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CPM:跨境广告优化师必看的实战指南

2025-04-16Google Ads

Image

数字营销人员必备:深度剖析CPM,引爆跨境广告优化

  1. 前言

你是否渴望成为数字营销领域的佼佼者?那种技术精湛、收入丰厚的顶级优化师?他们如同手机中的折叠屏,汽车中的仰望,凭借卓越的技能和服务,为客户提供高价值的产品。这并非依靠品牌溢价,而是源于扎实的技术功底和高级的脑力活动。顶尖的优化师就像优秀的管理者,通过激发团队潜力,实现组织价值的最大化,而不是依赖“一刀切”的管理方式。未来,团队协作将成为主流,打造一支“狼群”团队,才能成就顶级的营销专家。闲话少叙,让我们进入正题。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顶尖广告优化师?

我曾在文章中提到,学习的关键在于“精术语、熟工具、找专家”。其中,“精术语”是重中之重。本文将深入解析CPM(千次展示成本)这一核心概念,并结合其他重要术语,如AIDA、CTR、ROAS等,进行全方位的解读。

虽然本文涉及基础概念,但内容较为深入,并会涉及大量专业术语,适合有一定基础的读者。希望通过“精术语、熟工具、找专家”的学习方法,让大家像工具开发者一样,深入理解并掌握广告优化工具的核心。试想,如果你是Google/Meta Ads的开发者,进行广告优化岂不是易如反掌?

1.1 为什么精通术语如此重要?

我发现,术语的理解是数字营销人员面临的底层认知问题。许多从业者虽然做了很多年的投放,但对概念的理解仅停留在“会用”的层面,缺乏深入的思考。这不仅会阻碍专业能力的提升,还会导致团队协作出现问题,因为认知存在差异。

“精术语”的核心在于深度思考,这虽然反人性,但却是精进的必经之路。术语本身只是表象,我更想探讨的是概念的本质。例如,CPM,也就是千次展示成本,其本质在于用户价值,是广告平台评估用户价值的量化标准。CPM与ROAS(广告支出回报率)互为表里,前者从平台方角度计算用户价值,后者则从广告主角度衡量。

在后续的讨论中,我可能会使用“概念/术语”这样的表达方式,旨在强调它们在本文中具有相同的含义。

1.2 概念/术语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概念是知识和信息的基础元素。概念的产生源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反复感知,并在头脑中形成的认知突变(飞跃)。概念与感觉的区别在于质的差异,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判断和推理,最终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概念的诞生,可以极大提高知识传播和交互的效率,是产生质变、灵感和顿悟的基础。例如,“公平”这个概念,它本身没有任何实体对应,而是源于人类的思考和社会活动。当人们无法解释某些现象时,便会创造出新的概念,比如“公平”,从而大幅提升知识传播效率。

概念实际上是一种心理表征,它背后连接着无数的心理表征。例如,当你的脑海中浮现“广告优化师”这个概念时,可能会联想到专业、帅气、写博客等多种形象。掌握一个概念,就如同拥有一个新的神经元,随着神经元数量的增加和思考的深入,就有可能产生突破性的创新。更准确地说,是神经元之间建立了新的突触连接。一个概念的物理实体,是大脑中一系列神经元之间连接和电信号的体现。

更重要的是,对概念理解的差异会导致沟通障碍。想象一下,你说的“小鱼儿”是《小鱼儿与花无缺》中的人物,而对方理解的却是另一个人,这就尴尬了。当你遇到知己,你说的他都懂,这种沟通的顺畅感,本质上源于你们对概念的认知一致。工作中的知己会让你工作效率翻倍,并迸发出各种创意!

本文旨在帮助大家达成默契,为高效协作奠定基础。接下来,我将详细讲解CPM、CPC(每次点击成本)等概念,它们有时可以互换使用。在交流中,即使表述不够精确,但只要理解了语境,就能准确把握含义。

今天,我们将重点探讨数字广告中最重要的指标——CPM。 为什么?请继续阅读。

CPM、CPC、CPT:发展历程与内在联系

这三个指标构成了广告的计费模式,让我们首先回顾它们之间的关系与发展历史:

(1) 核心计费模式定义与关系

计费模式 全称 定义 适用场景 风险承担方
CPM Cost Per Mille 每千次展示成本:广告展示1000次所需的费用,无论用户是否点击。 品牌曝光(横幅、视频广告) 广告主
CPC Cost Per Click 每次点击成本:仅在用户点击广告时计费。 效果广告(搜索、信息流) 媒体平台
CPT Cost Per Time 按时间周期购买广告位:例如包周、包月,固定展示广告。 长期合作(门户网站顶部广告) 广告主
CPA Cost Per Action 每次行动成本:根据用户转化行为付费,如下载、注册、购买。 精准营销(电商、APP推广),Affiliate联盟营销 媒体平台

关系总结:

  • 技术演进:CPM(被动曝光) → CPC+CTR(交互导向) → CPA(效果深度绑定),体现了广告从“广撒网”到“精准转化”的演进过程。
  • 风险转移:CPM风险完全由广告主承担,CPC部分转移给平台,CPA则将风险几乎转移至平台。
  • 共存场景:同一平台可能同时采用多种模式,广告主可以根据目标选择合适的模式。

(2) 历史发展阶段

  1. 前互联网时代(1960s-1990s):CPM为主导

背景: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展示量作为核心指标。

关键事件:

  • 1960s:尼尔森收视率系统普及,CPM成为电视广告交易标准。
  • 1980s:杂志广告按CPM定价,基于发行量计算千次展示成本。

局限性:无法追踪实际效果,广告主依赖抽样调查数据。

  1. 互联网早期(1994-2000):CPM与CPT并存

关键事件:

  • 1994:首个网络横幅广告(AT&T投于HotWired)采用CPT模式(包月$30,000)。
  • 1996:DoubleClick推出程序化广告交易平台,推动CPM标准化。

CPT典型场景:门户网站(如Yahoo)首页广告位按周/月固定收费。

  1. 搜索广告革命(1998-2002):CPC崛起

技术突破:

  • 1998:Overture(原Goto.com)首创竞价排名与CPC模式,采用第一价格拍卖策略。Overture的专利是互联网广告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专利之一,是Google和Meta广告的基础。
  • 2002:Google AdWords从CPM转向CPC,采用第二价格拍卖策略,并引入质量得分算法。

影响:中小广告主涌入,推动Google收入爆发(2002年收入$4.1亿→2004年$32亿)。

2002年至2024年谷歌的年度收入

  1. 移动与程序化时代(2010s至今):混合模式与CPA深化

趋势:

  • 2012:Facebook引入CPM+CPC(后续发展为oCPM)混合竞价,适配移动端信息流广告。
  • 2015:程序化交易(DSP/SSP)支持实时CPM/CPC竞拍。
  • 2020s:CPA模式在电商广告(如TikTok Shop)中占比超过40%(来源:eMarketer)。

CPM 的深度解析

(1) CPM 是什么?

CPM(cost per mille),即每千次展示成本,是指广告主为广告获得一千次展示所支付的费用。它通常用于衡量广告活动的相对成本,广告商可以通过CPM购买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户外广告和在线广告的展示量。

(2) CPM 是如何诞生的?

CPM(Cost Per Mille)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中期的传统广告黄金时代,与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的商业化进程密切相关。

(2.1) 历史背景与诞生过程

传统媒体标准化需求(1950-1960年代):

  • 电视广告在1950年代迅速发展,广告主需要统一指标来比较不同时段、频道的成本效率。
  • 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也采用类似逻辑,按版面位置和发行量计算“每千读者成本”,为跨媒体预算分配提供依据。

广告代理与行业规范推动:

  • 大型广告公司(如麦肯、智威汤逊)在1960年代主导行业标准化,CPM成为媒介采购的核心指标。
  • 美国广告代理商协会(4A)等机构通过行业白皮书推广CPM,使其成为广告合同的标准条款。

数字化延续与演变(1990年代至今):

  • 互联网广告兴起后,CPM从传统媒体无缝迁移至数字领域。
  • 程序化广告时代(2010年后),CPM与实时竞价(RTB)结合,实现动态定价,但底层逻辑未变。

(2.2) 典型历史事件

  • 1965年:尼尔森推出电视收视率系统,CPM与收视率数据结合,成为电视广告交易的行业标准。
  • 1994年:首个互联网横幅广告(AT&T投于HotWired.com)以CPM计价,是数字广告沿用CPM的重要里程碑事件。

突破性创新:CTR 的引入

以上是它们的重要历史发展资料。

我要强调的是,CPC竞价模式引爆了数字广告市场,其核心并非是CPC本身,而是引入了CTR(点击率)参与竞价排名。这让广告主能够凭借更优的广告创意,以更低的出价获得排名,让中小企业也能在这个市场中获得机会,而不再仅仅依赖雄厚的资金。

(1) 为什么是CTR,而不是CPC?

根据公式 CPC=CPM/(CTR*1000),CPC是由CPM和CTR计算得出的。但是,在谷歌的竞价排名中,最初使用的是CPC竞价,似乎CPM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我们来看一下谷歌广告排名公式:广告评级 = CPC出价 × 质量得分,关键是质量得分的计算方法,其中权重最大的指标是CTR(仅针对手动CPC出价),其次是相关性。

简化质量得分,取权重最大的CTR,广告评级 ≈ CPC × CTR,这不就是CPM吗?实际上,无论是谷歌广告(关键词广告)还是Meta广告(信息流广告),本质上都是按照eCPM(expected Cost per Mille或者Effective Cost per Mille)来进行广告排名的。从这里开始,eCPM和CPM是等价的。

为什么CTR在质量得分中的权重最高?而不是相关性等指标?

谷歌广告质量得分 = 预计CTR * 相关性 * 着陆页体验

下面我们看一下eCPM的计算逻辑:

eCPM=CTR*点击价值,点击价值的计算公式取决于出价方式/计费方式。

CPM(按展示付费)

公式:eCPM = CPM出价

示例:广告主出价50元/千次展示,则eCPM为50元。

CPC(按点击付费)

公式:起始eCPM = 预估点击率(CTR)× 目标点击出价(CPC)× 1000,广告实际投放后的eCPM = 实际点击率 × CPC出价

示例:预估点击率1.5%,出价5元/CPC,则eCPM=1.5%×5×1000=75元。

CPS(按转化付费)

公式:eCPM = 预估点击率 × 预估转化率× 目标转化出价 × 1000,广告实际投放后的eCPM = 实时点击率 × 预估转化率 × CPC出价

示例:点击率1.5%、转化率2%,目标转化出价100元,则eCPM=1.5%×2%×100×1000=30元

假设一个全新的谷歌广告,出价方式是CPC,eCPM的计算,主要取决于预估CTR。

预估CTR=低权重*同行数据+低权重*账户历史数据+低权重相关性+高权重*实际着陆页体验+高权重*实时CTR。

一旦广告实际投放,出现了真实的CTR和真实的着陆页体验数据(跳出率、停留时间等),那么这些数据就成为了决定性的指标。因为实际投放后的数据是最准确的,投放前参考的同行数据等准确度较低。而在实际数据中,实时CTR是最重要的。CTR的本质是让用户参与广告排名,更进一步说,它代表了用户对广告价值的认可。

理解了这个本质,就很容易理解,排名中着陆页体验与CTR一样,但更进一步,是对落地页/网站价值的评价。

那么,为什么要引入CTR(即用户参与排名),为什么要计算CPC,为什么要进行CPC竞价?

首先,CPM本身存在缺陷。广告平台风险较小,可以随意定价,有实力的广告主可以轻松碾压中小企业,中小广告主处于劣势。按照CPM,他们无法与大企业竞争,即使广告做得再好,用户再喜欢也没有用。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扩大数字广告市场。

如果能引入一个指标来衡量广告质量就好了,即使出价相同,但因为广告更优质,排名也可以更高。谁能衡量广告是否优质呢?当然是用户了,用户更愿意点击,就说明广告更好。就这样,用户点击率CTR应运而生(并非突然出现,很多业内人士早就意识到CTR的重要性,但技术尚未发展到可以准确跟踪点击,直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第一个创新性引入CTR的是Overtrue公司(与谷歌同时代的搜索引擎公司,后被雅虎收购),发扬光大的是谷歌。(谷歌还因为侵犯专利,与它进行了和解)。

为什么是搜索引擎公司,而不是广告主或者广告位提供商?只有搜索引擎公司才拥有大量的广告位交易,才有动力去扩大广告主数量,扩大市场,扩大销售额呀,而且有人才,有技术能力能推进技术迭代进入cpc时代。

谷歌之所以发扬光大,并非是算法更先进(Meta也一样),而是充分让客户参与竞价,后面最大化转化价值,Target ROAS等自动出价策略的诞生就是让更精准的更真实的用户(真金白银地花钱买东西,即购买价值的衡量)参与竞价。不只是CTR,因为CTR只代表客户喜欢这个广告,并不代表这个广告主真实价值,真实的价值包括广告,落地页,转化率等。这也是国内广告平台收入不及谷歌,meta的原因,底层就是广告竞价算法不行呀(也包含数据收集问题,数据孤岛太多了)。

现在我们明白了,CPC的引入源于CTR的引入,这样计算的CPM更能准确反映用户价值。可以说,技术的进步+大量的数据积累,让广告平台可以有效定义客户价值,推进CPM不断进化。CPC是个重要的过程指标,而不是最终结果。根据CPC=CPM/(CTR*1000),CPC包含了广告主广告的价值,而不是平台方对用户价值的直接体现。

我们来回顾一下CPM的演进。最初的CPM并没有购买价值这个直接指标参与,更多的是广告主之间的竞价达到的一个均衡值(那个时代都是CPM竞价)。但这并不准确,真正准确的计算是:给1000个用户展示(或者1000个曝光)一个广告,然后假如10个用户(即CTR是1%,这个1%这里代指的是平台计算的行业标准值)进入落地页中购买了10美金的产品,那么这10美金就是准确的CPM。或者说在计算cpm的算法中,这个购买价值的权重是最高的。

广告主能力强,CTR是2%,那你就厉害了,此时CPC=10/(2%*1000)=0.5,10个用户就花了5美金,带来了10美金的产出,ROAS就是10美金/5美金=2。

这个例子简化了很多,主要是帮助大家理解。有没有发现一个点,就是实际上广告平台完全可以决定自己收多少钱。即标准cpm的计算,最重要的就是平台获取的购买价值数据,他知道你赚了多少钱(特别是电商)。平台决定怎么去划分这个关键词购买价值数据的范围。当然平台不会漫天要价的,因为CTR,购买价值等的引入,平台可以计算出最终出价均衡值。让广告主和平台方都能接受。

吐槽下,有一个概念叫市场保留价,其实就是平台方给的最低出价,名字好听点。

(2) CPM 在谷歌和 Meta 广告中的意义?

Meta和谷歌的核心区别在于,谷歌是以关键词为中心的,而Meta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我这并不是说CPM 基于关键词和用户的。CPM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关键词,广告,历史消费数据,用户地理属性等等。同一个用户面对不同的广告(对客户而言就是需求)其CPM也不同。比如同一个用户点了一个500美金的鞋子广告和点了一个10美金的广告,其CPM也大不相同。

谷歌的优势在于可以准确衡量关键词的产出,而且天然搜索广告转化率高于展示广告,而且还有个重要的优势,大量商家使用谷歌分析。劣势就是难以放量,激发更多的需求,且对用户的价值标签取决于关键词。

Meta优势,作为社交软件,可以精准定位用户,并不断地给这个用户积累数据(打标签等),而且可以通过好友进行更多的推测。meta 这方面优势是比谷歌强的,大家可以对比下自己账户,新客展示类型广告,谷歌大概率没有Meta 强。

但Meta有个坑,巨大的坑就是隐私问题,ios的隐私政策大更新直接让客户数据无法积累,更难的是之前的数据还不能用了,应该会有部分人遇到Meta ROAS虚高问题,甚至虚高到购买价值比网站营收还高。这个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Value的计算和检测,不再这里说了,以后聊到ROAS 时会深入讲讲。好在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工具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而且使用了几年了。确实贵,但是物超所值。

CPM 与 加购率之间的关系图

CPC 与 加购率之间的关系图

很明显CPM 具有明显的聚集性,在20-30美金的CPM 的数据点更多,且加购率更高。不仅这样,两个趋势线均使用的是二项分布绘制趋势线。明显看出CPM 具有正态分布特征,且在CPM=25美金左右,或20-30美金之间时,加购率高的可能性更大。CPM=10美金或者35美金以上时加购率高的可能性更小。为什么呈现这样的分布呢?看看我们之重新发明广告排名算法的过程。就很容易理解了。CPM 本身就是标志着人群是否精准,是否价值高。在这个案例中,当CPM=25美金时,人群是最准的,转化率高的概率是最大的。你知道这个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当你极致地运用CPM时,可以大幅降低广告测试成本!

与此同时,请注意!我这里有一个标准值,就是加购率的标准。图中可以看到加购率从1.5%到7%之间分布范围较广。但是到底加购率多少以上算高?这要根据你们的业务要求,简单说广告目标ROAS是多少?你结合加购-购买成功率,客单价就可以倒推出来加购率多少以上才是合格的。这个很重要,这个图标中加购率合格值是3.5%,当然你可以取值更高4%也没问题。但是一定要结合你们自己的业务数据推算。因为客单价不一样,商业模式不一样这个值是差别很大的。

聪明的人,看到这可能会意识到,前面不是一直讲的是谷歌吗。怎么数据举的例子是Meta,唉,没办法。目前咱这行业谷歌比Meta 流量更大。还有,就是给大家留个练习题。就是怎么找到一个指标,能够提前预估谷歌广告效果?不是一定是CPM,大家自己推理。给个提示,Meta 广告中会有很多测试因素,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素材,所以选择了基于素材维度的数据。但是谷歌可不一样,它素材测试量很小的,那应该取什么测试因素呢?

CPM 是重要前置指标,科学调整Meta 广告应该看的是多个指标,但我们仍可以自定义一个唯一指标。

不是可以,是必须,因为无论怎样,数字广告(Meta广告)最终必须计算出唯一的指标数值,并按照排序对广告进行排序,展示。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那个最接近的指标。

之前推理针对目标为购买的广告,最重要的指标排序:转化率>发起结账率>加购率>CPM or CPC,我们预设下权重40%,30%,20%,10%. 通过加权计算可以得出一个新的指标oCPM。我们引入一个新的概念 千次展示收入RPM=purchase value/(impressions*1000)。我们只需要计算这个指标,对比它的标准值。就可以更低成本,更科学,更轻松地去调控预算。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本文深度剖析了数字广告核心术语CPM(千次展示成本),阐述了CPM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在数字营销中的重要性。文章还关联了CPC、CTR、ROAS等关键指标,揭示了广告计费模式的演变和内在联系,旨在帮助数字营销人员精通术语,提升跨境广告优化技能,成为顶尖优化师。
发布于 2025-04-16
查看人数 1014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