么自己搭团队,要么掏钱加入政府认证的回收组织
✅ 处理废弃物:包装盒、废电池、旧手机...都得按规矩拆解或再生
✅ 交年度报告:每年1月31日前,把回收数据精确到小数点
✅ 买"环保门票":不交环保基金?那就等着吃罚单!
😰 二、这些卖家正在"高危名单"上!
如果你卖的是这些产品,现在立刻自查:
- 📱 手机/耳机等电子产品(WEEE类别)
- 🔋 纽扣电池/充电宝
- 📦 所有带包装的商品(塑料/纸箱/玻璃都算!)
- 🛞 轮胎、润滑油、农药(跨境少见但惩罚最狠)
- 👕 快时尚服装(巴西新规已覆盖纺织品!)
更扎心的是:哪怕你只是用独立站往巴西发货,没在当地注册公司——照样被认定为"生产者"!已经有卖家因没挂靠回收组织,单笔罚金超10万雷亚尔(约15万人民币)。
🧩 三、三步自测:你是不是"EPR生产者"?
新媒网跨境建议:对照这张图快速定位
1️⃣ 看销售主体:
✔️ 贴自有品牌(哪怕代工)
✔️ 平台店铺/独立站直邮巴西
✖️ 纯供货无销售行为
2️⃣ 看产品类别:
包装盒里的气泡袋、电子产品说明书用纸...这些不起眼的部件都在监管范围!
3️⃣ 看年销售额:
巴西环保局明确:年销特定品类超1吨的卖家强制注册(约200部手机重量)
🚀 四、破局指南:手把手教你拿"绿卡"
📌 必做的三件事
1. 挂靠回收组织(最省心方案)
- 电子类找Green Eletron
- 包装类找Reciclanip
- 费用=商品重量×费率(例:手机约0.5雷亚尔/台)
2. 备齐"生存文件"
- 巴西税号(CNPJ)→ 可找本地会计代办
- 产品成分表→ 特别是电池重金属含量
- 年度销售预估→ 按品类拆分申报
3. 死盯两个时间点
🗓️ 每年3月31日:提交前一年度回收报告(误差超5%可能被审计)
🗓️ 每月15日:环保基金自动扣款(账户记得留足雷亚尔!)
💡 新媒网跨境预测
巴西环保合规只是开端。据我们监测,智利、哥伦比亚的EPR法案已进入立法流程。跨境卖家与其被动应付,不如:
- 产品设计阶段:减少过度包装,用可降解材料
- 物流环节:与认证回收组织合作清关
- 成本核算:将EPR费用纳入定价(建议预留货值3-5%)
环保不是成本,而是新的竞争力。当同行还在为罚单焦头烂额时,合规卖家早已用"绿色标签"打开高端市场。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