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血洗24500人!俄亥俄工厂凉凉,半导体巨头末日?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向员工发布了一份备忘录,其中提到,这家芯片制造商计划到2025年底,通过裁员和自然减员的方式,将全球员工总数(不包括子公司)减少到75000人。这意味着相较于一年前,员工数量将减少24500人。
在运营调整方面,英特尔宣布将进一步放缓在俄亥俄州半导体工厂的建设进度,以使支出与市场需求相符。该工厂原计划于2025年投产,但公司在今年二月宣布,将至少推迟到2030年或2031年。
全球运营的其他调整还包括,停止在波兰和德国的制造项目,并将测试和组装业务从哥斯达黎加转移到马来西亚和越南。这一举措反映了英特尔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的策略。
据陈立武透露,英特尔在2025年第二季度完成了“相当数量”的裁员,并将管理层级精简了大约50%。 这一调整旨在提升决策效率,减少管理成本,从而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
陈立武在备忘录中解释说,英特尔将加强财务约束,并更加关注其工艺技术,包括大规模提升Intel 18A的产能。他补充说,公司将不再开“空白支票”,每一项投资“都必须具有经济意义”。这意味着英特尔未来在投资决策上将更加谨慎,注重投资回报率。
财务数据显示,英特尔第二季度亏损29亿美元,营收为129亿美元。新媒网跨境获悉,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这一数据反映出英特尔面临的挑战。
具体来看,英特尔的各项调整措施,都指向一个核心目标: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并更加聚焦于核心业务。在半导体行业技术快速迭代、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这样的战略调整对于英特尔至关重要。
外媒报道指出,英特尔的此次调整,也与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格局变化密切相关。一方面,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对半导体需求产生了一定影响;另一方面,来自亚洲等新兴市场的竞争对手正在崛起,对传统半导体巨头构成了挑战。
面对挑战,英特尔正在积极调整战略,力求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优势。例如,加强工艺技术的研发投入,提升芯片性能;优化全球布局,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在积极拓展新的应用领域,例如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新媒网跨境认为,这些举措有助于英特尔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此外,外媒还关注到,英特尔在削减成本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求新的增长点。例如,英特尔正在加大对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投入,这些领域被认为是未来半导体产业的重要增长引擎。
值得注意的是,英特尔此次调整也涉及到一些地区的业务。例如,停止在波兰和德国的制造项目,并将部分业务转移到马来西亚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这反映了全球制造业格局的变化,以及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的趋势。
对于英特尔来说,如何平衡短期的成本压力和长期的发展目标,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一方面,需要通过裁员、削减投资等方式来降低成本,改善财务状况;另一方面,也需要保持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抓住新的市场机遇,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外媒分析称,英特尔的此次战略调整,将对全球半导体产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可能会加剧市场竞争,促使其他企业也采取类似的措施;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加速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重构。
总之,英特尔的此次调整,是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趋势的一个缩影。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需要不断调整战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