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四月中国工业利润增长1.4%!汽车、高端制造领跑
最新数据发布!中国工业经济韧性显现
新媒网跨境获悉,国家统计局5月2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前4个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4%,增速较第一季度的0.8%进一步扩大。其中,4月单月利润同比增速达3%,高于3月的2.6%。这一数据背后,既折射出中国工业经济的复苏动能,也暗含亟待突破的深层挑战。
一、政策红利释放,制造业成关键引擎
从数据细节来看,“以旧换新”政策成为关键推手。今年初,国务院提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方案,覆盖汽车、家电、机械装备等多个领域。新媒网跨境分析认为,这一政策直接激活了制造业需求——4月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速达4.2%,显著高于整体工业水平。
行业分化趋势明显。在41个工业大类中,近六成行业利润实现正增长。例如:
- 汽车制造业:新能源车出口量激增,叠加国内换购补贴,利润同比提升8.1%;
- 高端装备制造:工业母机、机器人等领域受设备更新政策刺激,订单量环比增长15%;
- 消费品工业: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终端消费,部分头部企业单月利润增幅超20%。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指出:“宏观政策靠前发力,有效对冲了外部环境压力。”不过,亮眼数据的另一面,是国际市场的持续施压——美国对华关税加码、欧洲供应链“去风险化”动作频出,中国制造业仍需在夹缝中突围。
二、三大痛点浮出水面:利润背后的隐忧
尽管数据向好,但工业企业的经营压力并未完全缓解。新媒网跨境调研发现,当前行业面临三重挑战:
1. 外需疲软与贸易壁垒叠加
4月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速较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部分企业反映欧美订单量下降30%-40%。美国近期宣布对电动汽车、锂电池等加征关税,进一步挤压相关行业利润空间。
2. 价格剪刀差持续挤压利润
上游原材料价格受国际大宗商品波动影响,而下游消费端受制于需求不足,企业议价能力受限。例如,钢铁行业4月利润同比下滑2.3%,成为少数负增长领域。
3. 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加剧
年营收2000万元以下的非规模企业,因融资成本高、政策覆盖有限,利润恢复速度明显滞后。某浙江纺织企业负责人坦言:“大企业吃政策红利,小厂只能靠硬扛。”
三、破局之道:如何巩固复苏势头?
针对上述痛点,新媒网跨境建议从三方面发力:
1. 政策持续性护航
- 延长以旧换新政策周期,并扩大惠及范围(如将二手设备交易纳入补贴);
- 定向降准、专项再贷款等工具向中小企业倾斜,缓解资金链压力。
2. 技术升级对冲成本压力
广东某家电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将单件生产成本降低12%;山东一家机械厂引入AI质检系统,良品率提升至99.6%。这类案例表明,数字化转型已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3. 开拓新兴市场分散风险
新媒网跨境预测,未来两年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将成中国工业品出口新增长极。例如,比亚迪在泰国建厂、三一重工布局沙特基建项目,均显示出企业“出海2.0”的战略转向。
结语:韧性之下,更需未雨绸缪
总体来看,1-4月的工业数据印证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但利润增长的可持续性仍取决于多重变量。新媒网跨境认为,当前政策需从“短期刺激”转向“长期赋能”,通过制度性开放(如自贸试验区扩容)、核心技术攻关(如芯片、工业软件)等手段,为工业企业打造更稳固的竞争力底座。
正如于卫宁所强调:“国际环境变数仍多,企业效益恢复的基础还需巩固。”这场突围战,既需要政策精准施策,也考验着企业的战略定力与创新魄力。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